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断除妄念亦能健康长寿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4

断除妄念亦能健康长寿
 
百岁高僧离欲上人


  先师离欲上人,禅门宗匠,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众。驻锡四川乐至报国禅寺,前后达五十余年。于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七日,预知时至,安详坐化,世寿一百零六岁。师平时教人,以消除妄念为学佛要领。诚以妄念一断,大之可以明悟自心,彻见本性:小之亦能却病延年,健康长寿,乃真实语。师虽年逾期颐,而神清气朗,视听聪明,步履轻健,岂偶然所至。整理遗稿,得此短篇。用特刊出,以饷读者。
  妙首释昌臻谨识
  1992年10月30日于乐至报国禅寺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出家披剃为僧以来,时时都是坚决根除妄念,发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在二六时中,不分行住坐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自然疾病减少,并能健康长寿!
  妄念一断,即能明心见性,岂但健康长寿。古德说:“若能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全部佛法,归结到一点即是断除妄念。妄念,又称为“妄想”。例如:我们早上睁眼,脑筋里不断想事情,种种念头、种种幻想、公事私事、人我是非,八百年的往事,都像电影一幕一幕的过去,没有一分一秒停止,就像奔流不停的瀑布。这个常常想事的心,就是“妄心”。断妄心,实在不容易。古人说:“断妄念如断四十里流”,谈何容易。
  我们每天从早晨到晚上,一切动作与思维,都离不开妄念——分别心。如眼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香,舌之于味,身之于触,意之于法,皆是识的作用。内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尘一接触,就产生六识。此六识因为受了第七末那识“执我”之影响,一切言语行为,莫不为自己打算,以我为本位。因而发生人我是非,种种烦恼。此执我之一念,即是根本无明。由此无明,发展为三细六粗,以致流转生死,永无止息。我们想拔除生死之本,对于永无休歇的六识心浪,必须予以停止,相续不断的意识,便不起作用。此时的心理状态是动静如如,湛寂常照,灵明不昧,不思维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事物,故称之为“无念”。如能永远维持此心之寂静,那么,健康长寿,永葆青春,不过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而已。
  此种无念真心,是绝诸对待,没有大小、方圆、长短、善恶、是非、垢净、增减、生灭、断常、来去等等相对的发生。这就是禅宗所求的终极目标——明心见性,也就是祖师的指示,在二六时中,不分行住、坐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何患长寿不了。若不如此,总是忙忙碌碌,从朝至暮,从生到死,空过光阴,虽说修持一世,终是徒劳而无功。因此应当知道,妄念对于人生实在是关系太大了!
  百岁高僧离欲上人·遗著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去除心中的那根刺(通德法师)
下一篇:绍云法师开示录
 试谈对大乘瑜伽止观的认识及体会——《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释善白)..
 浅谈四禅八定(释顿翰)
 六道轮回的问题(南亭法师)
 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出家…(莲舍法师)..
 最圆满最究竟的因果(海山老和尚)
 《维摩经》之哲学理论(坚钰)
 释尊因地为雪山大士舍全身求半偈因缘(
 化城暂息齐加油 宝所佛乘在眼前(道光)
 深度的自我管理是僧团建设的目标(宗性法师)
 佛教的生命力——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佛教(贤清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成佛之道 3 闻法趣入[栏目:厚观法师]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二[栏目:成观法师]
 心不沉没[栏目:慧光法师]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二)初行者的修行要点[栏目:圣者言教]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十五节、第十六节[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道源上人 佛堂讲话 序[栏目:道源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五六)[栏目:杂阿含经]
 中部48经 拘睒弥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二十、地藏菩萨灵感记[栏目:地藏菩萨灵感记]
 相应18经 不悭吝者经[栏目:相应部 37.妇女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