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衣的缘起、用途和功德
跃志
闽南佛学
前言
本是西方一纳子,愿著如来三顶衣。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每当我想起顺治皇帝这首诗时,心里热乎乎的,脑海里仿佛见到,一排排,一行行身穿海青,披着袈裟的僧人,在大雄宝殿里,一心不乱地诵经礼佛,是多么庄重肃穆的场面。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自豪与骄傲啊,每当他们去诵戒时,自己双手捧着袈裟,一步一步走进法堂,如珍宝一样护持袈裟。他们不会忘记在受戒时,是非常清净光荣的亊,是走向清净解脱之路,当时他们披着三衣,登上盼望已久的戒坛,戒和尚向他们问话,心里又高兴,又胆怯,生怕答不好,知道从今天起,自己不是佛教的门外汉了,是四众之首,真正的僧人——比丘了。”可以依教奉行,以戒为师。因此他们是永远不会忘记这生动的一幕。然后开始学习戒律,把写在书本上戒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净化自己的身口意,对戒体更加注重,对三衣更加爱护倍至。正如《十诵律》云:“佛言,护三衣如自皮,护钵如眼目,所行之处,与衣钵俱,无所顾悉,犹如飞鸟。若不持三衣而入聚落俗人处,犯罪。”这三衣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三衣的缘起,用途、功德,是如何?下面就一一来说明之,供大德参考!
一、三衣的缘起
据《四分律》卷四十记载这样一段生动的故事:在两千多年前,在印度靠近恒河的一座古老的城市——王舍城。城市居民们从城门来来往往,车水马龙,好一派繁荣富裕的景象。在过往的人群中,走着一前一后两位僧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位身高丈六,紫色金容,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众不同。他那一双慈悲的眼睛,象是能容万物的大海,无限关怀地看着眼前的景色。走在后面的是一位年轻的僧人,中等身材,细眉朗目,齿白唇红,来往的人群不时地转脸望一下这美貌的僧人。他们一前一后不停地向南方走去,不知走了多远,一片漫无边际的稻田展现在他们面前,那浓郁清香飘进他们的鼻中。那田埂把这片稻田分成许许多多的小方块,如棋盘一样,让人看得非常整齐优雅美观,使人心旷神怡。走在前面的那位比丘突然想起了什么,回过头来,对走在后面的年轻比丘说:“阿难,你看见这片田地了吗?’阿难回答:“我见到了,世尊。”这一问一答的两位比丘,就是流芳千古的佛教创始人,一位是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佛。一位是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他们是往南方度化众生。佛陀又问阿难:“你能为诸比丘作这样的衣服呢?”阿难闪动着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满有信心地回答说:“能。”佛陀对阿难说:“你现在就回精舍,教授诸位比丘。”阿难听了佛陀的话,马上转过身来回到了王舍城。佛陀望着阿难背影,满意地点点头,就独自向南方走去,度化更多的众生。
阿难回到精舍,把大家招集起来,传达佛陀的话,开始教他们如是割截衣,他那悦耳的声音传到每个僧人的耳朵之中,灵巧熟练的双手在布桌上不停地跳动着。
告诉大家:“此是长条,此是短条,此是叶,此是第一缝,此是第二缝,此是中缝,此是条叶两向。”经过阿难的精心设计,第一批袈裟终于问世了。僧人穿着合体的割截衣,走在王舍城的街道上,心里非常高兴。从此释迦僧团的僧人与外道僧团的僧人区别开了,我们是佛陀的弟子,明师之徒,级别比别人高。这时世尊在南方弘法归来,回到王舍城,见到很多比丘穿着整齐的割截衣,心里非常高兴。对大众说:“阿难非常聪明,有大智慧。我对他简单地说一说,他就能制作这样好的衣服。你们应知,过去诸如来的佛弟子,都著这样的衣服,象我们现在一样。未来世诸如来的佛弟子,也著这样的衣服,象我们现在一样。割截成沙门衣,不被怨贼所劫,从今以后诸比丘都要穿著这样的衣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过了许多岁月后。一天,世尊在王舍城与1250位徒众又到人间弘法,长长的队伍象一条巨龙缓缓地向前移动,佛陀率领养这支整齐的队伍。不一会儿,来到了恒河边上,河水花花地流着,远处的山峰倒映在水中,周围的环境显得更加幽静。当地的居民看到佛陀的队伍来到恒河边上准备渡河,他们纷纷送来帆船,供养这支队伍过河。佛陀乘船很快来到恒河的彼岸,回头望着对岸,诸位比丘,他们有的把衣担在肩上,有的将衣顶在头上,有的将衣缠在腰间。
心里想,我为这些比丘制衣多少有极限,过了这个极限不能蓄。这时诸位比丘已经全部渡过了恒河,谢过了当地的居民,队伍又继续向前赶路。
