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断除妄念亦能健康长寿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3

断除妄念亦能健康长寿
 
百岁高僧离欲上人


  先师离欲上人,禅门宗匠,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众。驻锡四川乐至报国禅寺,前后达五十余年。于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七日,预知时至,安详坐化,世寿一百零六岁。师平时教人,以消除妄念为学佛要领。诚以妄念一断,大之可以明悟自心,彻见本性:小之亦能却病延年,健康长寿,乃真实语。师虽年逾期颐,而神清气朗,视听聪明,步履轻健,岂偶然所至。整理遗稿,得此短篇。用特刊出,以饷读者。
  妙首释昌臻谨识
  1992年10月30日于乐至报国禅寺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出家披剃为僧以来,时时都是坚决根除妄念,发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在二六时中,不分行住坐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自然疾病减少,并能健康长寿!
  妄念一断,即能明心见性,岂但健康长寿。古德说:“若能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全部佛法,归结到一点即是断除妄念。妄念,又称为“妄想”。例如:我们早上睁眼,脑筋里不断想事情,种种念头、种种幻想、公事私事、人我是非,八百年的往事,都像电影一幕一幕的过去,没有一分一秒停止,就像奔流不停的瀑布。这个常常想事的心,就是“妄心”。断妄心,实在不容易。古人说:“断妄念如断四十里流”,谈何容易。
  我们每天从早晨到晚上,一切动作与思维,都离不开妄念——分别心。如眼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香,舌之于味,身之于触,意之于法,皆是识的作用。内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尘一接触,就产生六识。此六识因为受了第七末那识“执我”之影响,一切言语行为,莫不为自己打算,以我为本位。因而发生人我是非,种种烦恼。此执我之一念,即是根本无明。由此无明,发展为三细六粗,以致流转生死,永无止息。我们想拔除生死之本,对于永无休歇的六识心浪,必须予以停止,相续不断的意识,便不起作用。此时的心理状态是动静如如,湛寂常照,灵明不昧,不思维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事物,故称之为“无念”。如能永远维持此心之寂静,那么,健康长寿,永葆青春,不过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而已。
  此种无念真心,是绝诸对待,没有大小、方圆、长短、善恶、是非、垢净、增减、生灭、断常、来去等等相对的发生。这就是禅宗所求的终极目标——明心见性,也就是祖师的指示,在二六时中,不分行住、坐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何患长寿不了。若不如此,总是忙忙碌碌,从朝至暮,从生到死,空过光阴,虽说修持一世,终是徒劳而无功。因此应当知道,妄念对于人生实在是关系太大了!
  百岁高僧离欲上人·遗著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去除心中的那根刺(通德法师)
下一篇:绍云法师开示录
 了法法师:禅堂开示
 如何念佛(如缘老和尚)
 文化守成与改革创新——略论太虚大师佛教改革的内涵(释海藏)
 试谈圭峰宗密与《圆觉经》之因缘(释耀云)
 中国佛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持念)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浅说(应慈法师)
 论僧制的改革
 再谈僧教育(妙湛法师)
 人欲横流与解脱自在(印峰)
 佛教“智慧”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的探讨(心律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栏目:竺摩法师]
 阿难尊者与比丘尼僧团的初建[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现在就禅修吧[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八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三分师徒,七分道友[栏目:命运靠自己2·说好做好]
 念佛号的时候或诵经时,总是妄想收不回来,怎么能把自己的心摄受住?[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栏目:法界法师]
 不会忧郁的菩萨[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八)[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皈依三宝的意义 一、为何要皈依三宝?[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