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立世需清浊并容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0

立世需清浊并容

惟现

  每个人由于所受教育程度,思想修养以及成长经历的不同,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如果一味用自己固有的标准来评判别人,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人加以苛求责难,长此以往,原来相处融洽的人也会渐渐离去,最后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自己。其实,人应当养成容人的雅量,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结下好的人缘。

  《菜根潭》云:“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秽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所以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应该有接纳庸俗的气度和宽恕人的雅量,绝对不可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状态。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水太清,鱼类反而无法生存;人过于看重别人的优缺点,就会变得没有朋友。过于孤芳自赏,不但交不到朋友,作任何事业都难有所成就,因为他已经陷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一个人要想创造一番事业,也必须要有恢宏的气度。俗语说:“宰相肚里能行船”,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能容天下的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才能广结人缘。一个创造大事业的人,必有宽大的肚量。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能对他人的中伤行为体谅宽容,日久天长,在良知的驱使下,他人自会主动忏悔道歉,改恶从善,也会成为品行高洁之人,这才是解除冤结,增长善缘的最佳方法。

  世间并无绝对的真理,正邪善恶不可一概而论。只有具备清浊并容的雅量,才会有仁爱友好的人际关系。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谁说出家人不问世事
下一篇:心态决定状态
 保持快乐的心境
 僧,所为何事
 人世太匆匆
 做好佛教的形象大使
 位置
 学以致用
 道风建设——从加强僧人基础教育做起
 我们在一起——写给四川地震受灾同胞
 活在当下
 闲话暑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禅波罗蜜「止观法要」之抉择——以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禅观思想为主轴之比较研究[栏目:性广法师]
 一切经法难忏除的重业 念佛可消(净空法师)[栏目:忏悔业障]
 佛学答问的前言[栏目:道坚法师]
 大智度论卷第十五[栏目:龙树菩萨]
 您想去除烦恼吗?[栏目:玛欣德尊者]
 《永嘉大师证道歌》简释1[栏目:张秉全居士]
 往生之路 第十讲[栏目:往生之路]
 修名色法业处时,可否观到色法生灭的时间等于名法十七个刹那生灭?[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12.千辛万苦求佛偈[栏目: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00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 鸠摩罗什 译)[栏目:01 经典]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