佛陀率领他们不知不觉来到婆阇国。这个国家处于群山怀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位置。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衣根丰足,眞可称为天肘之国。这里的百姓早巳耳闻佛陀的圣号,今日梦想已久的佛陀终于到来了,到处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人们都觉得非常荣幸。队伍到达了毗舍离这个地方,接受庵婆罗婆提大居士的一-天供养。此刻,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世尊端坐在院中进入了禅定。到了初夜,一天的长途跋涉,人们渐渐地进入梦乡,但是伟大的佛陀并没有睡觉,仍在打坐。夜里,一轮明月,洒下清凉的银光,树木、天空、溪谷——这一切,都象是睁着眼睛在睡觉,佛陀穿着一件割截衣坐在那里,更显得庄严神圣。到了中夜,圆月已升到房顶,象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佛陀觉得天气有些寒意,即刻披上第二件割截衣,身体觉得暖和一些。又继续打坐,不知不觉,又到了后夜。一阵轻飘飘的凉风,从西北角上沙沙地掠过来,轻轻地翻起佛陀的割截衣,摇动着树上的绿叶,给佛陀又增添上一丝儿寒意,于是又加上第三件割;截衣,身体顿时觉得更暖和些。于是佛陀心里想到比丘不忍寒冷,听蓄三衣足。到了第二天清晨,东方出现了瑰丽的朝霞,揭开人们梦里的面纱,把斗大的金球,从东方的地平线上托了出来,捧上天空。佛陀召集大家,制定了“蓄三衣,不得过尸的戒律。从此僧团的比丘再也不为衣服忧虑,更加安心地走上解脱之路
二、三衣的用途
1、五衣,梵语安陀会,亦译日作务或译下衣,中著衣等,割截衣持,受一长一短。言作务衣者,谓居寺中,房室行道,及旷野往还,或作诸杂务时,均服此衣故。言下衣者,在七条衣之下故。言中著者,与内衣同著在内故。《戒坛图经》云:“五条下衣,断贪身也。”
2、七衣,梵语郁多罗僧,亦译入众衣,或译上衣,中价衣等。割截衣持,受二长一短。言入众衣者,礼拜诵经斋会等,大众会合之时,必服此衣,从用得名也。《资持记》云:“入众语通,谓斋讲礼诵渚羯磨事,并著七条。”言上衣者,.披在五衣之上,僧伽梨因少用,今言常服中,最在上故。言中价衣者,就价言则居三衣之中故。《戒坛图经》云:“七条中衣,断瞠口也。”
3、大衣,梵语僧伽黎,译云杂碎衣,以其条数最多故。或译重合衣,以割截而更重合故。或译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此衣故。于三衣中,此衣最大,故称为大衣。有下中上三品:(一)下晶:.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条,下上品十三条,皆二长一短。(二)中品;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皆三長一短。 (三)上品: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皆四长一短。长多短少,表圣法增加,凡俗之染已减故; 《资持记》云:“大衣,杂碎衣,王宫聚落,生物善故,及说法受戒,亦须著之,示尊相故。”又入里乞食,降伏外道,当著此衣。《戒坛图经》云:“大衣上衣,断痴心也。”
三,三衣的功德
衣又叫解脱服,解脱是离惑业之系缚,纵任无碍,远三界之苦果,尘累不拘,任运变化,于法自在。言解脱服,又曰解脱幢相衣,袈裟之异名也,谓袈裟卽为求解脱人所服,而不为邪所倾动。因穿此法服,当于生死速得涅槃。此衣有自他俱利,种种功德,故名福田衣。福田衣是袈裟的德名,因为袈裟条相如田地一样,田以生长为义,是故若自若他均获善利。
《增辉记》云:“田畦贮水,生长嘉苗,以养形命,法衣之田,润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养法身慧命。”福田有五净德:(一)发心离俗,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妙道,为世福田,是初净德。(二)毁其形好,谓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脱世俗之尘衣,穿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为世福田,是第二净德。(三)永割亲爱,谓投佛出家,割绝父母亲爱之情,一心精进,勤修圣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福田,是第三净德。(四)委弃躯命,谓出家之人,能委弃身命无所顾惜,惟务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福田,是第四净德。(五)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度脱一切有情,为世福田,是第五净德。《悲华经》云:“如来于宝藏佛所发愿,愿我成佛时,袈裟有五功德:1、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四众,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2、天龙人鬼,若能恭敬此人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3、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4、若众共相违反,念袈裟力,寻生悲心。5、若在兵阵,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大集经》亦云:“谓剃发著袈裟,不持于禁戒,乃至毁犯尽,但持袈裟片,假名为比丘,是人犹得能为诸天人示浑盘道,胜于一切在家俗人,是为天人应当供养。”在佛经中,赞叹袈裟的功德不胜枚举,让佛门四众对袈裟要多多珍重,宁舍生命,不舍袈裟。
上面已经介绍了三衣的缘起,用途,功德,目的是让出家人对三衣更加爱护,在解脱的道路上好好修行,以戒为师,以德为主。让在家人能够虔诚地信仰佛法,尊重寺院的出家人,增长善根,开大智慧,更好地了解佛法的甚深道理,共同把佛教弘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