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师父慈悲开示,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88

请师父慈悲开示,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菩提心和慈悲是一个,有了慈悲的人才会有菩提心。我们必须知道,有了菩提心,才与佛心相应;没有这个菩提心,与佛心是不相应的。

菩提心就是成佛的种子,也就是说悟后起修。什么叫悟后起修?也就是见性,就是发菩提心,所以才开始修行。没有菩提心,我们在修行路上,还是盲修瞎炼的。所以说菩提心很重要。怎样去发菩提心?这个就是一个关键地方。

有的人认为,我嘴上说,我在佛前跪着发愿,这就是发菩提心。原先体清老和尚讲,他说这是“牙疼咒”,你发这愿是牙疼咒,不解决问题。所以说必须建立在戒律清净的基础上才能发菩提心。戒律清净,不光严守五戒要清净,同时眼耳鼻舌身意要守住。不再往外去听,不再往外去看,不再向外去感受,不再追求,对财色名食睡要放下。

只有这样,久而久之,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个菩提心就会突然地发起来。这个菩提心发起来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这个菩提心发起来的时候,他都不会退转的。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不会退转。有的说,我以前发的菩提心,后来我又退转了。你退转那个恐怕不是菩提心,就是(以前)随便发一发愿,以为是菩提心,实际上还不是菩提心。菩提心必须建立在戒律的基础上,非常严格,丝毫不犯,不管有人没人都要严持戒律。

我跟大家讲,比如说吃饭。不管你作为居士也好,作为僧人也好,就这饭和菜两碗,一碗是饭,一碗是菜。当给你(行堂)打好的时候,必须次第吃。不能说这个菜呀,有白菜有豆腐,我先吃豆腐得了,这个豆腐挺好吃,(别说)不行,我(是)先把豆腐吃了再吃白菜。这是不允许的。必须在你最近的地方,是白菜就吃白菜,是豆腐就吃豆腐,如果是辣椒就吃辣椒,如果是咸菜就吃咸菜,要次第往上(前)吃。

饭也是这样,比如这一碗饭里,可能有馒头有米饭,你必须遇到什么吃什么。不能说是我先吃馒头,或先吃米饭,不允许有任何分别。不允许分别,这又是戒律,又是定力。

如果一个人不能守这个戒律,你定从何得?连个饭你都克服不了,你的定力哪去了?见个饭见个菜你都被转了,是不是?何况成佛的大事,你更不用谈了。眼前这个饭你都做不到,跟谁说都没有用。你求佛菩萨,求谁都没有用。不如求你自己,就是严格去做,不管有人没人,你都应该这么去努力的。

只有这样去做,你才会有清净的戒律和定力,由戒生定。由戒生定,这个定是长期的,不是我打坐一会,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那就算定力了。那算不算定力?算定力,但是你不长久啊。如果戒律清净了,二十四小时都在定中,这不一样。

曾经在五台山时,有个师父和我一起去台怀镇。往回走的时候,他就跟我讲:我这一生啊,最喜欢就是修禅了,没出家之前我就喜欢禅定,我现在是天天坐禅。正说着天就下雨了,刚开始落雨点,他把我扔下就跑回去了,跑到山门里边去了,我呢,还是一步一步往前走。我就挺有感叹的,我说你这个“定”修的,连个雨点都扛不住啊!自觉不自觉就跑了。

所以说打坐是一个方面,但更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显出我们的定力和戒律来,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是最主要的。戒律清净了,定力也自然上来了。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有智慧。那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菩提心,所以就发菩提心。有了这种智慧,我们就与佛相应,我们就找到了菩萨的心和佛的心,我们就知道怎样去做菩萨,去成佛。否则我们只是说“我要成佛”,喊是没有用的。必须找到这条路,你才能去做。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人如何鉴别说法的是否邪师?否则学佛遇到邪师,求升反堕。
下一篇:初级学佛者的修道次第?如何安伏身心?修学禅宗应具备什么条件?
 人走了以后,是要出家师父帮着助念好,还是居士帮着助念好?
 是不是只要受了搭衣的戒,就必须搭衣呢?有时间限制,多少天可以不搭衣吗?..
 在家居士修行佛法,必须得上早晚课吗?
 在家居士可以诵《地藏经》吗?
 我请师父开示,我身体挺好,为什么时不时的受到一些亡者的干扰?
 诵完经后如何回向才圆满?
 发心出家,到老年龄大了,生活不能自理,无人管怎么办?
 自己总打小妄语,这种习性不知道怎么对治它?
 怎样区别外道书籍和外道法?
 怎样对治昏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治家要有谨慎度[栏目:蔡礼旭老师]
 第二篇 平等的两性关系 - 婚姻中的奉献[栏目:觉情书]
 三士道修学概要[栏目:济群法师]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八十一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什么是佛学(3)[栏目:量子佛学]
 护法品第九[栏目:白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恪遵遗教缅怀盛德——纪念太虚法师圆寂40周年[栏目:正果法师]
 放生与放死[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理直气和[栏目:日常的佛心]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证(悟源)[栏目:其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