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2

玄二、依人辨(分二科)     黄一、安住息念(分二科) 

宇一、钝根(分二科)       宙一、标

又钝根者应为宣说如是息念算数修习。彼由此故,于散乱处,令心安住,令心爱乐。

阿那波那念的修习有五种差别,第一种是「算数的修习」,「算数的修习」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依法辨」,就这个修行的方法;有四种算数修习,有胜进算数的修习。这个「依法辨」已经讲完了,现在是「依人辨」,就是按照这样的方法修行的人,还是有点事情的。分二科,第一科是「安住息念」分二科,第一科是「钝根」,先「标」。

「又钝根者应为宣说如是息念算数修习」,按照这样的方法去修行的人有利、钝之别,这个「钝根」的人就是他迟钝,他的智慧不是那么样的灵,这样的修行人「应为宣说」应该为他宣说,「如是息念算数」的修习,就是这样的入息、出息都是念无错乱,这个算数的方法,来修习这个法门的。「彼由此故,于散乱处,令心安住,令心爱乐」,「彼」那个钝根的人「由此」算数的息念的修习。「于散乱处」这个心各处的去攀缘、散乱的境界,「令心安住」,能改变过来使令他的心不散乱,「安住」出息、入息的所缘境上面。「令心爱乐」,长时期的修行,他就会有进步会生欢喜心,修了一座就还想修下一座,修了一支香还想修,使令心生欢喜,不但不厌烦而且还生欢喜,那就是有成就了。

 

宙二、释

若异算数入出息念;彼心应为惛沉睡眠之所缠扰,或应彼心于外驰散。由正勤修数息念故,彼皆无有。

这是第二科,解释。为什么这个钝根人,应该为他宣说这个法门呢?「若异算数入出息念」,如果这个钝根人你给他宣说修行的法门,不同于算数入出息念这个法门,另外别的法门,那不行!他不契机了。「彼心应为惛沉睡眠」,那个钝根人的心就可能与这个法门不相应,他就是「惛沉」了「睡眠」了,被这样的烦恼所缠扰,他就不能相应。「或应彼心于外驰散」,或者那个钝根人,也可能他的心在外边色声香味触上面乱动、虚妄分别。「由正勤修数息念故,彼皆无有」,由于这个钝根人和这个息念算数的法门相应,他若能够不错误地精进地修习这个息念的法门的原故。「彼皆无有」彼那个惛沉睡眠的缠扰,于外驰散的这些烦恼,都没有了,他就能与这个法门相应。

 

宇二、利根

若有利根觉慧聪俊,不好乘此算数加行。若为宣说算数加行,亦能速疾无倒了达;然不爱乐。

「若有利根觉慧聪俊,不好乘此算数加行」,前面是说钝根人这个法门比较相应;要是利根的人智慧强一点的人,若有利根的人「觉慧聪俊」,这个人他那个觉察诸法的智慧特别的灵,超过一般人,「俊」就是超过一般人。「不好乘此算数加行」,他不欢喜学习这个算数的这个法门去修行,他不愿这样做。

「若为宣说算数加行」,如果为这个利根人,也为他讲解这个入息、出息算数加行的法门,又会怎么样呢?「亦能速疾无倒了达」,这个利根人也会很快的就「无倒」,没有颠倒的虚妄分别,就也明白这个法门,就很快会有成就的。「然不爱乐」,但他心情不欢喜这样一、二、三、四、五……这样数数,他不欢喜。

 

黄二、能勤加行(分二科) 宇一、辨相

彼复于此入出息缘安住念已;若是处转、若乃至转、若如所转、若时而转,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

前边是说利根人、钝根人对于这个法门都是好的,都可以这样学习,利钝全收。下面这第二科「能勤加行」,说是这两种人如果努力地修这个法门的话,说明这件事。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

「彼复于此入出息缘安住念已」,若这个钝根人和利根人「复于此入出息缘」,初开始能这样修习,以后又能够继续地这样子,对于这个入出息缘,入出习是所缘,「安住念已」,这个心安住在所缘的入出息上面不散乱,不惛沉。

