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二节 唯识宗
 
{返回 佛学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75

第二节 唯识宗

一、学统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说明万法唯识所显及分析造法相状。

佛灭后九百年顷,弥勒菩萨应无著之请,说了《瑜伽师地论》,最初发明此唯识理。无著造《显扬圣教论》,世亲造《唯识三十论》,护法等菩萨造《成唯识论》。

南北朝时,真谛及菩提流支手法相经论虽有翻译,但未竟全功。至唐代玄类大师亲往印度,就学于戒贤论师,先后十七年之久,回国后进行泽传,遂成立法相宗。有弟子窥基、慧沼、智周次第相承作论流,盛行一时。

二、典籍

本宗所依据的经论有六经十一论。六经: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有译本)、阿毗达磨经、楞枷经、厚严经。十一论:瑜枷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五蕴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分别瑜伽论、三十唯识论、二十唯识论、辨中边论、杂集论。

三、判教

此宗依解深密经无自性品,立三时教。

(一)有教:诸异生趣无始来迷执沉沦生死,怫初成道后为说《阿含》等诸小乘经,示四谛十二困线等法。

(二)空教:声闻、绿觉等小根执法为实有,著小果,佛以方便说般若等经,言一切法本性皆空,除其法有执,令回心趣大。

(三)中道教:为堕偏空者,开显三性三无性理,说非有非空之中道,除空有之偏执,令人究竟了义教。

四、教义

此宗论究诸法之体相,故名法相宗,又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妙理。

万法唯识为本宗的主要思想,将万象略为百法,说明有情身心之相状。宇宙万物相状千差,此宗略以三相(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说明。阐述万法是心识所变,意在破除人法二执,转识成智,以智转境为目的。

本宗以五重唯识观为行果。

(一)造虚存实:造遍计执之虚妄,存依地,圆成之实有,为空有相对。

(二)舍滥留纯:外境的相分是内识见分所缘,会除杂滥之夕十境,而存留纯粹的心识。为心境相对。

(三)摄未归本:见相二分是从心体上变出的作用故为末,识体为本,摄枝末归心体。为体用相对。

(四)隐劣显胜:识的自体有心工心所,心王为主体,心所为从属,隐心所之劣,显心王之胜。为王所相对。

(五)道相证性:心工具有事相和理性,事相是依他起相,理性是圆成实性,遣事相;证理性。为事理相对。

虽列五重,实际修证不一定重重经过,若修一重亦可证无漏智,俗中道理。但重在转识成智为根本旨趣。

 


{返回 佛学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三节 华严宗
下一篇: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绪论 第一节 三论宗
 佛学基础 第二章 佛学之史略 第二节 中国之佛学
 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四节 何谓僧
 佛学基础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三节 缘觉行果
 佛学基础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二节 声闻行果
 佛学基础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三节 佛说三科的意趣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绪论 第一节 三论宗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九节 小乘二宗之略要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七节 律宗
 佛学基础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
 佛学基础 第七章 业感缘起 第一节 缘起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阴身还会自己念佛求生吗?[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你快乐吗 - 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栏目:真正的快乐]
 走在喜乐的大道上4[栏目:妙宝菩提心·嘎玛仁波切]
 如何做到制心一处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修圆法师)[栏目:禅宗文集]
 漫说《杂阿含》(卷四)~E 第93经(长身经)[栏目:界定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五)[栏目:杂阿含经]
 《四法宝鬘》导读 卷首语 序 目录[栏目:谈锡永居士]
 Growing Together[栏目:Thich Nhat Hanh]
 二〇〇五年戒七体会(释亲行 比丘)[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藏传佛教所使用的咒语,和传统的婆罗门教及其他外道所使用的咒语有什么不同?[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