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宗道次第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48

97、净土宗道次第

一个居士说:“我们修学净土法门,感觉很茫然,没有头绪,几乎所有的师父都说念佛就行,可是我们找不到感觉,无从下手,佛号提不起来。人家密宗的修学体系就很完备,一部《菩提道次第广论》就能把人由正见导入正觉。净土法门就缺少这么个按部就班的修学次第。”

清净说:“净土法门的修学次第就是净土宗根本经典《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净业三福”,由佛陀金口亲宣,不仅是净宗修学次第,而且是一切法门的修学次第。”

“净业三福”是《观经》中释尊无问自说: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净业三福”含摄五乘佛法(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一切善行功德,会通净土门与圣道门。三福依浅深次第,可例分为:一、人天福(世善);二、二乘福(戒善);三、大乘福(行善)。其中一、二为净业加行,三为净业正行,加上本经的“九品往生章”,就是按照“前行、入门、行持、成就”制订的详细修学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系宗喀巴大师根据阿底峡尊者所造《菩提道炬论》提出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而组织的。“下士道”是指导行者增上善心:依止善知识及思维暇满人生,念死无常、思恶趣苦、思维业果等基本人天乘;“中士道”是指导行者发出离心:修行小乘四缔而解脱三界生死轮回;“上士道”是指导行者发菩提心:大乘菩提心、修菩萨行与止观,证大菩提果。《广论》引导凡夫从初开始学佛直至最终成佛,故经由法尊法师由藏文译成汉文以后,渐渐引起了学佛者的重视。特别是经三门智敏法师、四川清定上师、台湾日常法师、苏州济群法师等大德的倡导,学修《广论》的人越来越多,大有弘遍全国之势。

笔者曾受学《广论》于苏州西园寺济群法师,后依止庐山东林寺大安法师专修净土。在修学中,发现《广论》中三士道的次第也同样遵循“净业三福”的修学次第。《观经》中所开显“九品往生”之净业成就,前六品是修行“三福”回向求生极乐世界,依行因功德深浅,感得品位的不同:世善人天福(下士道)与“中品下生”相对应;戒善二乘福(中士道) 与“中品中生”、 “中品上生”相对应;行善大乘福(上士道) 与“上三品”相对应。三者都非常清楚地阐明了修学的内容和次第。“九品”中下三品未修善法,且多造恶业,全靠善知识指导,得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大悲愿力所救度,在此暂不讨论。

印光大师云: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由此感慨圣言不虚。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看不懂佛经
下一篇:清净明诲
 对我的出家修行影响至为深远的四部电影
 师父有绝招
 感恩
 思虑求幸福
 调皮小孩
 不应借往生“搭车收费”
 自制净生活
 爱护妻与子
 无尽灯遍照,饶益于群生
 由谁来做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治病的真理 4 佛陀的慈悲愿众生得离苦[栏目:法增法师]
 印祖故事 90、精诚感现大师相,摹写威仪仰净宗[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悲智心滴》祈竹仁宝哲开示集 对年轻比丘尼的建议[栏目:祈竹仁波切]
 我打坐中身体总不自主地前后摇晃,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去处理?[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三篇 普门示现 一、普开无量法门[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栏目:积德改命]
 真女性主义[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如何对同性恋者介绍佛法,走上佛道?[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放下是人生的大智慧 9.难得糊涂,放下才聪明[栏目:放下是人生的大智慧]
 讨债[栏目:白云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