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祖的五个法门
 
{返回 明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45

四祖的五个法门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在他的《入道按心要方便法门》里面来来回回所讲不出安心。从题目到原因,到如何安心,到如何用功,到引用佛经印证,一直围绕着这个心的问题。最后根据《观无量寿经》所说:“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指出即心即佛的结论。

他说:“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略而言之,凡有五种:一者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三者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四者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五者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

师父在国庆短期出家与八关斋戒法会的开示中,再次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考究。教导我们要好好应用四祖大师的这五种用功的道理与方法,这在自己以前的日记《学佛的方法》里面也有讲过。因为这五种用功的道理与方法,把我们的心是什么样的?把我们的心有多大的能力?把我们要如何去管理这心?把我们要如何用功全给讲清楚了。

我们的心是什么样的?四祖大师说“一者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我们的心与佛是一样的,一切具足。我们心的能力如何呢?四祖大师说:“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这就是见地,只有具有这样的见地才能发起学佛成佛的信念。这个也就是后来马祖道一禅师的“即心即佛”。佛陀也说:“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明白了我们的心后,要怎么办呢?四祖大师说:“三者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要让我们的心与佛陀的心一样,念念是正觉的状态。四祖大师怕我们不能理解,就更加深入地说:“四者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这就让我们有了一个可操作的手段,从自己可见到的身体入手。

最后,四祖大师把用功的方式也给讲出来了:“五者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什么是守一不移呢?四祖大师说:“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住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最后,四祖大师再一次地苦口婆心了一下:“前所说五事,并是大乘正理,皆依经文所陈,非是理外妄说。此是无漏业,亦是究竟义。超过声闻地,直趣菩萨道。闻者宜修行,不须致疑惑。”他就是怕我们这些顿根众生福报不够,不能于此深信而入。


{返回 明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种疑情发不起
下一篇:戒定慧学有门入
 菊花未谢梅花开
 “觉的能力”被迷惑
 如何忏悔业障? 六 忏悔的方法
 如何忏悔业障? 八 功德及回向
 永嘉大师说境界
 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坚固妄想不用怕
 广修供养
 欲速则不达
 初学坐禅调五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事佛教传播得薪水属于贩卖佛法吗?[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佛教从学术走向实证[栏目:曾琦云居士]
 狮堡 Lion’s Fortres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天台小止观 持戒与禅定的关系[栏目:永本法师]
 美好人生 1991.1.16~1991.1.31[栏目:星云日记]
 假如在发心的过程当中,遇到使自己生烦恼,并且自己难以对治之时,比如和某人相处时生起比较严重的烦恼时,..[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敦煌菩萨”竺法护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栏目:李尚全教授]
 为姨母抬棺[栏目:孝道]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石佛寺“古寺重光”奠基法语[栏目:明奘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