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住身心 身心安住
 
{返回 妙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184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2000/07/15玅境长老宣讲于法云寺佛学院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这是两句话。前面的「安住身心」是约因说的,「身心安住」是约果说的,由因而果,是这样意思。这里一共是分四段来讲这个题目,第一段是「释题」。

一、释题

云何名安住、安住义云何?

这是提出来两个问题,两个问题也就是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约名说,「安住」这个名是什么意思?「安住义」,约名所诠的义来提出问题,安住的道理是什么?这是问题,下面就回答。

彼身无危险,心亦无忧恼。身心得调适,安住义如是。

名也就是如是。我们的身体,行住坐卧也都是很平安的,没有危险,内心在行住坐卧的时候,也没有忧愁苦恼,身体也好、内心也好,都是调适的,都是安乐自在的,「安住义」就是这样子。

身心的安住也就是安乐住,这是任何人都希望这样子,任何人都不希望身心不安乐住,那么这就表示身心不安乐的时候是特别多,安乐的时候比较少,所以我们才希望能够安乐住。

刚才解释的这是按照一般的情形说,叫做安乐住。下面就是约深一层来说。

不受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取于梦幻。胜义安乐住,佛子应善学。

这是约佛法的深义来解释安乐住。怎么样才能安乐住呢?这样子才可以。

「不受一切法」这句话,「受」就是接受、领纳,叫做受;现在说「不受」,我们不接受一切法。接受、不接受这件事,当然我们从浅一层来解释,我送给你一个面包,你不接受,或者我接受了,这叫受和不受。现在这里面不是这样意思。就是你内心里面一动就是受了,就是接受了。这个地方是非常微细的,非常微细的境界。用我们自己日常生活的事情来解释这个「不受」的话,譬如说是我欢喜吃饺子,人家就赞叹这个饺子怎么怎么好;我们只是这样听,然后我们就流口水了。流口水这个地方来反省自己,就是自己并不是明显的想要吃饺子,但是流口水了,就表示你愿意吃饺子。「愿意吃饺子」这一念分别心是很微细的,微细到我们自己都不是明显的知道;这可见「受」这个字是很微细的。

我们在学习《瑜伽师地论》的时候也讲到这里,譬如说我们欲界的人,我们有苦、乐、忧、喜、舍,有这五种受。我们通常的人,我感觉到苦,感觉到痛苦,感觉到快乐,苦、乐,感觉到忧愁,感觉到喜乐,感觉到舍,有这五种的差别。这五种差别,苦乐是约前五识来说;忧喜约第六识说,第六识里面的苦恼就是忧,那么乐就是喜了;舍,就是不忧不喜、不苦不乐,那叫做舍,舍也是受。有这五种受。我们欲界的人这五种受都是具足的,但是若色界天上的人就有差别了。

初禅天的人他没有忧,没有忧的原因就是没有欲了,有欲则有忧,没有欲所以没有忧,还是有苦。到第二禅天的人,没有忧也没有苦,但是有喜、乐、舍都有。第三禅天的时候没有喜,就是没有喜,还有乐、还有舍。到四禅天的时候,没有乐,但是有舍受,有舍的感觉。无色界天的人还是有舍受。到灭尽定的时候,舍受也没有了。那么这可知道,灭尽定的时候是不受一切法的。

受一切法的时候,就有苦。我们说受乐受的时候不苦,其实受乐受也有苦。我们不愿意受苦,要追求乐,追求乐也很苦。如果你没有追求到,还是苦;追求到以后,要保护这个乐也很苦;若失掉了是更苦,所以乐里面也有苦。所以苦受是苦,乐受也是苦。舍受是不苦不乐、不忧不喜,那不应该说是苦,也不是!因为这个舍受它不停留在那里,在时间上它一直地向前进。一直向前进,不是遇见苦受,就是遇见乐受,遇见苦受是苦,遇见乐受也是苦,所以深一层来说,所有的受都是苦;若不受的时候就没有苦了,是这样意思。

「不受一切法」这件事,本来我们刚才说,你给我面包,我不要,那么就是不受。但是若深一层说,你这个「不要」也是受,所以很难说不受的,很难达到不受的境界。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不受的境界呢?「本性无分别」,你若能通达这个道理,经过修止观成就了,你就能不受一切法了。那么这是「不受一切法」的一个方法。

「本性无分别」这句话怎么讲呢?「本性」这句话指过去说,是一切法的过去。譬如这个房子,这个房子已经造好二十年了,在二十年前没有这个房子,那就是房子的本性。在本性的时候,没有这个房子的形相。我们看见这个房子的时候,这个房子有多高、有多大,它的空间是怎么情形,有多少窗户、有多少门,能容纳多少人,是做禅堂的、是做讲堂的、是做寮房的,有种种的分别。但是在本性那里都没有这些事情,没有这么多的分别,所以叫做「本性」。这是一个解释。「本性无分别」。

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已经造好了的房子,它已经出现了它的体相用,我们看见它的时候,我们有分别,是有这分别,那么怎么能说「本性无分别」呢?我们若是学习《中观论》的时候,我们也还是通达它无分别,就是它的自性是不可得的,就是房子的自性不可得。这个「自性不可得」怎么讲呢?这个房子是由因缘有的,房子自己不能有。房子一定是要有投资的人,有建筑公司,要有建筑师画图则,政府批准了,然后开工了以后把这个房子造好了,这叫做因缘有。这个是因缘有。如果说不需要因缘这个房子就有了,那叫做自性有。如果说是没有因缘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是空地,没有房子,那么叫自性空。在自性空上看,没有房子,所以也是无分别。在自性空上看,没有这个房子各式各样的分别,也是没有的,所以「本性无分别」,可以这么讲。

我们,佛教徒也好、非佛教徒也好,我们不学习佛法的时候,不修学止观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在表面上活动,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若是你学习佛法了的时候,而你又能够修禅的时候,你就观察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你心在那里停下来的时候,无分别,就没有这个房子各式各样相貌的分别。你遇见了一个人的时候,观察这个人的自性也是空的,因为人也是因缘有,但是自性是空的;在自性空上看,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受想行识,一切都没有。我们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分别,在色受想行识上分别,是有分别;在自性空上,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你就没有分别。你观察它自性空,就能远离一切分别;远离一切分别,就不受一切法了,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二个解释。「本性空」是约过去说,「自性空」是约现在说。