「若是处转」,这个「若是处转」就是辨这个相貌,就是那个四种算数那个方法,就是以一为一算数、以二为一算数、还有顺算数、逆算数那个四种算数,他能这样子修行。「若乃至转」这个就是那个胜进的算数,就是以二为一、以四为一,乃至以百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叫「乃至」,就是这个数目多了,所以叫「乃至」。「若如所转」,这「若如所转」就是忽然间在中间又有妄想了,又散乱了的话,那么所有这个算数都不算了、都取消了,从头开始从一开始,这样子修行。

「若时而转」,「若时而转」就是那个极串习那一段,就是入息出息、出息入息、中间入息出息都能够无断无间地相续地这样子修行、相续流注,就是很有成就那一段,心无散乱这样子;那个「极串习」那一段,「若时算数极串习故,其心自然乘任运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缘,无断无间相续而转」就是「无动无摇无散乱行有爱乐转,齐此名为过算数地」那一段。「若时而转」,若你长时期地修行到那时候很有成就了。

「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那么你这个人就是对于算数这个修行的方法,一切的修行方法,属于这个阿那波那念的这一切的方法。「由安住念,能正随行」,由于你的念能安住,所以你能够随顺这个方法很正确地去修行了。「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你能够没有错误地了达了这个法门,你能这样修行「如是修行」,就是这样努力地修行。「有如是相」,这个从始至终有这么多的差别;四种算数、胜进算数,有这些事情。

 

宇二、显业

于此加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证一境性,于其所缘爱乐趣入。

前面说是能精进地这样用功,最后有什么成就呢?「于此加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的话,你要发长远心,你不可以说是:我就一天就要毕业了,不可以这样子,这样想法是不对的。要长时修行「为因缘故」,你就是努力地长时期地修行的「因缘故」,「起身轻安及心经安」,就在你的身心上有轻安乐出现了,这四大里边就感觉有快乐。譬如说有谁打你一捶,或者是给你一刀,你感觉到痛;现在不是,现在由于安住息念,这里面有快乐出现,也有喜。这里面有身心的不同,应该是先有心轻安,然后才有身轻安,身轻安乐。

「证一境性」这时候就成就了禅定的功夫了,就是未到地定,得到了未到地定,成就了心住「一境性」,这个「性」实在就是心,你的心能安住一境,相续不断地明静而住,能成就这个境界了。「于其所缘爱乐趣入」,对于这个出息入息为所缘境,你心里面很欢喜地愿意趣入到这个境界,入于这个境界里面去,因为这里面有轻安乐,你就成就了未到地定了。

 

天二、悟入诸蕴修习(分四科) 地一、标

如是彼于算数息念善修习已,复于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诸蕴。

一共有五种修习,现在这是第一种是「算数修习」。「算数修习」的时候实在就是偏于止,这个算数修习只是数这一二三四五,就是数入息出息、或者以一为一、以二为一、以四为一、以百为一,都是入出息就是一直地数数,实在是奢摩他的止。这个止修到这个程度达到了未到地定,这个时候是最困难的,这个难关你过来了。这下边实在是重于毗钵舍那了,下面这个「悟入诸蕴修习」,这是偏于毗钵舍那,就是在未到地定里边修这个毗钵舍那,是这样意思。这里分四科,第一科是「标」,实在也就是结前生后的意思。

「如是彼于算数息念善修习已」,像前边这一段文,「如是」就指前面这一段文,「彼」那个不管是钝根人、是利根人,用这个算数的出入息的这种方法,保持正念。「善修习已」,他能善巧地成功了,到了未到地定。「复于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达到了这个程度以后又应该怎么修行呢?「复于」你要继续地又这样子,对于所取的;当然就是出入息,这个下面有解释。这「能取」的就是这个念,当然还有其他的事情。这二方面的事情「作意思惟」,就是去观察,观察这个「所取、能取」的两件事你就「悟入诸蕴」,你就有智慧了,你的智慧就深入到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境界里边去了。

这一段文是「标」,标示出来这件事。「如是彼于算数息念善修习已」这是结前,「复于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诸蕴」这是生后,这是起后。

这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征」。

 

地二、征

云何悟入?

