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而遂通与感应道交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32

【感而遂通】

    一千六百多年前,慧远大师与荆州名士殷仲堪在东林寺内一泉边品茗谈易,甚为融洽。殷仲堪赞大师“师智深明,实难庶几!”大师亦赞殷辩如泉涌,“聪明如斯泉”,聪明泉因此得名。其间殷仲堪问慧远大师:“易以何为体?”大师回答:“易以感为体。”
    据《周易·系辞传》,“易无思也,无为也,寂而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易之体是“无思”,就是没有思维,超越思维的;“无为”是不加造作,无形无相的;寂而不动但是又灵明不昧,一感就马上显发出来,“感而遂通”。有感就有应,显现在卦的爻相上,所以爻相就包含了很多信息。

    所以易是很神妙的。神是“圣而不可知之”(引自《孟子·尽心下》),神妙莫测,但又真实存在。正因为“天下之至神”,就是神妙到极点,才能“不行而至,不疾而速”。如果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无法理解“不行而至,不疾而速”,要从感应的层面,才能理解这些文句。

【感应道交】

    “感应道交”是净土法门的重要特质。感,是从凡夫众生的层面来看,净业行人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从佛的角度来看,阿弥陀佛的悲愿威神为所应之法。能感与所应通过生佛平等的心性来传导、互动、交融。通过同体的通道,就能召唤弥陀名号的德能,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

    阿弥陀佛对我等众生所应的救度力量十劫以前已成就,这种悲愿威力也在吾人的心念中。只要信愿具足,能念之心与所应的佛力即时感通。阿弥陀佛整日伴随着吾人,须臾不离。如同洪钟待叩,亦如寂而不动之易体,感而遂通。感通后神妙莫测。阿弥陀佛愿力亦复如是。

    把握感应道交的原理,便能体认净土法门的本质理念,信根、信力也能顺利建立起来。是故净业行人以至诚心念佛,即可契入感应之道,成办往生大事,万修万人去,斯语真实不虚。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
下一篇:菩提心的功德
 感而遂通与感应道交
 《西方确指》净业课诵
 轮回是一场大梦
 安贫乐道惟慧是业
 本人学佛及出家因缘
 净土宗教程 第三编 净宗根本经典 五经一论
 简单才美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二讲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净宗法语大观 第三编 净土资粮 信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灭的善果[栏目:达真堪布]
 清净道论 第二 说头陀支品[栏目:觉音尊者]
 安藏竹根玛与雪狮——信心圆满并非易事[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禅修手册 修禅的增上缘[栏目:禅修手册]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二愿、不更恶趣愿[栏目:信愿法师]
 八宗概要 第六章 真言宗[栏目:周叔迦居士]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访宗教文化学者陈兵[栏目:陈兵教授]
 世间法&面对真相[栏目:清净的法流]
 《法华经》经义答问[栏目:张秉全居士]
 照料遗孤,感得冥报[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