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持戒能陶冶自性
宣化上人开示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16

受戒后要守戒,戒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即止恶防非,停止一切诸恶,奉行众善,防避犯错。受戒后要本看‘止恶防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做,那即是守戒。在行为思想上尽量将恶停止,尽量去做善,帮助旁人。要时刻防备自己有不合理、不合法的思想及行为。此是戒之意。持戒佛子要注意此点,能否照著去做?

各位皈依三宝后,对佛法僧要时刻存著恭敬心。因为一切唯心造,若心常恭敬三宝,久之自然与三宝合而为一,而成为佛宝、法宝、僧宝、戒宝。皈依佛后遇到佛像均要恭敬礼拜。佛经均要放在世俗书上,及尊重的地方,佛经最好尊重整齐的放,不可放在楼梯边人走路的地方,要放在干净的地方。要时刻尊重佛法僧之戒,切不可存轻慢之心。

持戒就是清静自性,把自性所有的乌云黑暗一扫而空,不守戒则乌云重重无尽。越不守戒,乌云越多,就好像天空的乌云一样。人不守戒,则在自性上产生染污乌云。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所以我们必须严守戒律,持戒就是正法,不持戒就是末法。

我们听闻佛法不须贪多,唯重止恶防非,能知能行。‘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就够了。当佛要入涅槃时,因阿难尊者以四事问佛,其中问及当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入涅槃后,我们应以何为师?当时佛郑重的告诉出家、在家弟子须‘以戒为师’。所以我们念皈依时,也念皈依戒,就是以戒为师。你想真正学佛法,就须以戒为师,非在口头上说戒、戒、戒,须在心里戒。五戒不犯,则心里光明。犯戒的人,你听他讲话,则知道里面总有个鬼,叫他讲话不能扬眉吐气,理直气壮。他后边总是有一根绳子在拉著他,就好像鬼拉住他的尾巴,叫他害怕。

无论我到什么地方,不知为什么?虽然我身上没带枪、子弹等等武器,但有些邪里邪气的人,见到我就害怕,甚至害怕得战战兢兢的连话也不敢讲,看也不敢看我。今天我告诉你们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守戒,一天到晚住在乌云里,在黑暗里躲看,见不到光。不守戒就是末法的表现,你们要护持正法,就要守戒。守戒非叫人守,要自己守。不守戒则自性受伤。自性受伤就是染污、黑暗,就好像镜子上盖了很多尘埃,照不得人。我们的自性就像镜子一样光明。我们原本都有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自性是光明无量的,但因不守戒,光明就显不出来,记忆也不好了,什么都不好。为什么人愚痴?就因不守成。还有现在一些弱智儿童及低能儿童,也是因前生不守戒,所以就如马、牛一样愚痴,虽有人身而无人智,不但愚痴且颠倒。

就像今天有个人来问我,他是第几地菩萨?根本他连菩萨的边都还没有摸看,就问自己是第几地菩萨?你说可怜不可怜?这一类人都是不守戒,所以变成神经发狂。

佛就是大智慧,谁有大智慧,就像佛一样。不能成佛,就是因为不守戒。佛生生世世都是在守戒,丝毫戒也不犯,所以证得佛身,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要是每一个人都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守戒。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主观智能推动力
下一篇:学佛的态度
 虔诚念吉祥神咒
 虚空打破明心地 如何参禅 (1) -- 关于打坐
 参禅是行六度波罗蜜
 妙法莲华经浅释 释名题 述译传
 吃肉即是人吃人
 佛祖道影白话解·宣化老和尚讲述
 南无佛
 转轮圣王有种种宝
 见贤思齐英勇士
 末法浩劫的危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心七义教授 第二讲[栏目:修心七义教授]
 相应1经 迦叶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2.天子相应]
 略论原始佛教和谐消费思想(谭苑芳)[栏目:其它]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八课 法的意义[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相应32经 处经[栏目:相应部 37.妇女相应]
 西域佛教漫谈[栏目:刘元春教授]
 无我故莫贪 无常故精进[栏目:宽运法师]
 和的重要[栏目:慧净法师]
 佛学基础知识 业力与轮回[栏目:广超法师]
 相应2经 更胜妙经[栏目:相应部 29.龙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