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4出离心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12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4 出离心

~莲花生大师伏藏.六中有自解脱导引讲记~堪布久美多杰讲授

我们有没有产生出离心呢?
知道轮回的痛苦有什么意义?
知道轮回痛苦就是要对它产生出离心,
我想现在各位都还没有产生出离心吧?

还非常喜欢这个世界、现在所处的环境...,
嘻~,没错啦,是有些人想离开,遇到痛苦、遇到逆境的时候就想离开,
但,遇到顺境就不这么想了,这就是没有了解整体轮回的状况,
如果我们真的了解轮回的痛苦,那就会对世间的一切法、一切行为都完全看淡了,
这就是为什么古时候的修行者大部份都到非常偏僻的地方修行的原因。

为什么这些高僧们不出来利益众生呢?
利益众生之前要先能够利益自己啦!
如果自己尚且无法断除烦恼,那么出来讲解佛法怎会有把握能利益到众生呢?
譬如,我到台湾已经讲了很多年的佛法,但,我是为利益众生而来的吗?
说句老实话,我并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来的,我是为了利益我自己而已,
我讲解一些佛法,这样可以提升自己对佛法的见解,如此而已,
为了讲解佛法,我不得不看一些书,藉由讲课可以了解不同的人的不同经验,
当然,这样或多或少也可以利益一些众生,但,我没有把握真能完全利益众生哪!

这里所讲的「利益」,
并不是指你今天听了我的课,今晚好高兴、很舒服,并不是那种利益,
而是对佛法的看法、了解和思考方式,完全跟之前不一样了,这样才是「利益众生」,

而现在你们是那种听了课有点喜悦的状态,
这只表示有一点点受益到了而已,并不是真正完全受益!
利益并不是-今天我受了某某仁波切,或者某某堪布灌了顶,
然后今晚做梦有什么、什么感应,或者明天早上念咒的时候有什么、什么光出现...,
大家要知道,这些都是不稳定的,这并非真正受到了利益,
受到利益是你思想的提升,对佛法的认知跟以前比较不一样了,
那才是真正的得到收获;当然,受了灌顶多少也是有些收获的!

当我们对世间产生真正的出离心时,
就会对世间所有的人、事、物都看淡了,态度会趋向消极,
凡事都不是那么在乎,人家说什么都可以,像个烂好人似的,
这和世间的成功人物很不一样,在社会上很成功的这些人并不是什么都可以的,
他们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任何一位大老板或政治人物都有自己奉行不可侵犯的主义,
他们有自己非常坚固的想法,我们说-有个性、有思想...等等之类,

而修行好的人呢?随和嘛,凡事都随和!
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戏,大家都是在戏里面,
演什么角色都可以,演了坏人并不会变成真正的坏人,所以他没这么在意,

所以有些高僧说:「修行好的人都是世间法里面的失败者!」

现在舍弃红尘出家修行的,大部份是社会上失意的人,
所以修行好,世间法又通达的人很少,可是古代的大师们对世间法本来就不在乎,
我们所知道的-比如密勒日巴、巴祝仁波切...,
他们都是修行很好的人,但他们在世间法上一点也不厉害,
这些当时世间法不厉害的人却带给后代长长久久的利益,
而和他们同时期却世间法很厉害的那些人呢?

当他们在世时也许非常地有名、有权利,或者非常地富有,
可是当他们消失时,这一切也就跟着消失了,
世间本来就是虚假的,一切都只是暂时存在而已,
然而真正通达佛法的人影响力就比较持久些,

悉达多王子为什么要出家呢?
为什么他要抛弃父母、妻儿、国王的权力..,一个人到尼连禅河畔忏悔苦修呢?
这是为了让我们明白-世间法和佛法是无法兼顾的!
所以不管你要选择什么,就必需要有所放弃,因为它们是相违的!

为什么金刚乘强调自净其意而不强调度众生呢?

先要自净其意,等到有了度众生的真正把握,
到达入定和出定合一的境界-说话、走路、吃饭、睡觉都在利益众生,
住在都市和住在偏僻的地方没什么差别,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不受污染时,
那么他就可以到处去度众生了;

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前,高僧们都是在僻静处苦修的,
而我们现在大部份的修行都是物质主义的精神修行,
渐渐地注重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渐行渐远,任何行业都一样-商业、经济、政治,
或者慈善机构...,甚至宗教界也一样,都是为今世而努力,
大家都努力将今世的团体弄大、弄广,累积财力、权力、势力...,创造自我价值,
这是我们从小的教育使然!

