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觉者之言 第七道支 正念
 
{返回 三界智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96
第七道支 正念(Sammā-sati)
  什么是正念呢?
四念处(Satipa??hāna)
  唯一能引导众生达到自净其意,超越伤心和悲鸣,中止痛苦与忧闷,进入正道并见证涅槃的道路,就是四念处。
  什么是四念处呢?
  在此,当比丘注意着身时,就观照着身,认真地清楚觉照着,调伏当下对世间的贪与忧;当注意着受时,就观照着受,认真地清楚觉照着,调伏当下对世间的贪与忧;当注意着心时,就观照着心,认真地清楚觉照着,调伏当下对世间的贪与忧;当注意着法时,就观照着法,认真地清楚觉照着,调伏当下对世间的贪与忧。
  
身念处(kāyanupassanā)
  什么是注意着身时,就观照着身呢?
出入息念(ānāpāna-sati)
  在此,比丘到森林中去,在树下或空地上,盘腿而坐,身躯端直,置正念在脸前。他就觉照着入息,也觉照着出息。
  ①当入息长时,他知道:“我吸入的息长。”
   当出息长时,他知道:“我呼出的息长。”
  ②当入息短时,他知道:“我吸入的息短。”
   当出息短时,他知道:“我呼出的息短。”
  ③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感知整个入息。”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感知整个出息。”
  ④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安定的入息。”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安定的出息。”
  于是,他觉照着自己的、他人的、或双方的身,也观照到身的生因、灭因和生灭因。仅只为了知识和觉照的需要,才觉照“有身的存在。”
  ‘有一个身体的存在,却没有众生、或个人、或女人、或男人、或自我,没有一样是属于自己的,没有个人或任何东西是属于一个人的。’(论)
  他存有如此清晰的意识,在于知识与正念所需要的范围之内,他独自而居,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
  比丘注意着身时,这样观照着身。
  ‘出入息念’(ānāpāna-sati)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禅修法门。它可以用来修‘定’(samatha-bhāvanā),就是修习‘禅定’(jhāna),或用来修‘观’(vipassanā-bhāvanā),或用来修习两者,就是止观。在四念处经的上下文里它主要是修习禅定和注意力的集中,以铺下基础而再进一层次去修观。它可以如以下一般地去进行:
  经过时常练习‘出入息念’而达到某种程度的定,或任何的一个禅定时,世尊的徒弟接下来检验‘息’的来由。他观到‘出息’及‘入息’是由四大因素的身体及其它的色根所构成的,例如五尘根等。由于五尘触的助缘而生起识来,而识又有五蕴的其它三蕴为伴,就是:受、想及行蕴。因此,修禅者清楚地观到:“在这个被称为个人的存在之中,并没有一个自我或自己,却只有由种种的条件所助缘而成的身体及心理的过程而己。”于是,他应用三相来观这一切现象,完全理解它们为无常、苦及无我。
  有关更详细的’出入息念’资料可以参考《中部》118.62;或《清净道论》第八品.3。
四姿势
  当比丘行走时,他知道:“我在行走。”
  当站住时,他知道:“我在站住。”
  当坐着时,他知道:“我在坐着。”
  当卧着时,他知道:“我在卧着。”
  ‘世尊的徒弟明白没有一个生物或一个真正的自我在行走、站立等,只有一个语言的身影在说:“我走”, “我立”等。’(论)
