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定不是睡觉
宣化上人开示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621

有人问我:‘入定和睡觉有什么不同?’简而言之,入定的姿势,仍然端坐,背直如笔,实正不偏,或者呼吸停止,或者脉搏停止,望之,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觉。可以坐一天不动,十天不动,甚至一个月不动。睡觉的姿势,头歪身斜而不自主,气出气入,呼呼有声,甚至鼻息如雷。不同之处,就在这个地方。

参禅的过程,好像读书一样,由小学进中学,进大学,进研究所,经过这四个阶段,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参禅这个法门,亦复如是,分为四个步骤,也就是四禅的境界。简略述之如下:

初禅名‘离生喜乐地’。就是离开众生的关系,得到另外一种快乐。此非凡夫所得的快乐,而是在自性功夫里边。到初禅定中,呼吸停止。外边呼吸停止,内边呼吸活动起来,好像冬眠一样的道理,不再赘言。这时,心清如水,明如镜。照了自性的本体,而知道自己在打坐。

二禅名‘定生喜乐地’。在定中,出生一种无比的快乐,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得到这种快乐,不知道饥饿,所以可以多日不食不饮,没有关系。但是不可执著,如一执著,前功尽弃,即入魔境,吾人不可不谨慎。二禅的境界,在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而且脉搏也停止。出定时,又恢复正常。

三禅名为‘离喜妙乐地’。就是离开二禅之欢喜,得到妙不可言的快乐,觉得一切都是佛法,一切都是快乐。三禅的境界,在定中呼吸脉搏停止,意念也停止。这时候,不念善、不念恶,不念是、不念非,也就是一念不生。但不要认为了不起,这仅是一个过程而已,离开了生死还有十万八千里。

四禅名为‘舍念清净地’。在此境界连快乐的念也没有了,已把它舍弃,而到达清净无所作为的境界。也就是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地步。到了四禅,乃是参禅功夫所必经之路,没有什么不得了,不要误认是证果。如果这样想,就和无闻比丘犯同样的错误,而堕地狱。

四禅的境界,还是凡夫的地位。如果精进向前,证到‘五不还天’的境界,才是证得圣人的地位。但此位尚未了生死,非得超出三界,才能了生脱死。这一点要弄清楚,不可混为一谈。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停止你的妄想吧!
下一篇:《楞严经》是伪经吗?
 认真修行莫放逸
 贪著境界会招魔
 要供养无心道人
 忏悔就是改过自新
 中国固有的文化
 何谓六大宗旨
 众生的别业和同分妄见
 不守戒就是末法
 果能出家的因缘
 成住坏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认真修行才能获得解脱自在[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顺境逆境都是我们的老师[栏目:蔡礼旭老师]
 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比杂念诸佛菩萨,所得世间利益超胜?[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2 了达因果才能正确规划人生[栏目:宽见法师]
 十四妈[栏目:明海法师]
 功德与福德[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净空法师之精要十念法[栏目:净土宗文集]
 禅定卷第六 88.问曰:先说禅波罗蜜中,已具说五神通,今何以复重说?[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二节 五众与四方馆[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五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