怎么样就是有了智慧去明白色受想行识的道理了呢?这是「征」。下面第三科就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先解释「悟入」的道理,分五科,第一科是「色蕴」。

 

地三、释(分二科) 玄一、悟入(分五科) 黄一、色蕴

谓于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蕴。

怎么样悟入?「谓于」,就是说你对于这个入息、出息,及入出息所依止的身体,你在这两方面「作意思惟」观察,你就明白五蕴里边这个「色蕴」的情况了,明白它的事情。我们没得到未到地定的人,我们这个心钝,这个心就是看见有一棵树,只是看见树而已不明白什么事情。但是得到未到地定,这个时候不是散乱心的境界,这个心就有力量,心的力量强了,他作意思惟这个出息、入息,及息所依身,他心里面有所「悟入」。究竟「悟入」什么?下文有说,这里没说。

 

黄二、受蕴

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应领纳,作意思惟,悟入受蕴。

这是第二科悟入「受蕴」。这位修行人悟入色蕴了以后,他又「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能取入息出息的念,这就是那个前面说「所取能取二事」,这就是能取的,能取的这个是谁?就是这个「念」。「相应领纳」与念相应的,这个念入出息的时候,这个念是心法,与念相应的就出来一个「领纳」的事情,「领纳」就是感觉,就是「受」,受就有感觉,感觉入出息它有事情,感觉它或者是无常的、或者无我,这下面会说。

「作意思惟」就是作意思惟「念相应的领纳」,观察这个「受」,那你就在受上开了智慧,你就悟入这个「受蕴」的道理了。这是第二科。

 

黄三、想蕴

即于彼念相应等了,作意思惟,悟入想蕴。

这是第三科。「即于彼念相应」的时候,这念入出息这个「念」是与受相应,还不只与受相应,还有相应的「等了」,就是普遍的明了。这个与受相应还有其他的事情。「作意思惟」也是你警觉你的心在这里去观察思惟。这个「了」,所了的就是相;明了种种相,那就是「想蕴」了,这个「想」字是取相为义。所以就「悟入」了这个「想蕴」。

 

黄四、行蕴

即于彼念,若念相应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蕴。

这是第四科悟入「行蕴」。「即于彼念,若念相应思及慧等」,这「念相应」的不只是受和想还有「思」,你在思惟观察的时候,你就知道它有其他的事情,就是自已决定我应该这样做,我应该这样做,就是有了一个目的了,从这里就增长了你的智慧,你就知道是这样做,所以那里面有思心所和慧在里边。能这样决定的那是智慧,要这样做那是思心所。「作意思惟」,在这方面「作意思惟」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悟入行蕴」了。这里面「行蕴」本来是思心所,但是再加上个「慧」。

 

黄五、识蕴

若于彼念相应诸心意识,作意思惟,悟入识蕴。

这是第五科。这个修行人「若于彼念」入出息,不但是有受想行的相应,还有「诸心意识」相应的。这明了性是心王,受想行是心所,有心所就有心王,所以那个「心意识」的心王,你在这方面去观察这个心,观察这个「心意识」,「作意思惟」,就「悟入」了「识蕴」的道理了,这样子。

 

玄二、多住

如是行者于诸蕴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

前边是「悟入」,这第一科是「悟入」,现在第二科是「多住」。

这个修行人「于」色受想行识「诸蕴中」,这样子在入出息这个地方,入出息念这个所取能取这样的观察,若修若习若多修习,安住在这里思惟观察,「名已悟入」,那就是已悟入色受想行识诸蕴了。

 

地四、结

是名悟入诸蕴修习。

这是「悟入诸蕴修习」这一段结束,就是悟入了诸蕴的修习了。

这文字上的解释,按照次第前面是「算数修习」,一共五种修习,这里第二科是「悟入诸蕴修习」,下面「悟入缘起修习」,实在是和合在一起的;在文字上的叙述就是一样一样的叙述,是这样意思。

下面第三科悟入缘起的修习,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先解释「悟入」,先是「标」。

 

天三、悟入缘起修习(分二科)     地一、释(分二科) 