另外一个解释呢,我们的心遇见一切法的时候,我们心里面就分别——这个人是高是低,是白是黑,是肥是瘦,各式各样的分别。但是所分别的境界上,没有高低、肥瘦、好丑的事情,所分别的事情上。你说这个人是高,高是你内心的分别,在高的本身是没有高这句话的。说这个人是很丑陋的,在那个人的本身上没有丑陋这件事,是我们分别的。这一切的分别是我们心里面的事,不是所分别的境界上有这件事的,所以「所分别无故」。我们所分别的事情都是内心里面的事,我们心里面这样作如是观、作如是想,才有这个分别。在那件事的本身是没有这件事的,所以这也是无分别。

「本性无分别」,为什么本性无分别?我们所分别的这一切的事情,在本性上是没有的,在自性空上也是没有的,在所分别的境界上也没有。当然这件事,是要我们学习经论,学习经论的时候,我们再能够常常静坐,作如是观,你才能够知道「所分别无故」。若说是你不学习佛法,也不知道这件事;你学习佛法,你不修止观,也不行。虽然学习了很多的佛法,你不静坐、不修禅的时候,你还是原来的旧家风。还是「你为什么要骂我?」还是作这个虚妄分别。那你就是受一切法,你就有苦,苦、乐、忧、喜、舍的这些受,总而言之就是有苦受。现在说是「不受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你就身心安乐住了。这是「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

在《摄大乘论》上有这一个颂:「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就是这个颂。这个颂的意思就是提出一个问题,提出什么问题?这个「本性无分别」,自性空也无分别,所分别的境界上也是无分别,本来就是这样子的,那么我们应该得解脱了。本来就是无分别嘛,我们应该是解脱的,为什么我们没能解脱呢?我们还是苦苦恼恼的呢?为什么这样呢?「无分别智无」,因为你没有无分别的智慧。你没有这个智慧的时候,你就不能够见到本性空,不能见到自性空,你不能见到一切的所分别的境界上没有所分别,你不能见到这里。不能见到这里,你就要分别;要分别,你就有受,有受就有苦,你就不能安乐住了,就是这样意思。

「无取于梦幻」,这个地方又有一个意思。一切的因缘生法,我们简单的说,它有两个相貌。一个说是本性空,或者说是自性空,或者一切名言安立的分别境界都是空的,这是一个相貌。第二个相貌,虽然说空也还是有,因缘生法──你不能否认这件事,是有这件事。有这件事,但是不像我们分别的那样子。我们分别的时候,认为是真实的。我们认为真实有一个房子、有一层楼,真实有个大莲花,真实有条蛇、有老虎,都认为是真实的。但是若是你通达本性空的时候,同时也会知道这些因缘生法是假的、是虚妄的。虚妄的情形「如梦」,如梦中境,像做梦的时候里面的境界。

这个梦中境,最容易知道是空,我也常说过,譬如做梦的时候有人请我吃饭,吃得很香、吃得很饱;但没有吃的时候,肚子是饿的;有人请我吃饭我肚子很饱,等到梦醒了的时候肚子还是空的,并没有饱啊!但是做梦的时候是真实吃到饭了,若醒了梦的时候知道,那是做梦的时候的虚妄分别,那个饱是你的虚妄分别。你看见那个饭好吃,是你的虚妄分别;你做梦看见老虎,那个老虎是没有的,只是内心的虚妄分别。不能说没有老虎,但是就是假的、都是虚妄的,所以「如梦」,这件事还是要承认的,要承认。如果真实是完全是空的,佛不会来到世间教化众生,佛不会做这件事,因为根本没有众生嘛,一切法都是空的,佛来度众生做什么呢?所以还是有如幻如化的一切法,但是众生不知道这件事,就是为它迷惑了,佛才来度化我们。所以要承认一切法还是如幻有的,是如梦,如梦中境,如梦里面的境界;如镜中像;如幻,就是幻术所变的──这一桶水里面什么也没有,但是那个幻术师一伸手,从水里面拿出一条鱼来,鱼还会动,那是幻术所变,像真的似的,实在不是,是假的。

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我们要观察一切法是本性空,同时也要思惟一切法是如幻有,要这样子。这样子就使令我们的心,我们时常这样观察,我们时常的这样学习,我们的执着心逐渐逐渐地就消除了,就不执着一切法是本性有,不执着一切法是自性有,不执着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有,也认为都是如幻如化有。这样子我们执着是真实有,这个执着也没有了;不是本性空的执着也没有了,叫做「无取于梦幻」。包括前面这个本性空,我们都不执着了;不执着了,就是不受一切法。

「胜义安乐住,佛子应善学」,这叫做「胜义安乐住」,就是最究竟圆满的安乐住。不是我们平常所谓说:身无危险就是安,心无忧恼就是乐。不是!这是我们一般人的心情认为那是安乐住,其实那个安乐住是靠不住的。我今天是身无危险,但是明天靠不住;我今天心里没有忧恼,但是明天不一定,随时会忧恼,随时会有危险。若是我们「不受一切法」,达到了「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取于梦幻」,这时候是安乐住。就在危险里面,还是安乐住。

我昨天曾经说过,不要说是修学佛法到究竟圆满的时候,就是初开始悟入圣道的时候,譬如说是得了初果须陀洹,这个人不怕死,死亡的事情他不恐怖,他不恐怖,就能达到这个程度。我们没有到那个程度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总是恐怖,为什么有恐怖呢?就是有我,执着有我,执着有我就有恐怖,就有恐怖的。一直地要希望我能够安全;我们一般的人,我们一般的老百姓,也是,希望我们生活很安定、安全。乃至到有身分、有地位的,国家的领导人,他的心情和我们也是一样,一直地希望安全,「我做总统做得很安定,没有人能打倒我」,都是求安全的。为什么?就是有执着,就是有个我的执着,有我的执着、有我所的执着,希望能够安乐住。但是你若有执着,是不可能安乐住的,总是心里不安。但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人,要达到这个程度——「不受一切法」,「无取于梦幻」——这时候是究竟的安乐住,「胜义安乐住」,这是最究竟的境界、最殊胜的境界,这是安乐住的。

「佛子应善学」,我们做佛教徒的人应该好好学习这个安乐住,学习这个安乐住的。不是说是「我有一百万的军队保护我的安全!」那个军队不能保护你的安全的;说「我有核子弹!」核子弹也不能保护你的安全;「飞弹的防卫!」飞弹不能防卫你的安全,不能保护的,不能保护安全。只有我们内心里面有无分别的戒定慧,有清净的无漏的戒定慧,这时候是安全的。

这一段文是解释题,就是简略地解释这个题。下面我们再多说一点。

二、假名安乐住

年少壮无病,广积集珍财,恩爱勿别离,寿命得长存。如是如是事,世人所爱敬。

世人所认为安乐住是什么样呢?年纪轻、身体健康、没有病,安乐住,这是我的安乐住。「广积集珍财」,在学校里要学习专业知识,然后在社会上大展身手,积集了很多的财富,这是安乐住。「恩爱勿别离」,恩爱的境界,我的父母,这是我的恩爱的境界,我的兄弟姊妹、夫妻、儿女、好朋友,这都是恩爱的境界;恩爱的境界永久的恩爱,不要分开,这是安乐住。「寿命得长存」,最后我还要长寿,长寿来享受这些安乐。这是我们的安乐住,我们就希望这个;我看,世间人就是希望这些事情吧!

