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周修静报告
 
{返回 沈家桢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93

三周修静报告

   如幻有情,
   对如幻者,
   说如幻法;
   如化有情,
   对如化者,
   说如化法;
   如梦有情,
   对如梦者,
   说如梦法;
   ——《大般若经》

   三周修静报告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去年在三星期的修静期间,我虽然每天打三次太极拳,但总觉得运动和静坐及读经还欠调和。今年很有缘,修静之前,正好敏智法师从香港来,传授了我一套帮助“运气”的体操,于是我将二次体操、二次太极拳及适当的户外劳作,配合在六次的静坐项目中,觉得在修持上比往常更有身心宽畅的感觉。因此我想到身心动静适宜的配合,实在是修静的一个必要条件,若一味的偏重于任何一种的猛修,都可能失其平衡,不是顶妥善的修法。
   今年我发心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各位都知道这是一部长经,一共有六百卷。我计划和大正大藏经核对改正错字,并作标点的校订,所以预计这次看一百卷,如平时不看,那么六年可以看完。可是这部香港影印的《大般若经》,主持的人曾经下过了一番功夫,很值得赞颂;因为错字极少,逗点断句欠准确的地方也不多,所以我在这三星期中,竟读完了一百五十卷。现在想每天再看一些,或许三年就可以圆满。
   今天乐渡法师叫我对各位同修做一个三周修静的报告。我不知应从何说起,也没有事先准备;只好就拿此刻想到的几句经文,介绍给各位。在《大般若经》中,具寿善现曾对几位天子,说了下列句话:
   “如幻有情,对如幻者,说如幻法;
   如化有情,对如化者,说如化法;
   如梦有情,对如梦者,说如梦法。”
   这三句话的重心,在如幻、如化、如梦;听上去好像很平常,在许多佛经中都提到。可是这次我忽然想着,如果我们能把这几句话的公式,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却很有变化无穷,运用无碍的味道。我在修静期间,常常应用,很得受用。现在来举几个眼前的例子,看各位是不是也能欣赏。各位现在是不是在大觉寺呢?这岂不是:
   如幻有情,来如幻寺,拜如幻佛?
   下午您们要听仁俊法师讲经了,正是:
   如幻有情,听如幻师,讲如幻经。
   我们共用斋的时候,莫非是:
   如幻有情(这里可以指您自己而言)
   同如幻众,用如幻斋?
   等会儿出庙去,也许碰到一个面貌凶狠,言谈粗野的人,对您很不客气。您怒中来;可是一想,这岂不是:
   如幻有情(指您),看如幻脸,听如幻声?
   这样一想,则似乎光火对骂的机会,就会减少了很多。
   例子可以举不胜举。照此类推,一举一动,一事一物,都可以应用这个公式。如幻也好,如化也好,如梦也好;总之,无论白天晚上,您所看到、听到、摸到、受到的一切一切,都是如幻如化如梦;乃至连您自己也是如幻如化如梦!
   听到这里,各位可能要说,如果日常生活的一切,都是如幻如化如梦,您岂不是等于说,我们每天都在梦中,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的过日子吗?
   亲爱的同修,您这话一点也不错,我们的确是每天都在如幻如化如梦的境界中,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的过日子,只是很少人肯这样自己承认罢了。
   你且想一想,从您有知觉到现在,这过去的几十年中,世事的变化,人物的迁移,还不是如幻、如梦!有的比梦境都还虚浮。您再想一想,您过去的种种遭遇,不但喜怒哀乐,就是您最熟悉的人中,也已经有好几位永远不会再看到了,这还不是如幻如梦?就是昨天吧,好像还在眼前,可是您仔细回忆一下,昨天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幻如梦的过去了呢?今天早上的事吧,也是如幻如梦的一幌就过去了。甚至于目前,又何尝不是在如幻如梦之中呢?如果您在梦中看到这种景象时,您又何尝会想到“我是在做梦”。
   未来吧!更是渺茫了,更觉得像是在梦中似的企盼期望。
   不但今世如是,前世也是如此。您已经这样如幻如化如梦,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的生了死,死了生,总是没有跳出这生死大海,六道轮回。有时因为起惑、造业,还免不了要堕落到三恶道去,惨受苦痛。
   所以我们现在顶要紧的问题,不是在追究究竟我们是不是在如幻如梦的境界中,而是怎样才能跳出这种如幻如化如梦的迷糊昏沉境界。《大般若经》中又有这么几句话,是说要跳出这生死昏迷的境界,应该
   “以相应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勤修一切佛法。”
   这三句话是,释迦牟佛以大悲心传授给我们做人生活的总方针。
   首先我们得注意,虽然我们所处的境界,连我们自身在内,都是如幻如化如梦的不实,可是我们要勤修一切佛法。因为非如此“以幻修幻”,我们就永远没希望跳出幻境,将永远仍旧流转在这可怕的生死轮回中。所以必须要勤修,要勤修方才有希望。今生一下子就过去了,这可能是千载难遇一次的机会,不要让它轻易溜过去!
   那么什么叫做一切佛法呢?一切世间的事,其实都是佛法。所以勤修一切佛法,就是叫我们要勤奋努力、不厌不懒的做人。这可不是说如果我们勤奋努力的争名逐利,也可以了生死、脱轮回,关键在上面还有二句,那是:
   “以相应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
   您的勤奋努力不厌不懒的做人,是要时时相应于一切智的智心,并以无所得的心胸,念念任运,这才是正确的做人,才有希望跳得出这迷糊昏沉的生死轮回境界。
   “一切智”,简单的说即是佛所具有的智慧;也可以说是佛菩萨的严净佛土、广济众生,宏愿万行的总称。所以“以相应一切智智心”就是说:我们的心念智力,要时时和佛菩萨的大智宏愿相应。一念一动回向严净佛土、广济众生。
   “无所得”也就是不着相,不执着,不分别。譬如您说:“这一位法师是我欢喜供养的”,这就不是“无所得”。您有了选择的对象,不但是法师,而且是这一位法师,不是任何其他法师。您有了欢喜和不欢喜的区分。您的供养即使不是求福报,也是为了满足您对这位法师的欢喜或不欢喜。这都是“以有所得为方便”,而不是“无所得”。所以第一句虽然要您一念一动都以严净佛土、广济众生为目的,第二句就指出要不执着这个目的。《金刚经》里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就是这“无所得”的道理。
   因为“无所得”,就没有人我的对象,更谈不到求福避祸的希求;因为“我”都没有,何来祸福?还那里有喜乐和恐怖?
   这样的大自在、无界限的勤修一切佛法,乃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传授我们的无上妙法。
   最后,我想说一句,“以有所得为方便”的话:各位听了我今天的报告,不知是否心中明白了些呢?还是更加迷糊了?
   谢谢各位。

 


{返回 沈家桢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佛教
下一篇:佛学一瞥
 随时随地可修的方法
 在家人如何修行的商讨
 佛学鸟瞰
 怎样消灭病态
 甚么是佛法
 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佛学一瞥
 实相
 金刚经的研究
 缘起性空与人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准提净业[栏目:准提菩萨·行法仪轨]
 动静皆修一心三观[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智者之圆教义及其形成之探讨[栏目:李志夫教授]
 三根普被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讲于观音出家纪念法会[栏目:超定法师]
 中部121经 空小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I 786~788经(向圣经)叙述若心向于邪,则会违背于法;而心向于八圣..[栏目:界定法师]
 感受苦果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痛苦以及痛苦之因...恶业如何才能消尽?[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相应14经 战斗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3.憍萨罗相应]
 内护摩[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