清楚觉照(sati-sampaja??a)
  比丘念念分明地走着去、走着来,念念分明地看着前、望着后,念念分明地伸着、屈着,念念分明地穿着衣、持着钵,念念分明地吃着、喝着、嚼着、尝着,念念分明地拉着屎、撒着尿,念念分明地走着、站着、坐着、睡着、醒着、语着、默然着。
  佛陀的徒弟在作任何动作的时候,他都很清楚地知道:①他的念头,②他的好处,③他的职责,④真实性
不净观(pa?ikkūla-sa??a)
  比丘对着这个身体,从脚掌以上,发端以下,受皮肤包着的种种不净,做这样的观察:
  “在这个身体上,有:头发、毫毛、指甲、牙齿、皮、肉、肌腱、骨头、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膏、唾、涕、关节滑液和尿。”
  譬如,有个双口的粮食袋,里面装满了种种的谷物。如:谷米、绿豆、牛豆、芝麻和糙米。一位视力正常的人士,打开袋子来察看。他看到:“这是谷米,这是绿豆,这是牛豆,这是芝麻,这是糙米。”
  比丘也是如此一般地在观察这个身体中的不净。
四大元素(dhātu)
  无论是站立或走动,比丘都得对着这个身体的一切元素作如此观察:“在这个身体上,有:地元素、水元素、火元素和风元素。”
  譬如,一位熟练的屠夫或他的弟子屠了牛,坐在四大道交叉的十字路口,把它割切成一片一片的。
  比丘也如此一般地观察这个身体的元素。
  譬如屠牛者饲牛,牵牛至屠场,捆好它放于屠场上,杀其牛。从见牛的被杀而死,直至未曾割截它的肉成为一片一片之时,他对‘牛’的概念还没有消失。但到了割截了它的肉成为碎片而坐下来的时候,他对‘牛’的概念便消失了,而产生了‘肉’的概念,他决不会这样想:“我卖牛,这个人来买牛。”反之他如此想:“我卖肉,这个人来买肉。”同样的,在一个充满愚痴的世间,不管是比丘或在家人,生物、人、个人等概念将不会消除,直到他无论是站立或行动时都能在内心仔细剖析其身休,并依据其组成的元素作观想为止。一旦他作如此观想后,‘个人’等之概念便会消除,而他对四大元素观想的信念将更稳固而确定。
《清净道论》第十一品,2
坟地修定
  ①比丘见到抛在坟墓间一、二、三天后的尸体膨胀、青淤、脓烂,于是他如此觉照自己的身体:“我的这个身体也有这样的本质和定局。最终免不了也会变成这样子。”
  ②比丘见到抛在坟墓间,被乌鸦、老鹰、狗、豺或多种不同种类的虫啮食啖的尸体,于是他如此觉照自己的身体:“我的这个身体也有这样的本质和定局。最终免不了也会变成这样子。”
  ③比丘见到抛在坟墓间,骨骼尚由肌腱所结缔着,仍有血肉的尸体,于是他如此觉照自己的身体:“我的这个身体也有这样的本质和定局。最终免不了也会变成这样子。”
  ④比丘见到抛在坟墓间,骨骼尚由肌腱所结缔着,无肉却仍有血的尸骨,于是他如此觉照自己的身体:“我的这个身体也有这样的本质和定局。最终免不了也会变成这样子。”
  ⑤比丘见到抛在坟墓间,骨骼尚由肌腱所结缔着,已无血肉的尸骨,于是他如此觉照自己的身体:“我的这个身体也有这样的本质和定局。最终免不了也会变成这样子。”
  ⑥比丘见到抛在坟墓间,已失掉肌腱的骨骼,骸骨四下分散,一处手骨、另一处是脚骨、又一处是胫骨、再一处是股骨、又一处是胯骨、脊椎骨、颅骨的尸骨,于是他如此觉照自己的身体:“我的这个身体也有这样的本质和定局。最终免不了也会变成这样子。”
  ⑦比丘见到抛在坟墓间,骸骨白如贝壳的尸骨。于是他如此觉照自己的身体:“我的这个身体也有这样的本质。最终免不了也会变成这样子。”
  ⑧比丘见到抛在坟墓间,陈年骨堆的尸骨,于是他如此觉照自己的身体:“我的这个身体也有这样的本质和定局。最终免不了也会变成这样子。”
  ⑨比丘见到抛在坟墓间,骸骨销蚀成灰的尸骨,于是他如此觉照自己的身体:“我的这个身体也有这样的本质和定局。最终免不了也会变成这样子。”
  于是,他觉照着自己的、他人的、或双方的身体,也观照到身体的生因、灭因和生灭因。仅只为了知识和觉照的需要,才觉照:“有身的存在。”
