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做人的基础(一)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0

广东南山寺2009年1月8日至15日念佛七法会开示录

(1-11上午) 做人的基础(一)

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

昨天我说到:天有定时,地有定理,人有定量,命有定数。这是生命的缘分。缘分有顺来有逆来,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所以在生活的过程中,有些人非常富有却短命;有些人非常贫穷却长命;有些人平平常常;有些人又富又贵又长命。

为什么佛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呢?做人的道理是人的福德,成人之道是人的福报。首先我们要懂得,命来自哪个地方?命来自父母。命在什么地方建立?在家庭建立命。生命于家庭生生世世相承不断。那么,后代人要怎么做呢?感恩、孝顺。先辈人又是怎么做呢?要有爱心。爱心就是无条件的付出。先辈为后代无条件的付出,那么后代人要有感恩的接受。这于家庭来讲叫做做人的基础。

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的灵魂不是完全来自父母的。灵魂来自天地,色身来自父母。如果我们当父母的没有懂得感恩天地,那么你生下来的小孩就成为讨债鬼。作为子女不懂得孝顺父母,又不懂得感恩天地,你住在的这个家庭就是地狱。

为什么要讲做人的基础呢?大千世界以人为本。有做人的基础就能成就生命,也叫做人好命就好,命好家就好,家和万事兴!所以做人很重要。想问大家:把命算好还是把人做好?我见过很多的算命先生,没有哪个人家庭好的。

佛的智慧非常伟大,佛教有一部经叫做《地藏经》,就是教育我们做人的基础。我们人来到世间上,都会有缺点和优点,菩萨的父母一样有过,那菩萨怎么对待父母呢?(众答:原谅父母的过。)对了,孝就是原谅父母的过。菩萨感恩父母的功德,体会到自己的生命是从父母那里来,所以菩萨还是诚心诚意地成就父母。所以简单地说,孝就是不看父母的过,顺就是一定要接受父母的教育,这样叫做孝顺。

中国佛教近代有一位大德叫做太虚法师,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人成则佛成。”表示佛很重视做人的功德。什么叫做智慧?智慧是首先懂得每个人来到世间都会有优点和缺点,你原谅不了别人的缺点,别人也会原谅不了你的缺点。我们能发扬优点,消除缺点,这就是基础的智慧。

我们人大多数都说自己是好人,上等的人是认可自己是恶人,自己始终做不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周围。但是他不是悲观消极的心态。上等的人因为他追求更好的,所以他始终认为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好。他认为周围产生的一切过也是自己的过,因为自己没能力感化对方,所以对方表演给自己看,是自己业力现前,这就叫上等的人。

上等人经常认为自己没有做好,但是自己又非常努力,做什么从来不怕吃亏,做得很好的时候还是认为自己没有做好;中等的人认为自己做的有好有坏;下等的人认为自己是老好人,谁都比不过我;第四等叫做劣等人,他明明知道自己有过了,还说:“我就是这样做。”你们自己对照,看看自己是哪一等。

所以说:“佛说佛不是佛,就是佛中佛;魔说魔不是魔,就是魔中魔。”好人说自己不是好人,就是真正的好人;恶人说自己不是恶人,那是非常恶的人。

做人的基础就是首先理解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世间,第一是父母的恩德,我们才有缘分来到世间;第二是天地慈悲给我们生活在世间上;第三是师长的教育。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孝顺父母,将来你的小孩也不懂得孝顺你;一个人不懂得敬重师长,那你的小孩就会愚笨,没有智慧。

你们很多广东人到广西灵阳寺去求生小孩,我总结过去的经验,为大家建立了一个请法的方案。请法人首先说自己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今年多大岁,结婚多少年,由于业障深重,自己还没有生小孩,为了留一个良好的人根给社会、给家庭,所以今天我来到寺庙接受菩萨慈悲,愿菩萨送给我一个健康、有智慧的小孩,将来长大了成为家庭有用的人才,社会有用的人才。结果这两三年来,凡是到灵阳寺求到的小孩,智慧不一般,所以菩萨送给的生命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谢谢大家!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做人的基础(二)
下一篇:天地与生命的定律
 迎请佛菩萨的关键
 如何使用慈悲
 学佛是生命的改良
 命运是怎么一回事
 愿意做离苦得乐的人
 往生实例分享
 有病怎么办
 落实平安的定位
 人才与奴才
 生命的财富——平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珍惜人生[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五、四念处的核心——念[栏目: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喜乐的曼达拉 喇荣(六)[栏目:喜乐的曼达拉]
 放生及念佛回向后:老年痴呆的外婆神奇般清醒了![栏目:放生病愈]
 中级佛学教本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综合指要[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F 1218经~1220经:此三经是婆耆舍尊者以偈而赞叹佛陀。[栏目:界定法师]
 十八届:分组茶会——柏林夜话[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不论如何[栏目:药师佛·行法颂言]
 学佛修行是改变自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菩萨行 Bodhisatta[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