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一篇 理论 1.8 不善根:恶行的根源(无明烦恼)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29

1.8不善根:恶行的根源(无明烦恼)

有三个不善根:贪、瞋、痴。爱(喜欢)是一种贪,而憎(不喜欢)是一种瞋。爱与憎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

贪、瞋、痴一般被当作是烦恼,但事实上是不善根。在这些不善根之下共有十种烦恼——贪有三种,瞋有三种,痴有四种。每一组不善根的第一个烦恼即是不善根本身——因此贪、瞋、痴也是烦恼。

有三种烦恼:

第一种是粗显的烦恼:如身业和口业。

第二种是心的烦恼(盖):如妄想心。

第三种是潜伏的烦恼:

「潜入觉受中的烦恼,如「你」在坐,「你」感觉是「你」在坐——而非色身,这就是潜伏的烦恼。」

实相般若的作用就是去除烦恼,不管它是从何处生起的。

烦恼的朋友是快乐,而他的敌人就是苦,快乐使智慧忘记了苦的事实。烦恼像一个盗贼,要逮到他,必须知道他的巢穴。而且你必须知道他长得什么样子(如果你不知道他的特性和他长得什么样子的话,你怎么可能断除烦恼呢?)你也要知道他什么时候在家。烦恼有六个巢穴:眼、耳、鼻、舌、身、意。

烦恼和智慧都可以命令心要求身去做他们想做的事。烦恼说「我们去散散步吧」也就是去找乐子。智慧知道坐姿疼痛命令色身「变换姿势,走路治苦」这是智慧正确地运作——因为苦迫使色身改变姿势。

第一种烦恼——粗显的:这种是可以用戒律降伏的烦恼,诸如杀、盗等。戒律可以去除这种烦恼。

第二种烦恼——障碍(盖):这是想到一个憎恨的人、妄想、厌恶、或诸如想要教导别人修四念处等等,定可以降伏这种烦恼。如果盖太强就会变成行动——粗显的烦恼,而且潜伏的烦恼惑也会转成妄想——盖。

心的烦恼(盖)有五种:

1)想到过去或未来的欲乐(贪欲)。

2)对过去或未来的事生气或烦乱(瞋恚盖)。

3)心跑到别的地方——妄想(慌张或忧虑等)(掉举盖)。

4)修行的时候想睡,懈怠或忧虑(昏沈盖)。

5)疑:疑佛、疑法、疑僧。怀疑修法——这是不是灭苦的正确方法等等(疑盖)。

第三种——潜伏的烦恼(漏):这是微细的烦恼,像痴(邪见)。唯有实相般若能断除这种潜伏的烦恼,如果断除了第三种烦恼,第一、第二种烦恼也就断除了。

要在烦恼生起之处灭除烦恼,例如,我们妄执痛的是「我」——但痛的却是色身。因此我们以观照是色身苦的方式,在色身上断除邪见。但要把看和听当作是心的作用,因为我们很容易妄执为「我」在看、在听,因此要在我们心中断除这种烦恼(邪见)。「心在看」、「心在听」是实相——以事物的本来面目或自然的真实状态来看待他们——实相。

对于这种修法,修行者的任务是断除执着和厌恶(贪和瞋)。有些修法要「坐着超越」疼痛,直到疼痛完全消除;这样的修法会造成执着,而且会产生妄执我们是「有我的」或是可以主宰的错误观念,因为我们可以坐着超越疼痛,而使疼痛消失。

妄想心也是一样的,如果修行者想要控制妄想心,他是想要专注或平静,这就是贪。如果修行者无法控制妄想,就会起瞋心。妄想启示我们心是无法控制的——无我的。妄想是心——它不是「我」在打妄想,而是心(心王)在打妄想。

禅观时出现的幻像或符号,诸如闪光、幻觉等也是一种烦恼,他们会使你偏离当下。他们并不是毘婆奢那的所缘,而且暗示出已经偏定了。同样的,轻安和舒适的感觉也是偏定的现象。走路或运动是减少偏定现象的好方法。

如果修行者修奢摩他的话,是无法见到烦恼的特质,因为奢摩他只能降伏贪和瞋。

错误修行动机可能会是一种烦恼。如果一个人修行是要灭苦、了生死的话,这种动机是正确的。但如果一个人修行是为了其它理由,诸如想成就等等,这就是烦恼。如果一个人坚忍地修习禅定——即使这是一种善法——他也不能灭苦的。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篇 理论 1.8.1 善恶和无记
下一篇:第一篇 理论 1.7 精进-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和觉察力
 第一篇 理论 1.3.1 四念处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2.随顺智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8.厌离随观智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0.审察随观智
 第二篇 实修 2.2.5 适应初学者的简化的修法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5.坏随观智
 第二篇 实修 2.3.7 杂项
 第一篇 理论 1.4.4 苦谛
 第二篇 实修 2.3.1 此修法与四圣谛的关系
 第二篇 实修 2.2.3 自然的修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四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相应79经 被食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8[栏目:果平法师]
 懒石禅师牧牛颂序[栏目:太虚法师]
 净土班和加行班都要修加行吗?[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迦那卡禅师演讲集 二、坐禅、行禅的注意事项[栏目:迦那卡禅师]
 简述中国佛教的涅槃思想(方立天)[栏目:其它]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一篇 莲花王 第十章 星命历算了因缘[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关于藏传《中论》八不颂的意义[栏目:任杰居士]
 修行直指(悟道大和尚开示)[栏目:其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