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宽厚待人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0

宽厚待人
续朗

  如何待人!这是一门最高的学问,有的人尽其一生都没有学好待人之道。

  为什么呢?主要的是因为人有多种,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要求,所以做人做事很难尽如人意,做人难就难在不能让人人都满意。

  待人虽有种种不同的方便,但是待人以宽,则是一条不变的定律。待人能够谦虚、尊重,固然重要;但是宽厚、宽容,更得人缘。有些人待人刻薄,待人严峻,如此想要获得人缘,获得别人的认同,实在难啊!

  人与人交往,不要去看别人待我们如何?而要看我们如何待人。因为,待人以宽,才肯对人信任,对人体贴,对人谅解,对人包容;也才能看出我们待人的道德,待人的智慧,待人的用心,待人的艺术。

  什么叫待人以宽?什么教待人以严?举例如下说明:甲走在路上,有人指着他的脚说:你怎么把我的鞋穿在你的脚上,请把它还给我。甲否认,二人争执,大吵不休。乙走在路上,遇到有人指着他的脚说:你怎么可以穿我的鞋子,请你还给我。乙一听,便将鞋子脱下来给他,此人后来找到自己的鞋子,知道错了,便将鞋子还给了乙,乙非常不以为然的说,既然给了你,我就不要了。丙走在路上,有人指着他说:你穿错了我的鞋子。丙微笑的将鞋子脱下来给他。此人后来找到了自己的鞋子,便将错认的鞋还给丙,丙还是满脸微笑的把鞋收回来。

  以甲乙丙三人的处事态度,就可以看出所谓待人以宽,待人以严的不同的艺术。

  宽和待人,自己也会心平气和,轻松愉快,例如春秋时代鲍叔牙之对管仲。

  反之,一个人如果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甚至严厉地指责别人的不是,如此不但让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自己也会因为不得人缘而愁闷苦恼,真是伤人又伤己。

  有个故事说:儿子在家乡因为建房子,为了一道墙和邻居争地,于是写信给在朝做官的父亲,希望父亲出面帮忙讨回公道。父亲接信后,以诗作函回答:万里投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所以,宽厚待人,不但是人际相处之道,也是自我做人的根本。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灾难中醒悟
下一篇:谁说出家人不问世事
 是解信行证还是信解行证
 重生——再忆出家因缘
 谢谢您
 财法二施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道风建设从双手合十开始
 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立世需清浊并容
 朝拜峨嵋山
 佛教已面临危机 僧人必须自救
 有一种修行叫新自体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之佛教观[栏目:太虚法师]
 祥和洒脱之路 高贤篇[栏目:林克智居士]
 62 威德与折福[栏目:活得快乐]
 佛教影响华族思想之最大者[栏目:太虚法师]
 趣品《圆觉经》之十七[栏目:超然法师]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 Chapter 8 Buddhist Morality and Pra..[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念佛度冤[栏目: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密乘道[栏目:顶果钦哲法王]
 略说剃度前的考查[栏目:净宗法师]
 茶悟(王琴)[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