「如是如是事,世人所爱敬」,前面说这四句话,这些事情,世间人都欢喜这些事,就是欢喜这样子。其实这些事情是靠不住的,没有办法靠得住的。

我们看历史上,我认为我们佛教徒应该读一读历史,历史上的事情能警觉我们,对我们能够警觉。我们一般说,人与人之间,我们看那个唐太宗是个很好的皇帝,他的大儿子叫「干」【按:唐太子李承干】,大儿子──他封他为太子,最后呢,他把他的大儿子贬为庶民。因为他大儿子要造反,要打倒他父亲;父亲和儿子还有这个问题。夫妻也有问题,夫妻同样也是有问题,当然可能……,我认为有智慧的人,父母和儿女大家都有智慧,没有这个问题;夫妻都有智慧,也没有问题。如果智慧有问题的时候,你说「我和这些人是好朋友!」随时会变成敌人,会变成敌人的,随时靠不住的。世间上的人也是有人有智慧,但是有智慧也不是决定的。说现在他有智慧,过几天又会胡涂了,没有智慧了。说是他现在胡涂,但是遇见佛法的时候又可能开智慧的;过几天不知道什么因缘,「我不信佛了」,又胡涂了。这个智慧、胡涂都不是决定的,就是靠不住。只有你要常能修学佛法,得无生法忍以后,再不退转了,他那个智能逐渐是高,逐渐增长,一直到佛圆满,而不会退,不会失坏的。

《法华经》的〈譬喻品〉,说是一个房子,这个房子失火了,里面有很多人物在里面住,这个房子失火就不能住,要往外跑,只有一个门!才能跑!只有这个门,只有一个门,不是很多门。我们这个房子现在有三个门。但是《法华经.譬喻品》那个火宅只有一个门,这一个门是什么?就是佛法。佛法才能使令我们从火宅里跑出去,没有第二个门。当然这种话说起来,其它的宗教就不高兴了;佛教是门,我们也是门。其实不是,只有佛法是门;因为佛法有般若波罗蜜,你才能得解脱的,不然是不能得解脱的。

「世人所爱敬」,认为这是安乐住,实在这不是安乐住。因为什么这不是安乐住呢?「年少壮无病,广积集珍财,恩爱勿别离」,就算是满你愿,恩爱不别离,寿命真是长存,长存能存多少?能存多少年?就算满你愿了,长存了,还是不能安乐住的。因为什么呢?

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乐住不可得。

「以有烦恼故」,因为你内心里有烦恼,有贪瞋痴的烦恼。父子本来是——父亲也爱儿女,儿女也爱父母,应该没有问题吧;因为父亲也有贪瞋痴,儿女也有贪瞋痴,利害冲突、不同的时候就是冤家。「以有烦恼故」,你认为的那个安乐住都会变,就变成苦恼了。「有诸罪业故」,说是这个人有智慧,父母、儿女、兄弟姊妹、夫妻,大家都有智慧,没有冲突。有智慧的人能化解一切矛盾,就是没有冲突。夫妻也的确是恩爱的,父母也是恩爱的,兄弟姊妹大家都好,都是心情快乐,没有问题。但是不行,「有诸罪业故」,你过去生你造过罪,今生这个罪业发生作用的时候,还是不能安乐住,就有问题。你现在有智慧,你做不得主的,「有诸罪业故」,有罪业就不行,罪业使令你会苦恼。

我也想讲个故事,但是我想不要讲故事,下面讲不完,不要讲故事。「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我们现在这一生,你说你「年少壮无病」,老到来了,你的病来了、死亡来了,都没有用了。「年少壮无病」这件事也没有了;「广积集珍财」到时候也没有作用了;「恩爱勿别离」,非别离不可了;「寿命得长存」,死亡到来了,就是要结束了,不可能长存的嘛!

「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乐住不可得」,「年少壮无病」不行、不可能,「广积集珍财」也不行,「恩爱勿别离,寿命得长存」完全不可以,都破坏了。

所以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乐住,实在是乐住不可得,没有乐住好得的,都被这些事情破坏了。所以我们认为安乐住,那是假名的安乐住,不是真实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安乐住呢?这是第三段。

三、真实安乐住

学习贤圣戒,远离恶不善,克己勿纵肆,制心勿恚害。己所不欲者,勿施与他人,栽培慈愍心,安住清净戒。

这是修学真实的安乐住的开始,应该这样做才可以。

第一个就是「学习贤圣戒」,那么就是优婆塞、优婆夷这五戒,或者是八关斋戒,或者十善戒;出了家,有沙弥戒、沙弥尼戒,还有正学女戒,还有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菩萨戒,圣人也是安住在这个戒里面,贤人也是安住在这里面。我们不是贤、也不是圣,我们学习──向贤人、圣人学习这个戒;学习这个戒,我们就安住在戒法上,不犯戒,这就是开始安乐住。

「远离恶不善」,我们不要做错误事情,有罪过的事情不要做。当然这个地方也是有问题:如果我们不学习佛法,我们知道什么是善事、什么是罪恶的事情?也不是太明白的。要学习佛法然后才能知道,知道这件事是有罪的、这件事是无罪的,不然我们不知道。

刚才我和几位居士说到一件事,当然那件事和这里说的相合不相合,各位想一想看能不能合得上。我在一九六七年尾到日本去,到日本去,我到街头上去,到那个店铺里面去买东西,但是我手里没有日币,我就拿着美钞向他买,他不要美钞,「我要日币!」就是这件事。若是我们今天到广州去,或者到中国其它地方,我们若拿美金他是拒绝吗?「我要人民币,我不要美金!」有这样的人吗?那么这表示什么事情?这表示什么?这表示日本人……,我们姑妄言之,日本人对于自己国家的钱币有信心,也就是对国家有信心。「我不要,我不要自己国家的钱币,我要美钞、我要港币!」那表示什么意思?他对自己的国家没有信心。为什么没有信心?你要问那个国家的政府;为什么有信心、为什么没有信心,那个国家的政府要负责这件事。而老百姓自己有智慧,也是有智慧的。人家的人民有这样智慧,我们国家的人民智慧不够。

