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小乘的形成
 
{返回 杨云唐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2

大小乘的形成

  其实在原始佛教时,并没有大小乘的分别,也不能把声闻人当小乘看,事实上小乘是指当时的耆那教的苦行厌世思想,而后部派佛教时期,思想受耆那教的反扑与影响而有的杂说,也当然会被说是小乘之流续,这种小乘的称呼,本是为防堵外道思想渗透,可是部派佛教时,众多新的学说太复杂,让一般人无法依随,若想深得法旨必然要长年远离世事,于是后来为佛教的前途而走入众生的教说,便发展出成大众部,在教法上卒以“一切皆空”, 来统一复杂的部派思想,于是大小乘的说法就从大众部正式形成了。

  可是,后来的大乘教说一直拓展,从中观到唯识到如来藏,又在中国结合中国文明,开展八宗(舍了二个小乘宗),又开始让佛子面临教说庞大的问题。所以前面谈到中国佛教为何会走向“说的是大乘,行的是小乘”,这是现实的烦恼与修学的要求使然。可是若要中国佛教回到“一 切皆空”的独尊也已不可能,若要回归部派系统或甚至原始佛教,势必也会面临数典忘祖的问题,于是有些人干脆就独尊“佛亲口所说”,这至少可免去很多对错上 的选择。


{返回 杨云唐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讲求明觉
下一篇:佛教面临的问题
 共修的方式与步骤
 中观与三解脱门
 四无量心与正法住世
 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佛教面临的问题
 禅之本心
 世纪末的叮当
 异方便的需要
 能所中谈顿悟
 佛教讲求明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经典禅诗 第二章 临济宗禅诗 一、四喝[栏目:吴言生教授]
 空性的诚实[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一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