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2处生中阴06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3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2处生中阴06

~莲花生大师伏藏.六中有自解脱导引讲记~堪布久美多杰讲授

我们都认为:「死后的状况谁也不清楚!」
其实,你现在是怎样子的,死后就是这样子而已啦,
没有其他的,可能还更不好!为什么呢?
现在你有亲人、身体,有一些所谓实质的物体可以依靠,所以还好一些些,
可是死的时候,不论是朋友、亲人、财产、上师..都要舍离,所以当然不好!
因此各位不要认为:「我现在悠哉悠哉,死后也可以魂归极乐!」这是比较不可能的喔,
死后是怎样子,就是我们现在的心而已,心是不变的,变的是外在的现象!

我们死后所处的环境和现在不一样,
那时虚幻的环境变化更为快速,所以想要在那时解脱机会是不大的,
因而未来我们是否能解脱,最重要的时机还是此生的自然(处生)中阴!

那么我们要如何利用此生自然中阴的机会呢?
闻思佛法是最基本的,然后就是禅修!
如果我们今世无法成为大圆满禅修者的话,那么今世的修行也算是没有成功啦!
那么没成功怎么办呢?
我们要时常发愿-希望下一世能有好的因缘可以持续修行;

如果你今世对大圆满的禅修非常熟悉的话,
那么你今世真的就可以成就了、就可以快乐地等待死亡、死亡成为你的期待!
因为你可以因此脱离这个肮脏的肉体而成就!

在西藏,为什么高僧们的涅槃纪念日都要庆祝呢?
比如,宗喀巴大师的涅槃纪念日,全西藏都会做些法会或点灯,
还有米滂仁波切、龙钦巴大师..等等很多高僧的涅槃日都会庆祝!
而我们一般人不会庆祝这个死的日子,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庆祝生的日子,
生日的时候唱生日快乐歌,然后高高兴兴地吃喝玩乐一番,
不会有人说:「祝你死日快乐!」这种话;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观念不同啦!我刚刚说的:「我们的思想颠倒!」

为什么要庆祝高僧们死亡呢?
因为他大解脱了!所以当然要庆祝啊,
而我们死亡呢?是面对灾难的开始哪!
死亡会让我们更痛苦,所以当然不能庆祝!

然而,生,其实是苦的开始!
可是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把痛苦当成快乐,所以生日要好好庆祝一下,
佛教徒把生日称为母难日,因为这天母亲要承受非常艰巨的痛苦,
非但如此,这天婴儿也一样很苦,你看婴儿一出生就哇、哇、哇、哇地大哭,
不想可知,这是一个苦难的日子!但,我们就是庆祝这个日子,

我常常说的,有次一位上师的生日,
我们大伙一起吃饭时就开玩笑说:
「希望大家死日快乐!」呵~,
其实这是最需要祝福的、最需要发愿的,
因为死的时候大家都会痛苦,所以彼此这样祝福与发愿是最需要的,
但,一般人却很忌讳,我们都不敢面对死亡,
所以就不能用这句话向别人祝福,犯忌讳喔!

其实,在世时快不快乐都不重要,因为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
而未来的会出现什么谁也无法预料,但可以肯定的-大家一定要面对死亡,
所以能快乐地死亡是最需要祝福的!。

我们想要死亡的时候可以快乐,那么今世的修行就非常重要,
尤其是对大圆满的禅修非常熟悉、对心性非常了解的话,
那你真的就可以期盼死亡时刻的来临,因为那时你的肉体和心一分开你就可以解脱了,
换句话说-你就可以成佛了!活着时,心被肉体所覆盖你都可以了解心性,
那么死亡时这个外在的障蔽没了,所有贪、瞋、痴的念头都消失了,
当心的本质显现时,你当然就可以认识它啦!

此生的自然中阴讲到这里,
其实,今生的自然中阴就是如何学习佛法!
今生我们很难得地得到珍贵的暇满人身,就要尽量抓住这个机会不要浪费,
上等的修行是对大圆满的禅修非常熟悉,
中等的修行是对大圆满的教法稍微一点点熟悉,而对闻思佛法的概念非常清楚;
下等的修行就是尽量不要让自己后悔!

因为自己已经尽力学习和修行了,那么死亡时再怎么样就是这样子,
要心安理得没有挂碍,如果能这样子想的话,那我们的人生就没有白白浪费掉!

 

学员/问:
堪布,刚刚所说止观的部分,在显教里有所谓「止观双运」的说法,请堪布解释一下。

堪布/答:
如果只是将意定在外在的佛像、或某个物体上,或者定在无想的状态,这是止修;
而所谓「止观双运」就是上师指点你心的本质,
而且你要定在心的本质上面,这就是止观双运的方式,
所以当你修「观」的时候就已经包括止的修练了,
而「止」的修习并没有包括「观」的部份,能够止观双运是最棒的,
当上师教你观的时候,你不断地维持观的训练,这就包含止了!

学员/问:堪布,今天上的课我们回去可以照这样练习吗?

堪布/答:
这么用功啊?呵、呵、呵..你平常都有做一些其他的功课吗?
如果你以前曾经做过一些止的练习的话,那么如果有差异的话,
可以调整到刚刚讲的方式,但是,时间要短、要多次,这样才不会乱掉。

学员/问:请问堪布,我们修加行里面有些观想的部分,那种观想就是一种止观吗?

堪布/答:对!是有相的止观,有相的禅修!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3梦幻中阴01
下一篇: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1处生中阴05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四讲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21临终中阴03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5梦幻中阴03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五)
 《入菩萨行》讲解 第十品 回向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3调伏自心识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七)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5清净自心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What is the purpose of monks and nuns and what are..[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黄胜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119.双峰古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佛教规范伦理学 目录(昭慧法师)[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感应道交[栏目:大安法师]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八)[栏目:正净法师]
 “印顺学”与“印顺学派”──蓝吉富教授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因果律[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中兴西藏佛教的阿底峡祖师[栏目:阿底峡尊者]
 我也要跟妳一样[栏目:印隆法师杂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