说我们佛教徒,我们如果不学习佛法的时候,你就没有佛法的智慧;你没有佛法的智慧,你说你是佛教徒?你可以说吗?「我是佛教徒的代表!」你敢说这句话啊?所以是智慧的问题。这件事是善事吗?这件事是恶事吗?你知道吗?佛教徒,我们能学习戒,但是你还是要学习佛法的,学习经律论,我们若开智慧的时候,你才能知道「喔!这是有罪过的事情。」

我说一个小事情,我再说一个小事情。我给你,或是你给我,你从台湾或者从什么地方寄给我一本书,还有一封信放在这个书里面就寄来了。这件事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问题?有一年,这个人现在不在,谢冰滢在旧金山,她借我一本书,她还给我,同时也给我一封信,她不放在书里,单独另外寄。另外寄一封信,这个书单独寄来,书和信不放在一块儿。那这是什么意思?有人给我寄书,信放在书里,另外没有寄信来,这件事有什么意思?当然是,我把这个信就夹在书里一同寄给我,我就省掉了邮票,就不需要花那个邮票钱了;我若另外寄,就要另外花邮票钱。寄书当然也要有邮费,若寄信也要有邮费。

这件事我在想,如果我们要持戒的话,「学习贤圣戒」,持戒的话;我看邮政局他也没有提到这件事,他也没有规定这件事,但是若按照道理说呢,你寄信是另外一个信纸,你就放在书里面寄来,你就向政府偷这个邮票了,你就犯盗戒了。你省那个邮票钱,你就是犯盗戒了。如果你单独寄,那就是合法的,你没有犯盗戒。我不知道各位同学你们学习戒,这件事怎么观察?这些事情都是要学习,从学习中才能知道这件事。

说「我不学……」,有的人愿意静坐、愿意学习佛法,有的人愿意静坐而不学习佛法,有的人学习佛法而不静坐,也有的人也不学习静坐、也不学习佛法。我对人说「我是佛教徒。」这是四句。你不学习佛法,你知道什么呢?你能有什么?你什么也不知道。佛法里面的宝,佛法里面那些财富,你完全得不到,完全得不到的。

所以这一个地方若有个寺庙,就是香火庙,功德无量,都有无量功德。因为你供了佛像了,有人到那儿去磕头了,这就是栽培善根。若是你在这里弘扬佛法,使令这个地区的人在这里开大智能,功德有多大?所以发心造庙,功德是很大的。当然我再说一句话,你能够帮助成立一个佛学院,你的功德还是更大!因为大家在这里学习佛法,他将来学习好了,他有这个能力去弘扬佛法,他的功德都有你一份,都有你一份的。所以这上面说:「学习贤圣戒,远离恶不善」,这里包括学习佛法在内,不然这个事你做不到的。

「克己勿纵肆」,说我学习戒,我不要杀盗淫妄,我远离恶不善,有的时候明知道不对,还是做不得主,还要做错事,那怎么办呢?「克己勿纵肆」,你要降伏自己,不要放纵自己,要这样做才可以。「制心勿恚害」,要制伏自己的瞋心,不要烦恼,不要轻易烦恼,要制伏自己的心,不要烦恼。要用理智观察问题,不要说「你骂我,我就不高兴。」不应该这样子。骂我可能骂得有道理,你还是应该接受的。就是骂得不合道理也不在乎,也不要在乎这件事。若是「你骂我,我不高兴,我不来了!」那就是另有问题了。所以我想这件事,「克己勿纵肆,制心勿恚害」,应该这样子。

「己所不欲者,勿施与他人」,你自己不欢喜的事情,你不要这样子来对付那个人。别人骂我,我不欢喜,我也不要骂人,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人对我说谎话,我不高兴,那我也不要对别人说谎话。别人对我说谎话,我不高兴,但是我同样的欺骗别人,那合道理吗?这不合道理。所以你若这样想呢,「己所不欲者,勿施与他人」,你若这样想,就能够对于你「学习贤圣戒,远离恶不善,克己勿纵肆,制心勿恚害」,这件事就容易做到。你就这样想,「己所不欲者,勿施与他人」,你持戒就容易一点。

「栽培慈愍心,安住清净戒」,常常安住自己,安住在慈愍心。这个慈愍心很重要,「我们大乘佛法重视慈悲!」这句话是对的,实在所有的佛教徒应该栽培慈愍心。说是一个蚂蚁,我不要碰到牠,不要把牠弄死了,因为牠也欢喜生存;我们从这里开始栽培慈愍心。说我对我的父母恭敬、供养、爱护,别人的父母我也爱护,从这里栽培慈愍心。这个「慈」,慈能与乐,就是欢喜别人身心安乐,欢喜别人得到如意的事情,这就叫做慈心。「悲」,悲愍是什么意思?就欢喜别人不要有不如意的事情。别人有不如意的事情,我同情他,那就是悲愍心。你若有这样的心情的时候,你持戒也容易持戒,那么你就不容易杀嘛,你就不会杀了,不会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一切物了,也不会盗,杀、盗、淫、妄都清净了。说是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智慧,用「栽培慈愍心」的智慧,「安住清净戒」,这也是一个身心安乐住的开始,从这里开始。

奢摩他调心,灭除于散乱,勤习勿懈怠,得定不为难。

前面就是用这样的正忆念,如理作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个智慧,加上「栽培慈愍心」来「安住清净戒」,也能使令我们远离过失、能增长功德,但是还有事情办不到。虽然我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栽培慈愍心」,我们还是有些事情做不到。说我不生贪心,但是有可爱的境界来了,这个贪心就是来了;有些不高兴的事情,心里面就忿怒;这个贪瞋不容易调伏,那怎么办呢?佛告诉我们:「奢摩他调心,灭除于散乱,勤习勿懈怠,得定不为难」,就是用奢摩他、用毘婆舍那的方法来调心,这件事就办到了。

「奢摩他」翻到中国话是止,就是修定。用止的方法来调这个心,调者转也,我这个心里面……;现在说「灭除于散乱」,我们心里面就是愿意东想西想,是非常自由的,什么都想;现在呢,我们用奢摩他的方法来转变这个散乱,叫这个散乱不散乱,灭除这个散乱。当然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关于这件事说得详细,很详细的说。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里面也说得很详细,就关于静坐这件事,怎么样使令心不乱,叫它寂静住,那上面说得很详细的。天台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这本书,还有《摩诃止观》这些书,还有《小止观》、《六妙门》这些书,也都说到这些事情。要多读这些书,你就会掌握到奢摩他的方法、和毘婆舍那的方法。这里我们不详细说了。