  他独自而居,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
  比丘注意着身时,这样观照着身。
《长部》22
身至念的十功德
  当一个人已修习身至念,循序渐进,经常修习,并养成习惯,那他的基础将是稳固而确定,增强和圆满的。他将获得预期中的十项功德。
  ①他超越了乐与苦的感受,不为苦受制服,并在苦受一生起时即刻征服它。
  ②他战胜恐惧和忧虑。不为它们所制服。当恐惧和忧虑一生起,他即能立刻征服它。
  ③他能忍耐寒与热、饥与渴,风吹日晒以及虻、蚊、风、炎、爬行类的侵袭。任何恶毒的中伤和毁谤,以及身体的疼痛,虽然它等皆是刺骨的、尖锐的、酸苦的,不舒适的,难受的,甚至是危害生命的,他都能忍受。
  ④在毫无困难之下,他能轻易及随心所欲地享受那净化人心的四禅定(jhāna)。甚至在此即给予快乐了。
六神通(Abhi??ā)
  ⑤他可能会获得各种‘神变’(iddhi-vidhā)。即:以一变多、以多变一、显身、隐身、穿壁、穿墙、穿山好像在虚空里来去自如一般;在地里出没好像在水中来去自如一般;涉水时有如走在地上而不沉没。在空中盘腿来去如附翼的鸟、有大神力有大威力能以手扪日月、以身所能达的乃至梵天世界。
  ⑥凭着超人清净的‘天耳’(dibba-sota),他或许会听到远方、近处、天界与人间的声音。
  ⑦凭着心念,他可能会获得‘洞悉其它有情及辈份之心’(parassa-cetopariya-?ā?a):有贪心,他知有贪心;离贪心,他知离贪心;有瞋心,他知有瞋心;离瞋心,他知离瞋心;有痴心,他知有痴心;离痴心,他知离痴心;平静心,他知平静心;散乱心,他知散乱心;广大心,他知广大心;不广大心,他知不广大心;有上心,他知有上心;无上心,他知无上心;有专心,他知有专心;不专心,他知不专心;解脱心,他知解脱心;不解脱心,他知不解脱心。
  ⑧他‘随念到许多生的宿住’(pubbe-nivāsānussati-?ā?a)。即所谓: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许多坏劫、许多成劫、许多坏成劫。“我曾经有这样的名,这样的姓,这样的种族,食这样的膳,受这样的苦乐,有这样长的寿命。我从那边死后,再出生在某处。那时我有这样的名,这样的姓,这样的种族,食这样的膳,受这样的苦乐,有这样长的寿命。我从那边死后,再出生在这里。”他如此随念到许多生宿住的情况与细节。
  ⑨凭着超人清净的‘天眼’(dibba-cakkhu),他或许会见到诸有情的生与死。他知道诸有情是随业而生得贵贱、美丑、幸福与不幸福。即所谓:“诸位贤者,这些有情,具备了身语意的恶行。诽谤诸圣,怀诸邪见,行邪见业,他们命终死后,生于苦界、恶趣、苦途或地狱。
  诸位贤者,然而这些有情,却具备了身语意的善行。不谤诸圣,怀诸正见,行正见业。他们命终死后,生于善趣,天界。”他如此以超人清净的天眼,见到诸有情的生与死。他知道诸有情是随业而生得贵贱、美丑、幸福与不幸福。
  ⑩通过‘诸漏消耗尽’(āsavakkhaya),他也许会有能力认识自己,甚至在这一世,通过智慧获得无上的解脱。
《中部》119
  后六个功德(第五至第十)是‘神通力’(abhi??ā)。它们之中的前五个是‘世间的'(lokiya)神通,‘凡夫'(puthujjana)也可以证得这些神通,最后一个神通是‘出世间的’(lokuttara)只有阿罗汉或圣者才拥有这种神通。─只有证得四个‘禅定'(jhāna)之后才能完全成功地证得五个世间神通力。─在佛教里有四‘神足’(iddhipāda),或可翻译为‘要证得神通力的基础’,就是:①意向的集中(chanda-iddhipāda,欲神足),②精力的集中(viriya-iddhipāda,精进神足),③心意的集中(citta-iddhipāda,心神足),及④调查的集中(vīma?sa-iddhipāda,观神足)。
受念处(vedanānupassanā)
  但是,一个信徒怎样专注于受的观想呢?