玄一、悟入(分四科)             黄一、标

若时无倒能见能知,唯有诸蕴,唯有诸行,唯事唯法,彼于尔时能于诸行,悟入缘起。

这是「标」。若这位修行人,没有其他的颠倒迷惑;有的人修行、一修行发了魔障,那就是有问题。现在这个人没有这些问题,没有这些错误的事情。「能见能知」,他「能见」就是现前的境界能观察思惟,叫「能见」;不现前的事情,过去的、未来的也能观察思惟,叫「能知」。能见能知「唯有诸蕴」,过去也是「诸蕴」、未来也是「诸蕴」、现在也是「诸蕴」,也就是色受想行识。而这个「诸蕴」究竟是什么呢?就是「诸行」,实在来说一切法还是心为主,就是你内心的虚妄分别。「唯事」,一虚妄分别就有事了,很多的问题。「唯法」,就是你也会发出来种种的名言的分别。

你「能见能知唯有诸蕴,唯有诸行,唯事,唯法」,你就是有这样的智慧了。「彼于尔时,能于诸行悟入缘起」,这个时候「彼」那个修行人「能于诸行」,就是能于诸行唯事、唯法上悟入缘起的道理,十二缘起的道理。

这是「标」,下面「征」。

 

黄二、征

云何悟入?

怎么样就会「悟入」到缘起的道理了呢?这是「征」。

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寻求」分四科,第一科「入息出息」。

 

黄三、释(分二科) 宇一、寻求(分四科) 宙一、入息出息

谓观行者,如是寻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入出息,依身缘身,依心缘心。

「谓观行者,如是寻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缘?」就是这个修阿那波那念这个人,他这个「观行者」,就是在未到地定里边修这个毗钵舍那观这个修行人;「观行者」指这个人说,这个人。「如是寻求」他这样的去「寻求」、去推求、去观察,观察什么呢?寻求什么呢?「此入出息何依何缘」?我现在有入息有出息;「何依何缘」?这个「依」是住处,这个入出息在什么地方住?它以什么为缘,「何依何缘」?看下文的意思:这个「缘」是个增上缘的意思。这是自己在未到地定的奢摩他里面作如是毗钵舍那观察:这个出入息是什么「依」?什么为它的「依」?什么是「缘」?缘什么?

「既寻求已」,他既然这样推求的话。「如实悟入此入出息」,他就能正确地知道了,就悟入到什么呢?「此入出息依身缘身」,「依身缘身」以「身」为它的住处,这出入息不是在虚空里,一定在你身体上,以「身」为它的住处。「缘身」,为身的增上缘,有入出息也帮助身体健康。「依心缘心」,它不但是以身为住,也是以「心」为它的住处,它也为「心」作增上缘的,这样意思。这是他寻求入出息的「依、缘」,现在知道「身、心」为它的「依」为它的「缘」,这是这个意思。

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又寻求这个「身心」。

 

宙二、身心

复更寻求此身、此心,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身此心依缘命根。

「复更寻求此身、此心,何依何缘?」他又进一步地又再去推求,这个身心以什么为依?它以什么为缘?缘什么呢?「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身此心依缘命根」,以「命根」为它的所缘。这个「身心」的存在当然是靠这个「命根」,生理和心理组合在一起而不分离的那个力量,那就叫做「命根」。如果那个命根的力量衰竭了结束了,那这个人就死亡了,「身」也坏了「心」也坏了,所以「如实悟入此身此心依缘命根」。所以「命根」是个果报,「身心」也是个果报,这个果报。

 

宙三、命根

复更寻求如是命根,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命根,依缘先行。

这是第三科。这「如是命根」是「何依何缘」呢?「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命根,依缘先行」,就是你过去世的业力,由业力来的。这样说这个身心和命根都是果报,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果报,也就是那个生缘老死,这些都是以业为它的依缘。

 

宙四、先行

复更寻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先行,依缘无明。

「复更寻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缘?」这又推求,这是第四科。「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先行,依缘无明」,无明缘行,识缘名色,行缘识,识缘名色。这个「行」是由「无明」来的。「无明」是什么东西?就是你的「心」;这「无明」是我们的心。心里面有些错误的知识,就是「无明」,这不是色法,这无明不是色法,是你的心;你心里面对于世间上一切的法有所错误的执着,就是无明。你错误的执着所以就发出了错误的行动,就是由惑而有业,有业而有果报,惑业苦。现在很明显出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下边是第二科是「了知」。前面是「寻求」,现在这第二科是「了知」分二科,第一科「流转」。