「勤习勿懈怠」,当然这件事呢,就是不容易,应该说是不容易。因为我们久远以来心里面乱,成了习惯了,你忽然间叫它不要乱,这是很难的。很难的呢,「勤习勿懈怠」,你精进地来学习这件事,你不要懈怠、你不要放松,我今天也静坐、明天也静坐、后天也静坐,常时的学习呢,「得定不为难」,得到禅定也不是难的事情,也不是困难的事情。

我现在又有个妄想,我还是把这个妄想说出来。我也感觉到这个广大的社会,不管是全世界各地方都是一样,有才华的人也是很多,那个聪明智慧都是很好的,他们如果学习佛法,学习奢摩他、学习毘婆舍那,应该都会成功的,应该都会成功。但是他们把那个宝贵的精神、时间,不欢喜学习奢摩他、毘婆舍那,学习什么呢?就学习去……就是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学习得到一个满意的色声香味触,就在这上活动。到最后一无所得,什么也都没得到,一口气不来就走了,社会上的人都是这样子。所以若是站在佛法的态度来说,这些有才华的人,精英之士,他用他的宝贵的精神,这个宝贵的精神就用在没有用的事情上面,到最后一无所得就走了。

当然每一个人——有才华的人,他心里面他都认为前途有很多好事等着他,他很有希望地向前冲。有才华的人认为那些笨的人都能成功,何况我有才华呢?都是认为很有希望,很快乐的在那里奋斗,都是感觉「我一下子就拿到了」,都是那样子。但是我们在佛法上看,拿到了也好、没拿到也好,到最后一无所得,什么都没有成就。但是我们佛教徒,佛教徒来到佛法里面学习,静坐的时候感觉心里面乱,「唉呀!这件事办不好,我不坐了」,走了。社会上的人他感觉那件事很困难,他也努力地去做,一定要成功,他会这样。而我们佛教徒,「唉呀!很困难,算了,我不干了!」这是不合道理的。社会上的人认为不能成功,「我非成功不可!」他有这样心情。我们佛教徒,「唉呀!太难,算了算了,我不坐了!」这个事,我看有点不一样,有点不一样的。所以是「勤习勿懈怠,得定不为难」,不是太困难的,只要你掌握到正确的方法,又肯努力去做,一定会成功的。

毘婆舍那观,诸行何有我,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毘婆舍那观」,「毘婆舍那」是外国话,翻到中国话是观,就是观察思惟的意思。前面的「奢摩他」是止,就是使令这个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要动,明静而住。这个「毘婆舍那观」就是思惟观察,这个是动;前面那个止是静,有静也有动。所以修行这件事,究竟是心里面分别、是不分别呢?修行这件事也是分别,也要不分别;不分别也要分别。而这个不分别就是奢摩他的止,分别就是毘婆舍那观,这是属于智慧。

「诸行何有我」,怎么样观察呢?就是修这无我观,修无我观。我们为什么要修无我观呢?说是你修行的方法,你怎么知道它是正确的?你这个修行方法,你用什么理由说这个方法是正确的?我认为我们佛教徒应该提出这个问题来。你这样子用功修行,是对吗?你这样修行是对吗?是错的?是不错的?你怎么知道它是不错?你怎么知道它是错呢?你应该提出这个问题。

我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佛教徒是想要得涅槃,涅槃为上首,一切佛、一切阿罗汉、一切辟支佛都在涅槃那个地方;他们成功了,都在涅槃那个安乐处,在那里,我现在学习佛法也要到那个地方去。那么这是涅槃,就是清净的缘起。说是我们不学习佛法的人,这是染污的缘起,就是生死的缘起。生死的缘起是怎么回事?就是认为有我,执着有一个我。我们通常的人,我们也没有学习哲学,社会上做医生、做律师,只是在社会上做这些事情,没有去思惟这件事,我们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我也并不知道;只是日常习惯上说:「这是我,我瘦了,我胖了」,就是这样子。但是在印度其它的宗教,他不是这样子,他是观察这个身体里面有一个我,是有体性的;在色受想行识之外,有一个真常不变的我,这个是我的体性。有我论者,应该是色、受、想、行、识、我,应该是六个。但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认为没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识,只是五个,没有那个六。所以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加上我就是七个了;释迦牟尼佛说没有我,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没有那个我的,是这样意思。

我们凡夫没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的思想也好,日常的语言、日常做事也是「我」,也是常常这样讲。那么这个我有什么问题呢?要保护这个我,你不可以伤害这个我。保护这个我就是爱,爱这个我,要保护,这是爱,爱就是贪;你若伤害这个我,你就是我的敌人了,我要恨,我要杀害你,就是贪、瞋;执着有我,不明白道理,那就是贪瞋痴。所以从这里就会分别出来种种的问题,所以生死缘起就是这样子来的。现在你想要改变,改变你的生活态度,那就是要无我;无我的时候,就不贪、不瞋、不痴了。我这简单的说就是这样子。

所以为什么要修无我观?因为执着有我,这是个生死的缘起;一切苦恼的根本,从执我开始的。所以现在我们要身心安乐住,要从无我才能够身心安乐住,要观察无我观。这样说呢,修无我观是正确的,因为它不是生死缘起,它反生死缘起的。所以修无我观,这个修行的方法是对的,是这样意思。

「诸行何有我」,「诸行」,简单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个法。这五个法都是生灭变化的,所以都叫做「行」,是这样意思。另外「行」这个字是什么呢?实在这个「行」就是心,就是我们的分别心;一切法都是内心的分别在动,所以叫做「诸行」。「诸行」实在就是心行,就是你的分别心,一切一切都是心,都是内心的分别,这里边没有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没有。「诸行何有我」,那里有我呢?修这无我观,这个地方应该多说,现在我们不要多说,就说到这里。

「如梦幻泡影」,这个诸行一切的境界都「如梦」中境,「如幻」术所变的境界。「如泡」,下雨的时候,地面上起那个泡,你若注意的时候,那个泡很迅速地起来又灭了,起来又灭了,「如泡」。「如影」,那个树,太阳一照这个树就出来一个影,那个影和树相似,但是那个影不是树,是虚妄的,不是真实是树。这表示世间上一切的境界都是不真实的,这样观察、这样思惟。

「如露亦如电」,像那个露水,就是早晨起来,你看那树叶上有一滴一滴水,那叫露;太阳一起来,那个露水没有了,这是无常的意思。「亦如电」,像阴天,下雨的时候虚空那个闪电,即生即灭,这表示世间上一切法都是剎那生灭变化的,都不是坚固不可破坏的。你要作如是观,作如是观的时候就能增长智慧。

