[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该如何静下心来摆脱颓废?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270

大学生甲: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我知道这样不对,也打算改变,可我总是发现行与心不一,十分无奈。特此想请教您,我该如何静下心来摆脱颓废?

大安法师: 大学四年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找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佛经有个盲龟值木的比喻来说明人身难得。浩瀚的大海上,漂着一块木板,这个木板中间有一个圆孔。海底有一只盲龟,一百年伸出头,到海面一次。盲龟的头正好伸到这个木板的圆孔里,这个概率极小了。但是得到人身的概率比这还低。所以,在无量劫的六道轮回中,我们绝大多数得到的是三恶道里的身体,要得高贵的人身是非常非常难的。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一期得之不易的生命来修习佛法,今后又将无尽地轮回。多思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轮回路险、地狱剧苦,你还有时间颓废吗?再思维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五浊恶世唯依念佛法门得以度脱,你就会了解生命的意义了。所以我们要以深信愿执持名号,求生净土,同时好好学习,利益众生以报佛恩。一旦建立了这种崇高的人生目标,便具有一种生命的动力,专心致志学好知识技能,随分随力修善积德、诵经念佛。生命就会充实而有意义,就能远离颓废的生活。

大学生乙:请问,可否启示我们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当代青年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人生?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常常面临着选择,当我们选择一条路走下去,可走到一半时却发现这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但付出了太多,又不得不放弃,此时该回头还是继续走下去?

大安法师:当我们人生遇到种种选择的三岔路口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欲知山中路,须问过来人”,不要自己胡思乱想,一定要向圣人讨教,向善知识讨教。《涅槃经》里也说:“愿作心师,不师于心”。意思是,不要把这个感觉系统的心作为自己的老师,而一定要控制住它,要作心师。因为凡夫难以凭借自己心意识的思维推理,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定要学习经典。就好像我们写书法,你不可能拿起笔就写自己的东西,如果这样,十有八九是会失败的。首先要临摹。临摹就是把自己脑海当中的字形、笔画全都放弃,字帖怎么写,就循规蹈矩地去模仿。临摹得越像,就越有进步。在这过程中,对字的感觉以及审美价值观就建立起来了。我们做人也是要通过学习圣人的经典,建立一套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谓的正知正见。不要自己瞎琢磨,走到一半,不行又回头。

现在社会上都在追求财富、权力,以此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知道这些东西,是你的福报。命中有,自然会有,命中没有,你打破头也没有,这是因果的法则。通过学习佛法,你就可以了解因果轮回,了解生命的本质和万物运行的规律,了解诸法的空性;就能找寻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能开拓一种无我的胸怀,情商也会提高。做人做事就不只考虑自己,也会考虑周边的人。孝养父母,帮助同学,努力学习,尽到自己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平常心做事,万事随缘,活在当下。同时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锲而不舍地努力,再注意福德智慧的修习,就能万事顺缘,吉祥如意。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下一篇:国中天人”、“国中声闻”、“国中菩萨”,请问这些有什么区别?
 四弘誓愿该怎么理解?自性本来清净,为什么还有自性烦恼要断呢?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能适应这个机械、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如何助念?临终如何劝导?在亲人耳边放念佛机可以吗?
 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
 如何让家人同获法益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请问这些法宝需要按顺序排列吗?..
 一种观点,认为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如何理解?
 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为什么这样说呢?
 请问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做到淡定,甚至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境..
 有人说,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您如何理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想荷担如来家业,应该如何做呢,如何才能做到呢?[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2008年万盏法会 8 仪轨传承及开示2下[栏目:达真堪布]
 十届:普茶[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修持密宗要稳妥[栏目:陈士东居士]
 前行讲记 第一百九十一讲 前行备忘录-皈依-皈依分类-佛宝-法宝[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传心法要讲记(11)[栏目:慧律法师]
 道生法师的佛性思想(蔡日新)[栏目:佛性思想研究]
 称佛名号品--佛名号功德解[栏目:圣一法师]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婆罗门阿难它普迦卡 战胜自己无与伦比[栏目:法句经要义]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