  在此,当比丘感到乐受时,他知道:“我感到乐受。”
  当感到苦受时,他知道:“我感到苦受。”
  当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他知道:“我感到不苦不乐受。”
  当感到世俗的乐受时,他知道:“我感到世俗的乐受。”
  当感到非世俗的乐受时,他知道:“我感到非世俗的乐受。”
  当感到世俗的苦受时,他知道:“我感到世俗的苦受。”
  当感到非世俗的苦受时,他知道:“我感到非世俗的苦受。”
  当感到世俗的不苦不乐受时,他知道:“我感到世俗的不苦不乐受。”
  当感到非世俗的不苦不乐受时,他知道:“我感到非世俗的不苦不乐受。”
  于是,他觉照着自己的、他人的、或双方的受,也观照到受的生因、灭因和生灭因。仅只为了知识和觉照的需要,才觉照:“有受的存在。”
  他独自而居,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
  比丘这样专注于受的观想。
  佛陀的弟子明了表达‘我感受到’之辞没有实际的意义,其不过是为了方便‘表达的习惯' (vohara-vacana);而己他明白在‘确实的实事'(paramattha)里的感受中,只有感受,根本没有自我,没有一个体验到感受的人。
心念处(Cittānupassanā)
  但是,一个信徒怎样专注于心的观想呢?
  在此,当比丘有嗜欲时,他知道:“有嗜欲。”
  当离嗜欲时,他知道:“离嗜欲。”
  当有瞋心时,他知道:“有瞋心。”
  当离瞋心时,他知道:“离瞋心。”
  当有痴心时,他知道:“有痴心。”
  当离痴心时,他知道:“离痴心。”
  当平静心时,他知道:“平静心。”
  当散乱心时,他知道:“散乱心。”
  当广大心时,他知道:“广大心。”
  当不广大心时,他知道:“不广大心。”
  当有上心时,他知道:“有上心。”
  当无上心时,他知道:“无上心。”
  当有专心时,他知道:“有专心。”
  当不专心时,他知道:“不专心。”
  当解脱心时,他知道:“解脱心。”
  当不解脱心时,他知道:“不解脱心。”
  在此,‘心’(citta)是心的集休名词,或是心识的过程。(citta)与识(vi??ā?a)是同一的,不应该被译为‘想’。‘想’与‘思’是‘内心的语言活动’;例如‘思绪’(vitakka)及‘思路’(vicāra)是属于‘行蕴’(sa?khāra-kkhandha)。
  于是,他觉照着自己的、他人的、或双方的心,也观照到心的生因、灭因和生灭因。仅只为了知识和觉照的需要,才觉照:“有心的存在。”
  他独自而居,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比丘这样专注于心的观想。
法念处(dhammānupassanā)
  但是,一个信徒怎样专注于法的观想呢?在此,当比丘专注于法时观照着五盖法。
五盖(nivarana)
  但是,一个信徒怎样专注于五盖法的观想?