一个很明显的,我昨天曾经说过,譬如说现在你若能修无常观,修这个「亦如电」,就是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灭,你在奢摩他里修观的时候,作如是观的时候,就会发生智慧。发生什么智慧呢?譬如现在有人来赞叹你,赞叹你,心里就欢喜了,「唉呀!这个人对我好,他赞叹我。」但是你若修无常观的时候,修如电观的时候,就感觉那一剎那那个人在赞叹我,第二剎那那个人就不是赞叹我的了,第二剎那的人就不是第一剎那的人了。你若修这个如电观,就会有这样的观察。所以他来赞叹你,或者他毁辱你,也是这样作如是观,那就不同了。若我们没有这样修观的时候,你这个人骂我,过了几十年了,「喔!你这个人你多少年前骂我」,还是这么想;但是若修无常观,那一剎那早已经过去了,不是这个人了,我们就会觉悟到这里。

所以,修这个如电观、如露观、修如梦观、如幻、如泡、如影,这是六如,要这样观察。

法性本空寂,违从俱寂灭。

前面修无我观,下面是修法空观;但是先观察一切法不真实,如梦是不真实,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都是不真实。由不真实再进一步,就观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法性本空寂」,一切法本来都是空无所有的。

我刚才在「本性无分别」那里曾经说了一段。这个呢,我们佛教徒也应该努力地去学习「法性本空寂」的道理。一般的,我们说这个是无常的、剎那生灭的,这还比较容易懂。但是观一切法,我看见这真实是有嘛,那么观察是空的、是没有,这比较难,比较是难的。但是在我们学习《中观论》,或者是《大智度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它就是在说这个「法性本空寂」的道理。《金刚般若经》也是,也是说明这个道理的;「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就是诸法本空寂,「法性本空寂」,就是这样意思。你能这样观察的时候,也自然就是没有烦恼,也就是不受一切法了,自然是这样子。

但是这段文呢,不是一开始就观察「法性本空寂」;一开始先观察无我观,然后再观察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再进一步观察「法性本空寂」,是有一个次第的,这样观察。

「违从俱寂灭」,你不随顺我也好、你随顺我也好,令我满意也好、令我不满意也好,都是毕竟空寂的。你令我满意,我心里也不感觉到欢喜;你令我不满意,我心里面也不忿怒;你心不动了。「违从俱寂灭」,都是空寂的,所以心里面不动,就是不受一切法的意思。下面举一个例子。

如李广射虎,知石则不入,故知彼诸行,虚妄分别有,实性不可得;

李广这个人是汉武帝的时候一个将军,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很有名的一个将军。他有一次,就是大白天,看见草里面有一条虎卧在那里;他这个人,他不是佛教徒,他赶紧拿起弓箭就射。一射呢,但是看牠不动,那么他到那一看,是个石头,不是虎,可是这个箭是射到石头里面去了。这时候他心里面感觉到奇怪,这个石头怎么能射进去呢?那么他又再射,射了多少次,射不进去了。这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件事,不是佛教徒造谣,编出来的故事,不是的。

在这件事上,我们就应该觉悟到「法性本空寂」,应该觉悟到这个道理。就是你心里面认为是虎,这个虎牠是肉长的,肉是个柔软的东西,所以你射就能射进去。等到你认为是石头的时候,你就认为石头不是肉,是特别坚硬的,那时候你再射,射不进去了。一个射进去,一个射不进去,原因在那里呢?就是你内心的分别。你认为是石头也是内心的分别,认为是老虎也是你内心的分别,是这样的。说是石头,是你内心的分别,你就射不进去;射不进去,是你内心的分别。你认为是老虎,能射进去,也是你内心的分别。离开了你内心的分别,另外没有虎,也没有石头的;也没有石头、也没有老虎。所以,法性本来是空无所有的,不是真实的。说那个人在骂我,那个骂也是本性空寂的;我们认为是骂,是我们内心的分别,是这样意思。所以从这里能觉悟到「法性本空寂」,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有这件事。

我们再多说几句。我们众生有多少种类,六道里面我们是人,人的这一类;蛇、老虎、兔子,那是畜生世界的一类;另外还有鬼的世界、有地狱的世界、有天的世界,这是一类一类的。在佛法里面讲,这都是我们的业力所变现的;我们造这个业力,造这个业了,这个业若成熟了的话,它发生作用的时候就出现这个境界。譬如说我们现在是人,我们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死掉了以后,就变成一条蛇的时候,人的世界没有了,就是蛇的世界了。为什么变成蛇的世界?就是你的业力。忽然间,人死了以后还跑到地狱里面去了,地狱里面实在什么也没有。为什么有了地狱呢?就是你业力的变现。你若没有这个业力的时候,没有地狱。譬如说我们现在,我们是人的业力发生作用,也可能我们内心里面有地狱的业力,但是那个业力没有发生作用,我们就是没有地狱,地狱的这些形相不显现出来。我们人的业力显现出来,就是人的境界显现出来,都是不真实的。若是我们这个业力结束了,这个境界就没有了;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内心的分别。

但是,这里面另外有一点不同呢,就是这个世界上不是一个人,有我的境界,也有你的境界,大家都是人,有一点类似;同是人,这个业力就有一点类似,就变现出来这个境界,都是不真实的。如果若是真实的话,那可是有点问题,有什么问题?就是这个人死掉了的话,他的业力所变现的境界应该继续存在的,如果是真实的话。但事实上不是。他的业力,这个人死掉了,他人的业力结束了,他变现的一切境界都没有了,都不同了,所以都是假的、都是毕竟空的。

为什么出现这个境界呢?就是你内心的分别。你内心为什么这样分别?与业力有关系,这业力影响你的识。所以十二缘起里面,无明缘行,行缘识,那个识是以行为缘而有识的。你这分别心,是由业为因缘才出现这个分别。说我现在是个男人,就是你的业力变成这么一个境界,你就有男人的思想。如果死掉了,你的业力会变成女人的话,前生你是男人,今生你的业力变成女人,你就做女人的思想,业力使令你的心要这样分别。但是我们若学习佛法的时候,佛法这个大智慧,你若重新的如理作意,就能改变一切的虚妄分别,就重新的变化了,就不同了。

「如李广射虎,知石则不入」,就是你认为是石头的时候,你射不进去;因为你执着那个是石头,它很坚固。不是那个石头令你射不进去,是你执着石头那个执着令你射不进去。说是那个虎,认为牠是柔软,令你射进去,也不是,是你的分别心令你射进去的。因为牠那个柔软是你心的分别,是心的分别的境界。所以「知石则不入」。「故知彼诸行,虚妄分别有」,所以从这个事例,从李广射虎这件事,所以知道世间上一切的行相都是内心的虚妄分别。

