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合解》第十九讲
5月3日上午 9:00,释亲佛法师在榕桦寺念佛堂继续向四方信众讲授《二课合解》中的“回向仪”。
亲佛法师在开讲前对2009年第二个“佛七”和释迦牟尼圣诞法会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总的要求,让大家至诚心念佛,清净心除烦恼。发菩提心,制心一处,老实念佛。不能做“老”念佛,即口念心不念。要真正具有三心念佛,即深心、长远心、回向发愿心。才能受益。
在进行正文之前,法师请台下听课四众和他一起读诵怡山然禅师的礼佛发愿文——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脱僧。愿赐慈悲哀摄受。但(某某)自违真性。枉入迷流。随生死以飘沉。逐色声而贪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弱邪途。著我耽人。举枉错直。累生业障。一切愆尤。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忏悔。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出烦恼之深渊。到菩提之彼岸。世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业纯和。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严护威仪。蜎飞无损。不逢八难。不缺四缘。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修习正法。了悟大乘。开六度之行门。越三祇之劫海。建法幢於处处。破疑綱於重重。降伏众魔。绍隆三宝。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修学一切法门。悉皆通达。广作福慧。普利尘沙。得六种之神通。圆一生之佛果。逐类随形。应现色身。演扬妙法。泥梨苦趣。饿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现诸神变。其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披毛戴角。负债含怨。尽罢辛酸。咸沾利乐。疾疫世而现为草药。救疗沉疴。饥馑时而化作稻梁。济诸贫馁。但有利益。无不兴崇。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现谨取亲佛法师所讲正文如下: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脱僧。
这三句意为归命三宝。
愿赐慈悲哀摄受
四句总愿三宝慈光摄受。十方调御即十方诸佛,调御:意为调治,驾御。佛於柔性众生调之,使得无生之乐,於刚强众生伏之,使得出世之道。盖慈力周遍,普统法界而治化,为佛宝。一尘不染,离过绝非,曰清净。圆融周遍,理绝言思。曰微妙。谓妙法清净,唯佛能证能知,普为众生演说妙法而扬化。众生迷而不知。三乘随分而知。故当归而究之,以期离欲清净,是为法宝。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四果即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但(某某)自违真性。枉入迷流。随生死以飘沉。逐色声而贪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弱邪途。著我耽人。举枉错直。累生业障。一切愆尤。
此举生死业因也。初三句从真起妄也。自违真性是惑,枉入迷流是业,随生死是苦果。所谓迷真性而起惑,从惑以造业,由业而感三界苦果是也。第四句下从妄积妄也。言由六根追逐于六尘,六尘染污六根,根属心,尘是境,心境相持,互起十缠十使之烦恼,广造无边之罪障,则三界六道,轮回生死,有漏苦海,深则深矣。邪途,即十使中五利使。人我,即十使中五钝使。溺邪途,则无出世正知见,著人我,则造世间之愆尤,没平等之仁慈,起爱恶之偏见,则如孔子所云,举枉错诸直是也。取而用之曰举,弃而不用曰错,立心制行拂乎正理曰枉,立心制行循乎正理曰直。谓我所爱者,虽奸贪暴愚拂乎正理,特举而用之,我所恶者,虽贤良智仁循乎正理,特错而弃之,如是则修齐治平正理乱矣。无论天子庶人,一由爱恶为障,则冤结不休,恶道之愆倍重倍深矣。
十使又分为五钝使,五利使。五钝使—贪、嗔、痴、慢、疑。
五利使—身见、边见、戒取、见取、邪见。
十缠—忿怒、隐瞒自罪、意识昏迷、五情暗冥、嬉游、三业躁动、
屏处起罪不自羞、隐处起罪不羞他、赊法不能惠他、他荣心生热恼。
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忏悔。
此总仰三宝忏悔也。仰,仰上望而求之也。沥,滴也。即倾心露罪无余也。
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出烦恼之深渊,到菩提之彼岸。
此下至文末,皆以承上三宝忏悔,别发自利利他之愿。今四句,自愿蒙拔超极也。所愿二字义贯文末。能仁,即释迦教主。善友者,有具道之式,益智之功,良由无始所积烦恼渊深,非圣教莫能得度,又以智力衰微,菩提道岸,非善友莫能速登。
此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
