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坐禅三要素 调心(郑石岩教授)
 
{返回 禅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79
调心
  调心是坐禅三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可说调身和调息都是为调心做准备的。佛法的基本观念是万法唯心。当一个人心里平静安定,自然一切笃当贴切;心里浮动不安,必然起妄念焦躁。因此调心是禅定的功课中最主要的一环。
  心与行为相互呼应,要调心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日常行为作息,使生活正常有规律;行善布施、宽容博雅和戒杀(戒除残暴)、戒盗(戒除偷盗和贪心)、戒淫(戒除不道德的事)、戒妄语(戒除情绪冲动的说话)、戒酒(不以酗酒来麻醉自己),这是佛法中对在家人修习坐禅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贪、瞋、痴三毒才不致闯入心中,心理才会平静。
  其次是坐禅时的调心,它透过观想(即冥思)的方法来达到禅定。心理的不安和清静均源自过去的经验,它是透过各种感官及意识思想而存在(即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产生)。换言之,妄想或清净都与自己过去经验有关。因此,如果我们能引发储存在脑子里清心安适的经验,来取代浮躁不安的经验,便能把自己带入净定的世界。这在心理学上叫作制约,它可以从学习中获得。不过,每个人的内在经验不同,必须先找出过去获得净定感受的单纯经验,才能引发清净感来代替浮躁不安的妄念。也正因如此,必须经过一番内省,才能找出引领自己走入宁静世界的观想对象,有时甚至需要有经验的老师给予帮助。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观想的对象也就不同。兹将观想的类别归纳如次:
  从眼根观者,观庄严的佛像、观日、观水、观树等。
  从耳根观者,如观一个轻恬的声音“无”“哼”“朴”或其他音符如风声、念佛声等。
  从鼻根观者,如数息与随息想。
  从舌根观者,如以舌抵上颚,心系该处。
  从身根观者,如观眉心、鼻端、脚心、丹田,或观全身轻松、清净、舒畅等。
  从识根观者,如参公案、参话头(例如参“念佛的是谁”,而观照在话头“谁”上)或者内观自己成清净的水、春和景明的祥和大地等等。观想是不能抄袭的,某甲观日或观水可以入定,但换另一个人可能使他烦躁,那是因为过去经验不同的缘故。因此,有些人可以从参禅入定,有些人则必须选择念佛入定,有些人从观音入定,有些人则必须以观佛像入定。每个人心理生活背景不同,协助他入定的方式不同,这在《楞严经·观音圆通章》中说得很清楚。
  固然导引每个人清净安定的观想不同,但就心理学上看,选择观想的对象,仍有可资遵循的原则,兹扼要说明如下:
  观想的对象必须是单纯、恬淡、轻松、安详。
  观想的对象必须能引起自己身心松弛。如果观想的结果反而引起紧张或妄想,应即放弃,另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观想对象。
  观想时只系念于一处,守住一根(眼、耳、鼻、舌、身、意在佛学上称为六根),一根清静安定,其他五根亦随之安定。

{返回 禅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禅定的止观双运(寂雯)
下一篇:坐禅三要素 调息(郑石岩教授)
 静坐初步简要法(仁俊法师)
 奢摩他禅修(宗萨钦哲仁波切)
 禅修入门(法用法师)
 国王的密室——揭示禅修“金字塔能”的奥秘(索达吉堪布)
 金刚禅定的止观双运(寂雯)
 怎样正确的住定(万行法师)
 禅修·初学者问答
 佛家的调息妙法“六妙法门”
 禅修九种心理状态(达吉活佛)
 为什么要到加行位才修禅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念之善[栏目:上师讲故事]
 禅是自我生命的享受[栏目:幸福禅]
 超越死亡·第二章、以觉为本——觉悟乃人生之真谛[栏目:达照法师]
 身观念处的十项功德[栏目:著述文集]
 不请之友[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一、明四缘依十五处立十因[栏目:韩镜清教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3)[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大圆满心性休息颂 第八品 发菩提心[栏目:大圆满心性休息]
 447.幻休常润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菩提道次第摄受求加持颂[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根本论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