因而我们大部份佛教徒的思想观念也正随着这些潮流而改变,
改变对修行者的认知,以致使真正的修行者和名相上的修行者、骗子都分不清楚!

现在,我一直告诉各位:「要出离世间!」然而,产生出离心是非常困难的,
各位都有家庭的责任要负担,都在都市里为生存而忙碌,但目前我们虽然做不到,
可是要有辨别真伪修行者的智慧,如果因为我们现在做不到就不探讨这部份的问题,
那就真的糟糕了,如果我们将真、伪修行者顚倒看待,那就根本没什么解脱的机会了。

现在的众生对四反感的觉受非常薄弱,虔诚心也很匮乏,
各位不要认为自己对上师多有虔诚心,
金刚乘的学徒对上师的那种虔诚心,可以说是做不到的,

以前那诺巴的上师训练他时,
他在九层楼上面说:「最好的学生一定会从这上面跳下去!」
这时那诺巴东看看、西看看,那里就只有他一个人而已,
他认为上师是指着他说的,于是他听完这句话就马上往下跳了,
我们对上师的信心就是需要这样子,然而我们办得到吗?

根本就不要说这些啦,
上师只要有些许态度不好,讲话一点点不好听,学生就生气了,
认为上师不重视我,今天到讲堂来,上师没有跟我打招呼,我就很失望,
这样能算什么虔诚心呢?一点都没有!
这样的态度如何能成就呢?我们只是喜欢上师而已,并不是对上师有虔诚心,
所以我们大部份只是在意自己的喜欢。

有些上师说:
「你只不过是喜欢你的党主席而已,你对你的上师并不是真正的虔诚心!」

怎么说呢?当你的党主席行为不满你的意,或者对你比较忽略时,
你就对他失望、不投票给他,一样地,当你对上师行为失望,你就离开没有关系,
但不仅如此,很多人在离开之后就开始说这个上师怎样怎样,那个上师怎样怎样..,
根本就没有虔诚心,所以当然无法成就;

在金刚乘里面所说的虔诚心,是上师把你当成牛一般地使用,
让你煮饭、耕地..,什么粗重辛苦的工作都让你做,
而他自己却在旁边享受、吃喝玩乐,即使这样你还是要对他非常地恭敬,
那是我们无法成办的,

但,以金刚乘来说就是要这样子,
我们想跟随一位上师,首先要观察这位上师三年,
当你认定他就是你要找的上师之后,上师叫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
这跟社会道德、时代观点完全不一样,
因为时代的变化,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所以也没有这样的上师,

现在的上师对学生多好啊,每次看到信徒都是笑咪咪的,遇到年节还会打电话问候…,
因此现在的学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上师就是要很慈祥、很慈祥,
其实,以前西藏的上师们都是非常严肃的,看起来令人害怕,
也许是现在的上师们比较缺乏信徒的关系吧?所以对信徒才需要这样子,
而以前的上师们比较没有需求信徒,因此他就可以比较严肃,

什么因素都可能,因为师徒关系的改变,所以我们就比较无法成就,
上师讲话过度客气学生就听不懂,就如语词太优美就流失真正的内涵,
现在扮演上师跟学生角色的人,个个都是扮相精美,所以就失去真实的意义,
因而学生们没成就,上师们也没成就,
大家都只维持一个象征性地教,和象征性地学、象征性地修行!
所以我们要坦白、要反省,在这种状况下没有能力修行、精进..,
不要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这样子完全不可能成就!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5清净自心识
下一篇: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3调伏自心识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三)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2处生中阴06
 《入菩萨行》讲解 第四品 不放逸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1序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一)
 《入菩萨行》讲解 第四品 不放逸(续一)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六品 安忍(续三)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8处生中阴02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21临终中阴03
 《入菩萨行》讲解 第四品 不放逸(续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悲咒句偈 6.摩诃迦卢尼迦耶 MWO HE JYA LU NI JYA YE[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相应71经 无风经[栏目:相应部 24.见相应]
 降伏其心 三 学佛先学空[栏目:万行法师]
 朋友的种类[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灵魂安住才有命在[栏目:仁焕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十四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家风好家庭才好[栏目:仁焕法师]
 末法 —— 白衣为人超渡 Laity Cross Over Living Beings[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慈济心灯·秋之卷[栏目:慈济心灯]
 佛教护法神会惩罚不敬之人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