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6、贪取天眼
 
{返回 百喻故事广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695

36、贪取天眼

贪心是人类的天性,可是贪也有善贪恶贪,有正贪与邪贪。多数的人都是为了自私自利而贪。为了财色名利多多亦善而引起了造恶的行为,所以佛经说贪嗔痴为三毒了。

从前有一位修道的人,在寂静的山中苦修学道,终于修成五通的仙人。五通即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能够见很远很远的事物无论天上人间的事情都能见叫天眼通。能够听到天上人间一切声音,叫做天耳通。能够云游天下四海五湖或天上人间叫神足通。能知他人的心里上想什么叫做他心通。能知他人和自己过去宿世的事情,叫做宿命通。

这位五通仙人,因为天眼通能够透视地下覆藏的珍宝,所以惹来杀身之祸。因为老百姓听到这位仙人能透视地下的珍宝,就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全国,国王听到这个消息,便向身边的群臣说:‘你们可曾听说,某山中有一位仙人得到五通能透视地下的珍宝之事么?’大臣说:‘听说过,可是没有人见到仙人。’‘那我们要请这位仙人,永远住在我国里,为我国发掘地下宝藏,谁去留住他并请他指示宝藏之所?’

身边有一位大臣就说:‘我愿意到山中去,访问这位五通仙人。’于是这位大臣就到山中来访问仙人。可是无论对仙人用什么方法劝他,威逼利诱都不肯说出宝藏。最后大臣就把仙人的眼睛挖出来,呈献给国王。国王说:‘你为什么把仙人的眼睛挖出来?’‘因为仙人无论怎样都不肯台作,他能够见地下宝藏者就是这对眼睛而已,所以把他眼睛挖起来就能够透视地下的宝藏了,何必要他合作呢?’

国王为发掘地下宝藏,而求仙人指示,大臣因请不动仙人而挖他的眼睛,一个是贪一个是痴,造成毁灭了仙人,害人又不利己岂不是贪心的作祟是什么?

贪心好像是人颣的天性,其实是无始以来的积习,不管天性也好,积习也好,人总是不能没有贪心,有贪心才能互相竞争,社会国家才能进步,如果没有贪心而人人懈怠的诂,连吃饭都成问题,还谈什么进步呢?

世间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依正当的方法去争取求进步,当然是对的,可是世间往往都是贪而无厌,引起争夺、计较、造业。一般人的心能够控制得住不法之贪吗?有人误会谓,佛法是消极的,都是教人不要贪。其实合情合理的贪,并未违背佛法。因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在世间,是利益世间,是觉悟世间的,否则佛法就没有人要了,一般人贪即无所不贪,都是损人利己的贪。剥削他人的贪,更是造业作恶的贪,所以佛法说贪嗔痴为三毒了,如何能避免这恶贪就要看我们的智慧了。

 


{返回 百喻故事广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37、妄杀群牛
下一篇:35、宝筐镜影
 22、沉香烧炭
 37、妄杀群牛
 8、偷来的享受
 15、立即长大
 17、顾小失大
 12、闻过即怒
 43、费重利轻
 36、贪取天眼
 2、牛腹蓄乳
 16、蔗汁灌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楚山绍琦及其“参究念佛”[栏目:李四龙教授]
 相应26经 入流者经[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还用不用回到人间[栏目:达真堪布]
 佛劝父王行念佛三昧[栏目:大安法师]
 找到了[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科学家所见的习禅功效[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西归直指卷一—净土纲要(周安士)[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001 永嘉证道歌(唐 玄觉 撰)[栏目:04 语录]
 佛经中说“有信无解,增长无明。”请问有解有信又是什么?[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15.离俗偕从弟 Being accompanied by his cousin Fu Kuo, h..[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