  在此,当比丘有情欲(kāmacchanda)时,他知道:“我有情欲。”
  当没有情欲时,他知道:“我没有情欲。”
  他知道情欲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断除已生起了的情欲,同时不让已断除了的情欲再生起。
  当有恶意(vyāpāda)时,他知道:“我有恶意。”
  当没有恶意时,他知道:“我没有恶意。”
  他知道恶意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断除已生起了的恶意,同时不让已断除了的恶意再生起。
  当感到懈怠或昏沉(thīna-middha)时,他知道:“我感到懈怠或昏沉。”
  当没感到懈怠或昏沉时,他知道:“我没感到懈怠或昏沉。”
  他知道懈怠或昏沉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断除已生起了的懈怠或昏沉,同时不让已断除了的懈怠或昏沉再生起。
  当有散乱心或内疚(uddhacca-kukkucca)时,他知道:“我有散乱心或内疚。”
  当没有散乱心或内疚时,他知道:“我没有散乱心或内疚。”
  他知道散乱心或内疚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断除已生起了的散乱心或内疚,同时不让已断除了的散乱心或内疚再生起。
  当有疑惑(vicikkicchā)时,他知道:“我有疑惑。”
  当没有疑惑时,他知道:“我没有疑惑。”
  他知道疑惑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断除已生起了的疑惑,同时不让已断除了的疑惑再生起。
  于是,他觉照着自己的、他人的、或双方的法,也观照到法的生因、灭因和生灭因。仅只为了知识和觉照的需要,才觉照:“有法的存在。”
  他独自而居,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
  比丘这样专注于五盖法的观想。
  例子:‘情欲’的生起是由于没有智慧地沉湎于令人愉决和喜悦的事件。这可以应用以下的六种万式来抑制它①把心专注在能产生厌恶的概念里;②观想身体的不净;③抑制着自己的六根;④进食要知量;⑤跟善人智者交往;⑥正确的教导。─证得阿那含果位,‘情欲’及‘恶意’就永远被铲除;─达到阿罗汉果位,‘散乱心’就被铲除,─证得须陀旦果位,‘疑惑’就消除。
五取蕴(khandha)
  比丘专注于法时观照着五取蕴法。
  但是,一个信徒怎样专注于五取蕴法的观想呢?
  在此,比丘知道:“色(rūpa)是什么、色的生起和消失;受(vedanā)是什么、受的生起和消失;想(sa??a)是什么、想的生起和消失;行(sa?khāra)是什么、行的生起和消失;识(vi??ā?a)是什么、识的生起和消失。”
  于是,他觉照着自己的、他人的、或双方的法,也观照到法的生因、灭因和生灭因。仅只为了知识和觉照的需要,才觉照:“有法的存在。”
  他独自而居,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
  比丘这样专注于五取蕴法的观想。
六处(āyatana)
  比丘专注于法时观照着六处法。
  但是,一个信徒怎样专注于六处法的观想?
  在此,比丘知道眼睛和形色,也知道依靠它两而产生的桎梏。他知道桎梏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断除已生起了的桎梏;同时也知道怎样不让已断除的桎梏再生起。
  他知道耳朵和声音,也知道依靠它两而产生的桎梏。他知道桎梏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断除已生起了的桎梏;同时也知道怎样不让已断除的桎梏再生起。
  他知道鼻子和香气,也知道依靠它两而产生的桎梏。他知道桎梏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断除已生起了的桎梏;同时也知道怎样不让已断除的桎梏再生起。
  他知道舌头和味道,也知道依靠它两而产生的桎梏。他知道桎梏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断除已生起了的桎梏;同时也知道怎样不让已断除的桎梏再生起。
  他知道身体和触觉,也知道依靠它两而产生的桎梏。他知道桎梏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断除已生起了的桎梏;同时也知道怎样不让已断除的桎梏再生起。
  他知道心意和诸法,也知道依靠它两而产生的桎梏。他知道桎梏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断除已生起了的桎梏;同时也知道怎样不让已断除的桎梏再生起。
  于是,他觉照着自己的、他人的、或双方的法,也观照到法的生因、灭因和生灭因。仅只为了知识和觉照的需要,才觉照:“有法的存在。”
  他独自而居,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
  比丘这样专注于六处法的观想。
七觉支(bojjha?ga)
  比丘专注于法时观照着七觉支法。
  但是,一个信徒怎样专注于七觉支法的观想呢?