我们可能想:是大乘佛法这样讲,小乘佛法没有这样讲——你可能会这样想。其实不是,小乘佛法也这么说。小乘佛法里面讲,在《大毘婆沙论》上有一句话:「鹿游于野,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它是四句话:「鸟归虚空,鹿游于野,法归分别,真人归灭。」「法归分别」怎么讲?就是世间上一切事情,都是人内心的分别,那么这句话就是唯识的思想,你不能说是唯识不是佛说的,不可以这么说的。

「故知彼诸行,虚妄分别有」,就是内心的虚妄分别而有的。「实性不可得」,离开了你内心的分别,那件事情的实性是没有的,那件事没有真实性的。

应作如是观。

我们修「诸行何有我」,修法空观,同时也……;「诸行何有我」是修我空观;这一段文是修法空观,应该作这样观察。

止观勤修习,逮得自在力,超越于假名,

「止观勤修习,逮得自在力」,我们修止、修观,不要懈怠,要精进地用功修习。「逮得自在力」,止得自在、观也得自在的时候,「超越于假名」。得自在力的时候,就是这个境界出现的时候,你观察它是空的,那就是空的。我们初开始修止观心里不自在,我要我的心安住不动,它偏要动,你说了不算,你不能做主的;观察一切法空,偏要执着是有;自己和自己矛盾,初开始修行不行,它不自在。成功的时候,观察是空的就是空的。

另外有一件事,就是我们常常静坐,有的时候感觉这个身体没有了,不感觉有身体的存在。这件事在我们没有静坐的人,「你说这身体没有了,这话是妄语嘛;大家都有身体,怎么能说身体没有呢?」但是你真实静坐达到那个程度的时候,就感觉身体没有了,有这个感觉。当然这个是感觉,而不是智慧;现在是观一切法空是智慧,这智慧和感觉还不同,还不同的。

所以「逮得自在力,超越于假名」,得到自在的时候,世间上一切的……。「假名」是什么?就是人说话,一切的文章、文句都是假名,说话也是假名,说话一个字一个字都是假名字;不会受这些假名字的动摇。你赞叹他,他心里也不欢喜;你不赞叹他,他心里也没有不高兴,这就是超越了假名字了。

最上舍现前,无扰乱怀喜,真实安乐住。

达到这个自在力,超越一切假名的时候,你内心里面对于一切境界都不执着了,最殊胜的舍的境界现前了。舍的境界,就是一切境界都不现前了,也就是不受一切法的境界出现了。「最上舍现前」,不是苦乐忧喜舍的舍,和那个不同。

「无扰乱怀喜,真实安乐住」,这时候的一切境界,苦乐忧喜舍的境界都不能来扰乱你了;你在一切的境界里面,一切境界不能扰乱你,那你内心里面有大喜乐的境界。「真实安乐住」,这个时候心里面真实是安乐住了,而不是虚妄的。

下面「结赞」。

四、结赞

金刚不坏身,不动如须弥,大悲利有情,同归无上觉。

「金刚不坏身」是什么?我们现在这个身体不是金刚,很容易就有病了,要去找医生,也可能看好了,也可能还没看好,就是这么一个苦恼的境界,这个不是金刚。若我们,像前面学习贤圣戒,还学习奢摩他、学习毘婆舍那成功了的时候,有无漏的眼耳鼻舌身意,那是不可破坏的,那就是「金刚不坏身」。那个身体逐渐地逐渐地到佛的境界圆满,就是圆满报身,叫「金刚不坏身」。

「不动如须弥」,须弥山,世界上最高的一个山;八风不动,四面八方来的风,你不能飘动须弥山的。你得到「金刚不坏身」的时候,世间上一切境界不能动摇他,不能动摇他的。「大悲利有情」,这个时候的大悲心能普度一切众生。「同归无上觉」,和一切众生大家都得圣道,得无生法忍,成就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

这个时候这位圣者,他的大智慧光明普照无量众生、无量的世界。「寿命无数劫」,他的寿命不可以时间来计算的;没有老病死了。

惑业苦皆遣,常清净自在。

「惑业苦皆遣」,原来在凡夫的时候迷惑,造种种的罪业、受种种的苦,这个时候完全都排遣出去了。「常清净自在」,他的身口意常是清净的、是自在的。

圆满无量德,安乐解脱者。

「圆满无量德」,无量的功德都圆满了。「安乐解脱者」,这个时候是一个安乐,得大安乐、得大自在,解脱一切惑业苦的一个圣人。那么这时候是身心安乐住,而不同于凡夫的苦恼了。

这里边有些地方应该多讲一点,但是我很对不住,我不能讲太多,就讲到这里。

我们是到八点就停下来,还有几分钟,或者我们再延长一刻钟,各位如果有问题,我们准备一刻钟的讨论时间。

问:师父刚刚说有个故事要讲没有讲。

答:要讲故事啊?我讲了李广的故事了。我看这个故事也是可以讲,但是我想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我们提出来讨论,这个故事我们再有因缘再讲,好吗?

问:师父慈悲!那我先开始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刚才师父讲第一段的时候,有个「胜义安乐住」,那「胜义」好像师父有提到是究竟?

答:对,究竟的境界。

问:那假如我们照字面来解释的话,这个「胜义」是不是能说是殊胜的义利,可不可以这样解释?

答:可以。但是经论上现成的解释,「义」当个境界讲,殊「胜」指圣人的智慧说;殊胜的智慧的境界,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佛菩萨的胜智所缘之境,所以是胜义,就是殊胜智慧的境界,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是安乐住,是这样意思。

问:另外好像以前师父有讲过好几遍,就是义利跟利益有不同?义利跟利益是不一样的。

答:是的。

问:能不能再请师父再解释一下,利益跟义利有什么不一样?

答:这个「义利」,我们头几天讲《瑜伽师地论》里面也讲过了。「义」是福报的境界叫义,智慧的境界叫做利;世间的福慧是义,出世间的福慧叫利,也可以这么讲;或者说是,大慈悲是义,大智慧是利。悲、智,福、慧,世间、出世间,这么来解释这个义利。

这个「义利」,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常是这么用,义和利这么用。我们后来的人写出来文章,也有时候这样用。但是我们通常又说利益,利益可以单说,可以单独的解释。譬如说是我们得到福报了,做什么功德,将来得到什么福报,那么是得到利益了,也可以单说。或者是你读《金刚经》的时候开智慧了,得到利益,可以单说。这个「利」对你有「益」,对你有什么什么好处,也可以这么讲。或者是利益,利是因,益是果,约因果也可以解释。当然这地方,它不会单独的用利益两个字,前面应该还有一句话,那么也要相合;你解释的时候不能矛盾,让它相合就可以了,可以这么解释。

问:谢谢师父。

师:阿弥陀佛!