 

宇二、了知(分二科) 宙一、流转

如是了知无明依缘先行,先行依缘命根,命根依缘身心,身心依缘入息出息。

「如是了知无明依缘先行」,像前面这样推求的结果,他就知道了「无明依缘先行」,以「无明」为依而有行,而「无明」又为行的增上缘;「行」以无明为依,「无明」又为行作增上缘,就是它们两个互相的关系。「先行依缘命根」,过去世造的业力是「命根」的住处、命根住处,而这个「行」又为命根的增上缘,就是业力。「命根依缘身心」,「命根」又为身心的「依缘」是这样子。「身心依缘入息出息」,就是这样「入息出息」以「身心」为依、为缘这样子。那么这就是缘起了;这个缘起这就是染污的缘起,就是生死的缘起。

 

宙二、还灭

又能了知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命根灭,命根灭故身心灭,身心灭故入出息灭。

这第二科是「还灭」。还会了知,在未到地定里面的奢摩他里作如是观的,观缘起这个人,就是会通达了生死的缘起,也通达了涅槃的缘起。

「又能了知无明灭故行灭」,如果在你心里面你那个「无明」消灭了,通达无我、无常的道理了,这个无明就灭了;「无明灭故行灭」就不会再造生死业了,不会用取着心去造这个不动业和这个福业,也不会用愚痴心去造罪业了。「行灭故命根灭」,你这个「行」有漏的业力不活动了,这个有漏的果报「命根」也就没有了。「命根灭故」身心也就灭了,「身心灭故」出入息也就灭了。这就是一切法不生,不受一切法的境界出现了。

 

黄四、结

如是名为悟入缘起。

这第四科「结」。就是悟入了染污的缘起,也悟入了清净的缘起。

 

玄二、多住

彼于缘起悟入多住,名善修习。

「彼于缘起悟入多住」,这位修行人对这缘起的「悟入」的多住,你不能就修这么一坐的止观就完了,要数数地做如是观。「名善修习」那就叫做善修善习善多修习。

 

地二、结

是名悟入缘起修习。

这个「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处灭,六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这个「有灭则生灭」这地方很有意思。这个「生」就是前面那个「识」;有灭则生灭,就没有识、名色、六处、触、受了;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受想行识,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就是一切法都没有了。而这个时候是什么境界呢?就是那无分别智的境界,这时候是在那奢摩他里面有那无分别智现前了,都不受一切法了,那个无分别智的境界出现了,就是如如智、如如境的境界呀!是这么一个境界。你若是这么的多住,数数地、长时期地作如是观,当然这是观里面也有止,止也有观这样子。

 

天四、悟入圣谛修习(分二科) 地一、释(分二科) 玄一、悟入(分二科)

黄一、苦谛(分二科) 宇一、释(分三科) 宙一、无常(分二科) 洪一、标

如是彼于缘起悟入善修习已,复于诸行如实了知从众缘生,悟入无常。

这下面第四科「悟入圣谛修习」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悟入」分二科,第一科是先悟入「苦谛」。悟入「苦谛」先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先说「无常」;这苦谛就是无常,先是「标」。

「如是彼于缘起悟入善修习已」,这个修行人,像前面这一大段文悟入缘起了,能这样修习好了。「复于诸行如实了知从众缘生」,他又能够正确的知道「从众缘生」,这个诸行是众多的因缘生出来的,靠众多的因缘;就是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就是众多的因缘生起的。「从众缘生」,都是从众多的因缘生起的。「悟入无常」,那他明白这件事是不长久的,里边没有常恒住的东西可得,就明白了无常里有剎那无常、有一期无常,这些各式各样的无常。

 