  在此,当比丘生起念觉支时,他知道:“我生起念觉支。”
  当没有生起念觉支时,他知道:“我没有生起念觉支。”
  他知道念觉支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将已生起了的念觉支提升至圆满。
  当他生起择法觉支时,他知道:“我生起择法觉支。”
  当没有生起择法觉支时,他知道:“我没有生起择法觉支。”
  他知道择法觉支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将已生起了的择法觉支提升至圆满。
  当他生起精进觉支时,他知道:“我生起精进觉支。”
  当没有生起精进觉支时,他知道:“我没有生起精进觉支。”
  他知道精进觉支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将已生起了的精进觉支提升至圆满。
  当他生起喜觉支时,他知道:“我生起喜觉支。”
  当没有生起喜觉支时,他知道:“我没有生起喜觉支。”
  他知道喜觉支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将已生起了的喜觉支提升至圆满。
  当他生起轻安觉支时,他知道:“我生起轻安觉支。”
  当没有生起轻安觉支时,他知道:“我没有生起轻安觉支。”
  他知道轻安觉支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将已生起了的轻安觉支提升至圆满。
  当他生起定觉支时,他知道:“我生起定觉支。”
  当没有生起定觉支时,他知道:“我没有生起定觉支。”
  他知道定觉支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将已生起了的定觉支提升至圆满。
  当他生起舍觉支时,他知道:“我生起舍觉支。”
  当没有生起舍觉支时,他知道:“我没有生起舍觉支。”
  他知道舍觉支是怎样生起的:他也知道怎样将已生起了的舍觉支提升至圆满。
  于是,他觉照着自己的、他人的、或双方的法,也观照到法的生因、灭因和生灭因。仅只为了知识和觉照的需要,才觉照:“有法的存在。”
  他独自而居,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
  比丘这样专注于七觉支法的观想。
四圣谛(ariya-sacca)
  比丘专注于法时观照着四圣谛法。
  但是,一个信徒怎样专注于四圣谛法的观想呢?在此,比丘如实的知道:“这是苦。”
  他如实的知道:“这是苦之集。”他如实的知道:“这是苦之灭。”
  他如实的知道:“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于是,他觉照着自己的、他人的、或双方的法,也观照到法的生因、灭因和生灭因。仅只为了知识和觉照的需要,才觉照:“有法的存在。”
  他独自而居,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
  比丘这样专注于四圣谛法的观想。
  唯一能引导众生达到自净其意、超越伤心、悲鸣,止息痛苦和忧虑,并纳入正轨和见证涅槃(Nibbāna)的道路,就是四念处。
《长部》22
  这个‘四念处’涉及所有的‘五蕴’;即是①‘色念处’涉及‘色蕴’;②‘受念处’涉及‘受蕴’;③‘心念处’涉及‘识蕴’;④‘法念处’涉及‘想蕴’及‘行蕴’。
经出入息念证涅槃
  时时修习出入息念则得圆满四念处;时时修习四念处则得圆满七觉支;时时修习七觉支则得圆满‘明与解脱’。
  怎样时时修习出入息念以得圆满四念处呢?
