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博大精深的佛教 佛教是伟大的
 
{返回 能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9

佛教是伟大的

佛教是良善的、佛教是慈悲的、佛教是圆满的、佛教是智慧的……

但因学佛者的不同社会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历久以来的思想方式的不同,难免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习气毛病和种种不足之处。也因此我们应该鼓励随喜别人的善意,给别人以修行的时间和空间。 但应知道,他们并不完全代表佛教。因为真理并没有错误,重要的是实现者对他的理解和发扬。所以我们要接受的是真理而不是某人的缺点,千万不要迷失于个人的是非长短之间,不然就会陷入了迷惑颠倒、烦恼痛苦之中。

应该知道,假如我们有把握,那么不妨去感化邪恶;但假如我们还没有能力,而且有可能被邪恶所转化,那么一定要寻求良师益友的助持和自力的精进修行。

如此才不会迷失于别人的眼光和口舌之间。如果你已经找到目标,那么一定要珍惜,因为人生无常,谁都有可能随时死掉,假如不知珍惜而轻易失掉,那不单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辜负了绝好的缘起,如果到时候再痛哭流涕,也只不过是愚蠢的表演罢了。这是一种自私而无理智的情感。

但我们千万要记得:在这个世间,不要把我们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人生聚散无常,这样的希望太过脆弱,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无疑是对别人的一种残忍束缚。假如这种希望用所谓虔诚的字眼,那更是一种残酷的自私心理,它将带来患得患失的痛苦挣扎和由此产生的是非烦恼。如此无疑是轮回的业力,只不过它借助于神圣的名义罢了。要知道希望越大,可能失望越深,因为缘分是很难说的,况且在熟悉之间,我们往往已经忽略了对别人应有的尊敬和保持距离的礼貌,那无疑已经侵犯了别人的自由权利和人身应有一切自由,如此已经令别人不安和造成了侵犯别人的隐私权和自由权。那将是摩擦和决裂的先兆。应该如此智慧的知道。阿弥陀佛!

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解脱和慈悲没有条件,不然人生决定永远是处在难以超越缺陷的痛苦、烦恼之间的。 千万要记住,希望只有在自力更生间才没有后患,慈悲只有没有条件才不会苦恼。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吧!

 


{返回 能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博大精深的佛教 如何圆满孝道
下一篇:博大精深的佛教 加入学佛行列的好处
 为什么学佛 第四章 三界 1.六欲天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3.佛性本来具足
 念佛的真功夫
 博大精深的佛教 答学佛弟子问
 博大精深的佛教 如何圆满孝道
 戒律与修持
 博大精深的佛教 弥陀院未来发展之五大工程
 为什么学佛 第七章 觉悟 2.学佛要学觉悟
 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1.加持是怎么回事
 博大精深的佛教 落后给予我们的责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一节 佛学调心安养——灵魂魄[栏目:印良法师]
 想要更精进的修行,但环境不允许,该怎么办?[栏目:学禅者FAQ]
 清净道论 第四 说地遍品[栏目:觉音尊者]
 景印重编乾隆大藏经[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佛法中的「空」、「智」与「识」有何不同?[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Glossary[栏目:The Corpus of Pure Land]
 启动爱心[栏目:索达吉堪布]
 中部47经 考察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栏目:圣严法师答疑]
 少林武术研究漫谈(释永信)[栏目:少林功夫文化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