此愿自他普获福慧也。前生所造福基,今生命位昌隆,今生佛智,种于心田,来世灵苗道茎,时时增秀,直到圆满菩提之果而后已。非为一己所求,普愿众生皆得如是。
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业纯和,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净戒,尘业不侵,严护威仪,蜎飞无损。
此愿生遇智 识入道持戒也。边疆少有圣化,则多愚顽暴恶自强故。中国,多出圣贤,训以文教礼义节度故。如欲入道,必须生中国。世间善,不名为正,出世善,方名为正。故以学佛者为正信。出家有三,一出红尘家,二出三界家,三出无明家。童真入道者,童,独也,未有室家者,元精未散,少知情爱,易入道故。六根通利者,因夙生三业纯和者,身不作恶,口不说恶,意不念恶,动静唯精,遇事不暴,故曰纯和。不染世缘者,染,污也。世缘,即五欲六尘生灭诸缘。六根对之常起爱恶七情妄想,广造众罪,故当禁守梵行,而止其染以杜业因,故曰不染。梵行,是清净无污之心行。禁而不犯名戒。尘业,即世缘。侵,损也,扰也。精心谨守曰严护。严正故,令人可畏曰威。行方故,令人可则曰仪。所谓作正道之格式也。禁戒者,沙弥十戒,比丘诸戒也。又比丘戒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故。蜎飞,飞类之微者,如蚊蚋等。无损,即不杀也。言蜎蝡等微命常能仁护,况一切生命哉。
不逢八难,不缺四缘。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修习正法,了悟大乘。开六度之行门,越三祗之劫海。
此外助内发圆修圆证也。八难,以此八处永不遇三宝,故曰难。四缘有二,一谓见闻缘,闻法缘,护法缘,发心缘,此四能助长菩提也。次谓衣、食、卧具、医药,之四缘,乃外资色身以助内发也。外藉四缘,内发般若,般若智既明,菩提心自然增进而不退,时修正法,日扬教乘也。大乘者,一佛乘也,经云唯有一乘法,余二即非真。六度者,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也。越,超过也。梵语阿僧祗,此云无数。如藏教带惑润生,历三僧祗劫,修菩萨难行苦行,方得证果。今圆教圆建立众生,因地果地悉是圆修圆断,理悟无差,故曰越三祗劫海。
建法幢于处处,破疑网于重重。降伏众魔,绍隆三宝,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修学一切法门,悉皆通达。广作福慧,普利尘沙;得六种之神通,圆一生之佛果。
此上求下化圆成佛果也。建法幢,说法度生也。建,立也。幢,高显义,比佛法高显令生敬信。又摧邪辅正义,比说法令舍邪归正,故曰法幢。遍界说法随类度生,故曰处处。魔能夺修道者之命,其有四种,谓死魔、烦恼魔、阴魔、天魔。死魔,实能夺命,余三能作夺命因缘,菩萨以智力能降魔故也。六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也。一生佛果,即等觉一生补处位,自此位起金刚智照破一分生相无明尽,即妙觉极果,证圆满法界之性心矣。
然后不舍法界。遍入尘劳。等观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他方此界。逐类随形。应现色身。演扬妙法。
此果后随机普现说法也。然后者,承上起下辞。法界,即一心之都名,万法之归趣。盖自心既净,遍包十界,故不舍佛果法界之心,遍入六道尘劳,如观音三十二应普门示现,又如普贤无穷愿海,遍界益物,随机现形,说诸妙法也。
泥犁苦趣,饿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现诸神变。其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
此总救三恶道苦也。泥犁,即地狱道,苦无暂停故。饿鬼道,常受饥虚故。又畜生道,常互食噉故。此三途为极苦者也。今果后菩萨,或放光照彼令脱,或现神变令生敬信,永脱轮回之苦,超生极乐之邦。
火炉冰河之地,变作香林,饮铜食铁之徒,化生净土。
此别化地狱也。火镬,即八热等狱。冰河,即寒冰等狱。今仗慈光悉变净土。
披毛戴角,负债含怨,尽罢辛酸,咸沾利乐。
此别化畜类也。今言走兽以摄水陆空等畜类,罄无不尽也。负债含怨者,畜类皆以互相食噉,递偿宿债故。又六道众生各有宿债,生生冤结不休者,尽罢辛酸,咸沾利乐。
疾疫世而现为药草,救疗沉疴,饥饿时而化作稻粱,济诸贫馁。
此慈化救灾也。身患暴起曰疾。疾之甚者为病。鬼行疫疠,民皆灾病曰疫。治病曰療。沉疴,重病也。无谷曰饥,无菜曰馑,在田曰稻,已收曰谷,出谷曰米。梁,高梁也。总该六谷故。馁,饿也。疾疫饥饿灾,天下四方屡屡有之,皆由众生同造夙业所致。若减劫之小三灾起,则遍地皆灾,此是同造多恶所招也。菩萨慈悲,或化诸药草,遍治沉疴,可化诸稻梁,普济贫馁,后皆令入佛道。
但有利益,无不兴崇。
此结广兴佛事也。盖二乘自利智强,利他智弱,故避境而观寂。菩萨大用无碍,凡有利益于自他者,无不兴起而作之。
次期累世冤亲。现存眷属。出四生之汩没。舍万劫之爱缠。等与含生,齐成佛道。
此复发平等之愿也。次期承上重起之辞。盖无始有生以来一切冤亲,皆汩没于四生,从爱积爱,缠缠生死万劫不脱,今愿此等一切有情齐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此结愿无尽也。情,即有情,正报众生也。无情,即依报世界也。种智者,佛性之种,原是根本实智,一念自违真性,种智全体变为妄念,若使真性明了,全无明仍是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