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博大精深的佛教 佛教是伟大的
 
{返回 能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7

佛教是伟大的

佛教是良善的、佛教是慈悲的、佛教是圆满的、佛教是智慧的……

但因学佛者的不同社会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历久以来的思想方式的不同,难免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习气毛病和种种不足之处。也因此我们应该鼓励随喜别人的善意,给别人以修行的时间和空间。 但应知道,他们并不完全代表佛教。因为真理并没有错误,重要的是实现者对他的理解和发扬。所以我们要接受的是真理而不是某人的缺点,千万不要迷失于个人的是非长短之间,不然就会陷入了迷惑颠倒、烦恼痛苦之中。

应该知道,假如我们有把握,那么不妨去感化邪恶;但假如我们还没有能力,而且有可能被邪恶所转化,那么一定要寻求良师益友的助持和自力的精进修行。

如此才不会迷失于别人的眼光和口舌之间。如果你已经找到目标,那么一定要珍惜,因为人生无常,谁都有可能随时死掉,假如不知珍惜而轻易失掉,那不单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辜负了绝好的缘起,如果到时候再痛哭流涕,也只不过是愚蠢的表演罢了。这是一种自私而无理智的情感。

但我们千万要记得:在这个世间,不要把我们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人生聚散无常,这样的希望太过脆弱,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无疑是对别人的一种残忍束缚。假如这种希望用所谓虔诚的字眼,那更是一种残酷的自私心理,它将带来患得患失的痛苦挣扎和由此产生的是非烦恼。如此无疑是轮回的业力,只不过它借助于神圣的名义罢了。要知道希望越大,可能失望越深,因为缘分是很难说的,况且在熟悉之间,我们往往已经忽略了对别人应有的尊敬和保持距离的礼貌,那无疑已经侵犯了别人的自由权利和人身应有一切自由,如此已经令别人不安和造成了侵犯别人的隐私权和自由权。那将是摩擦和决裂的先兆。应该如此智慧的知道。阿弥陀佛!

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解脱和慈悲没有条件,不然人生决定永远是处在难以超越缺陷的痛苦、烦恼之间的。 千万要记住,希望只有在自力更生间才没有后患,慈悲只有没有条件才不会苦恼。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吧!

 


{返回 能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博大精深的佛教 如何圆满孝道
下一篇:博大精深的佛教 加入学佛行列的好处
 为什么学佛 第七章 觉悟 1.佛的法身与化身
 戒律与修持
 博大精深的佛教 佛教乃无上彻底的真实
 为什么学佛 第二章 三恶道 2.为什么不能杀生
 为什么学佛 第一章 心 2.确实有却看不见的心
 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3.佛性本来具足
 为什么学佛 第二章 三恶道 3.皈依佛不下地狱
 第二次闭关随笔 道场建设
 为什么学佛 第六章 供佛 1.佛的心量广大无边
 博大精深的佛教 伟大的佛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二期 第一天 放下我慢随顺一切[栏目:智谕法师]
 “保家仙”已经失掉了怎么办?咱家的老头总有病?请师父指教。[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20世纪德国的佛教[栏目:黄夏年教授]
 照料病人,千古典范[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茶悟(王琴)[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护法义工非常辛苦,甚至无暇自修,请老和尚慈悲开示,坚定他们求生西方之信念。[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菩萨的品位有哪些?[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黄连忠)[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果报[栏目:佛网文摘]
 言多必失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