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相思泪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1

相思泪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白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容颜,渐渐浮现在心上。
如果不曾相见,人们就不会相恋,
如果不曾相知,怎会受着相思的熬煎。

——仓央嘉措喇嘛

仓央嘉措喇嘛的这首歌道出了所有众生的心相,其实也告诉我们,一切只是缘起显现,但因心识迷乱故,执为实有,而感受无边痛苦。

其实,“相见”也只是各种因缘聚合所造就的产物,倘若其中缺少一个因素,也不可能相见。每个因缘也由无量其他因缘支撑,均不可能独立自主存在。由因缘所造就事物,安能真实实有、独立存在?

“相知”,也只是相见后吻合双方分别念有一种共同认知,即是共同习气成熟所产生的所谓“相同”认知 。而习气本身也是由无量因缘所造就,不能独立存在,并且随因缘迁变而迁变,不得自在。

如孩童时执著玩具最无上,上了小学、中学就会觉得太无聊;

青年人执著的男女感情最无上,中年人认为疯了;

中年人执著的事业、名、利、地位最无上,老年人对此索然无味,认为不如健康长寿重要;

老年人执著的健康长寿,病时、死时方知一切无用,所求不得,追求健康长寿也徒劳无益。人生所耽著、所追求的一切,如同竹篮打水一场空,毫无结果,最后无可奈何,在极不情愿中独自离世。

世间万事万物,事过境迁,皆无实义,因此“相知”也没有任何实质,如同梦现。

“相见”到“相知”皆无实质,由之产生难以堪忍的“相思”,其实是内心颠倒迷乱认为真实有、非常强烈、异常坚固执著的产物,从而成为一切痛苦之因!

其实“相见”也好,“相知”也好,都只是依缘显现。如同澄静的江河、无云的夜晚、明亮的皎月等因缘聚合时,水中显现月影。

虽有显现,然无实质。若了此理,随缘度日,心无所执,不为物缚,远离诸苦,逍遥自在。正如开悟禅师们的心境:

“终日吃饭未曾咬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着一缕纱”、“终日出行未曾履一片地”。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您是否当面错过了佛菩萨
下一篇:找到观音
 理解 对话 沟通
 远离是非
 凶吉谁定?
 心经——生活中的智慧
 略论佛教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何谓幸福
 有些病,请交给佛来医
 禅意盎然:让内心多一份洁净
 良医治未病
 尘埃里开出鲜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09年2月19日答弟子问[栏目:法界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3)[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一桩初学佛时的感应事迹[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学佛三要[栏目:印顺法师]
 [栏目:明法尊者]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称佛名号第九[栏目:吴立民居士]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四卷[栏目:净界法师]
 21. The Buddhas Attitude Towards Other Religious T..[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救世救心八大人觉经·总结全文[栏目:证严法师]
 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栏目:傅味琴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