  ①当入息长时,他知道:“我吸入的息长。”
   当出息长时,他知道:“我呼出的息长。”
  ②当入息短时,他知道:“我吸入的息短。”
   当出息短时,他知道:“我呼出的息短。”
  ③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感知整个入息。”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感知整个出息。”
  ④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安定的入息。”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安定的出息。”
  注意着身时,就观照着身,认真地清楚觉照,调伏当下对世间的贪与忧。我说:这样地出入息,才是观照在个个身中。
  ①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感知‘兴奋’(pīti)。”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感知兴奋。”
  ②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感知‘好受’(sukha)。”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感知好受。”
  ③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感知‘心行’(cittasa?khāra)。”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感知心行。”
  ④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安定心行。”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安定心行。”
  注意着受时,就观照着受,认真地清楚觉照,调伏当下对世间的贪与忧。我说:这样地出入息,才是观照在个个受中。
  ①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感知心境。”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感知心境。”
  ②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令心喜悦。”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令心喜悦。”
  ③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令心平静。”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令心平静。”
  ④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令心解脱。”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令心解脱。”
  注意着心时,就观照着心,认真地清楚觉照,调伏当下对世间的贪与忧。我说:迷糊而没有清楚地觉照,就不是在修习出入息念。
  ①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观无常。”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观无常。”
  ②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观离欲。”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观离欲。”
  ③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观灭。”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观灭。”
  ④他学习:“我将在入息时,观舍弃。”
   他学习:“我将在出息时,观舍弃。”
  注意着法时,就观照着法,认真地清楚觉照,调伏当下对世间的贪与忧。由慧观到贪与忧地断除,他的心就完成平静。
  时时这样修习出入息念则得圆满四念处。
  怎样时时修习四念处以得圆满七‘觉支’(bojjha?ga)呢?
  注意着身、受、心或法时,就观照着身、受、心或法,认真地清楚觉照,调伏当下对世间的贪与忧。
  当下保持着觉照而不迷糊,同时奋励训练,乃至获得圆满的‘念觉支’(sati-sambojjha?ga)。
  他维持着这样的念,再以慧对‘法’(dhamma)作彻底的检视,同时奋励训练,乃至获得圆满的‘择法觉支’(dhammavicaya-sambojjha?ga)。
  他以慧对法作彻底的检视时,发奋精进而不懒散,同时奋励训练,乃至获得圆满的‘精进觉支’(viriya-sambojjha?ga)。
  在他发奋精进时,就生起出世间的欢喜,同时奋励训练,乃至获得圆满的‘喜觉支’(pīti-sambojjha?ga)。
  在他欢喜的当时,身心都轻安,同时奋励训练,乃至获得圆满的‘轻安觉支’(passaddhi-sambojjha?ga)。
  轻安当时,身就舒服,心也安定,同时奋励训练,乃至获得圆满的‘定觉支’(samādhi-sambojjha?ga)。
  定下来后,他的心就完全舍,同时奋励训练,乃至获得圆满的‘舍觉支’(upekkhā-sambojjha?ga)。
  时时这样修习四念处则得圆满七觉支。
  怎样时时修习七觉支以得圆满‘明与解脱’(vijjā-vimutti)呢?
  在此,比丘培养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志在出离、离嗜欲、灭和舍弃。
  时时这样修习七觉支则得圆满‘明与解脱’。
《中部》118
  就像,一位驯象夫,把大桩钉在地上,再用铁链子把野象锁在桩上,来调伏它的野性、顽固、任性和暴烈的性情,以便更改它,令它适应从野生转化为村镇的生活,并且驯服它,培养能与人共住的好行为。
  同样的,圣弟子用心坚持着四念处,因而得以改掉自己的世间习气、任性、野性、顽固、暴烈的性情,甚至见证涅槃。
《中部》125
  

{返回 三界智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觉者之言 第八道支 正定
下一篇:觉者之言 第六道支 正精进
 觉者之言 第二谛 苦之集圣谛
 觉者之言 第四谛 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觉者之言 第一道支 正见
 觉者之言 第一谛 苦圣谛
 觉者之言 目录
 觉者之言 第六道支 正精进
 觉者之言 第四道支 正业
 觉者之言 修习八圣道支的进展过程
 觉者之言 第三道支 正语
 觉者之言 四圣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杀人骗人的悲惨遭遇[栏目:般若禅·觉悟的快乐]
 香板[栏目:佛教常用器物]
 小乘定学[栏目:圆慈法师]
 佛家逻辑通论 第四章 九句因[栏目:郑伟宏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八一)[栏目:杂阿含经]
 谈新世纪佛教工作[栏目:惟贤法师]
 影尘回忆[栏目:如本法师]
 挣扎[栏目:日常的佛心]
 感悟无常[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心灵语录 心灵篇(达观法师)[栏目:法师法语格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