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才能入三摩地,入三摩地的境界如何区分和把持?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0791

问题十四、

怎样才能入三摩地,入三摩地的境界如何区分和把持?

这个问题呀,我的看法:你只管去做,别管入不入三摩地。你要想:怎么入三摩地?那你很难入三摩地。你想入三摩地就有了执著、有了幻想、有了追求。有了追求就有了念头,有了念头就有了障碍,所以说反而不能达到。我们要想入三摩地,你只管往前走,就是类似三摩地我也不理它。不管它有功德、没功德我也不理它,我就往前走一直到成佛为止,永无休止,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去入三摩地。所以说入三摩地而不知道三摩地,才为“入三摩地”。

“三摩地的境界如何区分?”这个问题呢,你入三摩地的人,他自然就在这种境界里。如果你要想事先知道什么境界,你反而会产生一种幻觉。今天“我是不是三摩地啊?”明天“是不是三摩地?”它就没有意义了,往往我们的幻想还会越来越多。我们越是把它的境界描写得很真实,反而没一个能进去的。有的人哪,他稀里糊涂的。你比如说,他也不知道什么是三摩地,甚至呢,也不知道怎么念佛。师父就告诉他:“你去念佛去。”他就老老实实去做,这样的人很容易入三摩地,因为他心里没有法执。一旦有了法执,反而不能入三摩地了。这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有一些特殊的人也知道三摩地的境界,但是他能把他的法执放下,那是又一回事了。但大部分人在知见上一旦知道了什么是三摩地,就很难放下。所以说不修还好,一修就容易起心动念,就往那去考虑了。我看对这个三摩地的境界呢,不必讲。过去禅宗大德也是这样,入了三摩地,别人一问境界,他从来不跟你讲,就知道也不跟你讲。最后那人开悟了,他很感谢那个师父,他说:“你不给我讲,太好了!如果你跟我讲了,我今生就不一定开悟了。”所以这个不要去考虑。

“如何区分和把持?”这个就得靠戒律。如果你戒律清净了,你入三摩地它也清净,你的境界就清净。如果你戒律不清净,你入的所谓的境界就不一定是真的,就是有点境界,恐怕也是虚妄的多。所以说你戒律不清净也把持不住的。就像这个杯似的,你底下有个眼,装了水,当时是满的,一会儿就漏光了,没有用的事。如果你戒律清净了,那你这儿没有眼,自然就把持住了。功夫不是在那时候,入三摩地后如何去把持,是在平时做。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为什么要先入佛理?如果不入佛理,念佛也不能得受用吗?
下一篇:念佛如何才能真正摄心?
 如何报答师父的恩情,如何培养并时常保持自己的恭敬?
 如果对方因为贪心来取的,应该不去分别来布施,还是到周围去观察后再布施呢..
 干活的时候不能念佛,是不是散心,怎么用功?
 他不管什么时候都拿东西叫别人吃,他说老佛爷给的,我非常不理解,请师父开..
 初学佛法的人就是要听话干活吗?那不明白道理怎么办?
 某居士修学有成后,能否回到世间来弘法?
 正确的管闲事或发火算犯什么戒?
 如何如法地布施、供养、护持三宝?
 我们修净土宗的,除了读诵五经之外,是否可以涉猎其它经典和咒语?..
 诵《地藏经》是白天诵还是晚上诵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四届:在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相应106经 应该被遍知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现代佛学》社缘起[栏目:巨赞法师]
 李嘉诚给儿子的财富真经[栏目:佛教与管理]
 第一篇 理论 1.7 精进-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和觉察力[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疑情话头会一直带领着你前进[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发鼻根愿”的法门——愿一切众生得闻无上菩提香之愿[栏目:传统香道]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栏目:衮却格西]
 生命没有重复[栏目:达照法师随笔]
 印顺导师对佛教教制的关注与思考(释心皓)[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