问:我每一次跟小孩子讲轮回,他都说「我不信!我上辈子的事我怎么不记得。」我今天是第一次听到师父讲为什么不记得上辈子的事情。师父可不可以把这个再简单的讲一下。我因为记了半天,我看我自己记的东西好像不对。因为这样的话,我假如回去的话,这个不信的人,他们不信因果的人就说:「我怎么不记得上辈子的事情!」常常用这句话来反驳我。师父可不可以再讲一下,简单的讲一下,我可以容易记下来。

答:在《大毘婆沙论》上解释这件事,为什么人不能记忆前生的事情?他说出来一个理由,就是这个有情(我们说人),这个人在出胎的时候,因为门那个地方狭小,他这个头从那里出来的时候,头被动了。那个头从那里出来的时候,被挤得…他那个脑受到动,摇动了,所以过去的事情就记不住了。这是一个解释。《大毘婆沙论》是这么解释的,这是一个解释。

这是第一个解释,还有第二个解释。第二个解释,就是前生的福德智慧的栽培不够,所以他的记忆力不行,记忆力前生的事情不能记住。若是你的福德的智慧栽培得强,譬如说这个人前生是静坐的,前生常常静坐,常常静坐的时候,当然这里面也有问题。譬如说他若是得到色界定,静坐的人得了色界定,他就不在人间了,他就到天上去了,到了色界天了。若是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就是欲界顶天,若得到其它的一般的……,天台智者大师解释那个,有粗住、有细住。欲界定分两种,粗住和细住。若能够心里面有多少寂静的功夫,那他就是到了欲界的空居天,而不是地面上了,不是在地面。而天上的人,天上的女人不怀孕,所以天上的人都是化生,不像我们人间的人是胎生。天上的人化生,所以天上的人都知道自己前生怎么回事,都知道。那么为什么他们能这样?他们的福德大,天上的人的福德比我们人间的人大,所以他们天上的人不经过住胎、出胎的这件事,所以天上的人都知道他前生怎么回事。我们人间的人福德的智慧不如天,所以就是不知道前生的事情。但是也有的人间的人,前生也栽培多少福德,但是没生天,来到人间,也有知道前生的事情。但这种人少,不是很多。所以,不知道前生的事情。若是我们肯学习佛法、肯多静坐,若是得了神通就知道,你就能知道前生怎么回事,知道自己前生怎么回事情,就会知道的。我就讲到这里,这么解释好吧!所以若是剖腹,他还是不知道前生的,也可以解释了,也可以解释。也是,不知道前生。

我们若是多做善事,不要造罪,那么福德智慧就会大一点;福德智慧大一点,你修行也容易有成就,也容易成就的。但是我们从《大毘婆沙论》,这个书应该读,那个说到很多的事情。他说到一件事,譬如说那个狗,或说是那个猪,或者是那个狼、那个狐狸,牠们多数有神通,有点宿命通,也可能有一点他心通,牠们知道前生的事情,也有可能会知道未来的事情,这些畜生的世界有这个事情的。我们人就是比较少,多数不知道。虽然有神通,但是牠还是狗,牠还是羊、还是猪,这果报困住牠,牠不能解脱,还是很苦恼的世界。那个老虎,牠也是的,也是有一点神通的。

问:是不是这样说:地震的时候动物先跑?

答:是。

问:这不是开玩笑的,很多研究地震的人都知道,地震以前动物先知道。

答:先知道喔,是的。所以我们从《大毘婆沙论》,当然它不是大乘经论,但是它有很多事情,有很多事情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若阅读的时候,就会知道很多事情。

我讲这个「安住身心,身心安住」,讲的是有一点……有什么问题?是不是讲得深了一点,是不是?

问:师父,我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

师:阿弥陀佛!

问:关于因果的问题。通常我们讲说得果报有好几种,一种是异熟果,一种是等流果,一种是增上果,当然还有几种。那我的问题是说,假如是现世报的话,这种的果报属于是那一种果?

答:现世报也可以说士夫果,也可以说是增上果,看是什么报。

问:通常我们讲增上果好像是属于依报,属于这个环境方面的?

答:是的。我们可能会得到财富,得到财富要说是增上果也是可以。譬如说现在有个阿罗汉,你供养他,那么你得到现报;得到现报,有可能会得到财富,也可能是这样子。那么这叫什么果?不能说是异熟果,也可以说是异熟果吗?或者说是增上果,也可以说是士夫果,也可以说是……,不能说是异熟果。

问:像我们今天拜忏的话,假如拜得好的话,重罪轻报,

答:是。

问:本来要下到三恶道,说不定就头痛,或者怎么就过去了。

答:是的。

问:那是现世报,对不对?那这是什么果?

答:那个说是增上果也可以,说士夫果也可以,就是人为的努力,你肯努力也会得这个果报,也可以这么讲吧。

问:谢谢师父。

师:有五种果,一共是五种果,有离系果、异熟果、增上果、士夫果,还有什么果?

生:等流果。

师:等流果,还有一个等流果。那么说这是等流果也可以。

生:等流果也可以?

师:说是等流果也可以。

生:那师父刚刚讲的「士熟」果是那两个字?

师:异熟果,士夫果。

生:怎么写那两个字?

师:士就士农工商的「士」,大丈夫的「夫」,士夫果。譬如说这个匠人他造一个桌子,造一个书桌,那么这个桌子就是士夫果。或者工程师造出来一个房子,那么这叫士夫果。但是由财产的所有人来说,也可以说是他的增上果。在工程师来说,是士夫果;在所有权的那个人来说,也可以说是增上果。

生:那有的时候可以说是等流果。

师:也可以说是等流果。对!

生:就不是异熟果,异熟果不能。

师:不能说是异熟果,异熟果指身体说的。

生:对。谢谢!

 


{返回 妙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下一篇:解深密经讲记 胜义谛相品 第二
 佛恩寺禅七开示
 好自端严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8
 《摄大乘论》笔录 第五章、彼入因果
 《摄大乘论》笔录 第一章、序说
 五停心观 3
 持名念佛与念佛三昧(节录)妙境法师
 第二个三年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9
 静坐漫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行不是虚晃不是做给别人看[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慧思 (两世为僧)[栏目:高僧大德的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