洪二、释

谓悟入诸行是无常故,本无而有,有已散灭。

第一科「标」。第二科是解释,现在第二科解释。

「谓悟入诸行是无常故」,说这个修行人,他在这个未到地定的奢摩他里面悟入到无常的道理,也等于是修无常观。「本无而有,有已散灭」,那么他就知道:你的出入息也好、你的身心也好、你的命根也好、这一切法也好,原来都是没有的「而有」,而有因缘故,这个法就出现了;原来是没有的,但是有因缘故它就有了。「有已散灭」,有了以后它又会散坏了,又没有了,由有而无了。

这就是解释这个无常的相貌。下面第二科是「苦」。

 

宙二、苦

若是本无而有,有已散灭;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

这是解释这个「苦」。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观的时候,他就会觉悟这个道理;什么呢?「若是本无而有」,这件事原来没有,而现在有因缘故有了;有了又没有了。如果是这样,「即是生法、老法」,由无而有是生了,生了以后他不健康他又衰朽了、「老法」,「病法」有很多的困难的问题,「死法」最后就结束了。

「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这个生、老、病、死是一个苦恼的境界,这就是「苦」,所以由无常故苦。

 

宙三、空无我

若是其苦,即是无我;不得自在,远离宰主。

第三科「空无我」。「若是其苦」,这个由无而有了以后这个无常的法、它就是苦。人都是愿意常嘛!愿意常;不可能是常的,所以就是苦。既然是苦了,那也就是「无我」的意思;因为什么呢?「不得自在」,苦就是表示不自在的意思。我不愿意苦,我要自己作得主;我不要苦就不苦,那就表示有我。你不愿意苦也苦,那就叫作「不自在」,就是不能自主,那就是「无我」的意思。「远离宰主」,在这个不自在的境界里边不能作主,你自己作不得主的,所以就是「无我」了。由无常就会通达苦、悟入苦,由苦就悟入无我,就明白也就是无我,也就是空,这个意思。

 

宇二、结

如是名为由无常苦空无我行,悟入苦谛。

就明白,你这一念无明缘行就是苦了,就是苦的境界出现了。在四谛的道里面,先是觉悟了苦。

 

黄二、余谛(分二科) 宇一、别辨(分三科) 宙一、集谛

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其性是苦、如病如痈,一切皆以贪爱为缘。

前边是悟入「苦谛」,说这个苦。现在第二个悟入「余谛」就是集谛、灭谛、道谛,分二科,第一科「别辨」就是一样一样的说,分三科,第一科先说这个「集谛」。

「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其性是苦」,又这个在奢摩他里面修毗钵舍那观这个人。「能正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他就悟入到「诸所有行」都是因缘生的;这个话,一定是先要学过佛法,他没有修止观之前先要学习佛法,然后你随顺佛陀所开示的法作如是观,就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如果你不学习佛法,在禅定里面还会有邪知邪见的呀!还会有这个问题的。「如是能正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众缘生起」的这些生老病死「其性是苦」。

「其性是苦」、什么苦呢?「如病如痈」,就像一个人得病了,这就是苦。不要说其他大病,就小小的感冒你就是难过,就是苦;「如痈」就是重病。「如病」是四大不合,地水火风互相冲突你就感觉到苦,这是「病」;「如痈」那是更严重的病,那就是前生的罪业现在要受报、受报了。「如病如痈」这些苦,怎么会有这种苦呢?这个苦从那里来的呢?「一切皆以贪爱为缘」,就是你的贪爱心。因为你若没有贪爱心的话,你不采取行动的;因为你爱这件事,我想要得到这个,那就非要采取行动才行。所以最初的一切行动的发动的那一个地方,那个「机」,那个机关;那个小机器能动那个大机器,你动这个小机器那个大机器就动,然后就做出东西来了。所以最初的那个动的那个地方,那就是你的「爱」,这个爱心,这个爱有这个力量。所以全面的来观察一下,就是由于「爱」而集聚了很多的苦恼,这是自作自受了,就是这么回事。

「如病如痈」的这个苦是你自找的;我怎么找的?因为你有「爱心」,有爱心就是找这个「苦」来,是这么事情;这就是悟入「集谛」了,这个「集」他有力量能集聚来东西。本来你原来的目的是想要快乐的,这个爱是想要快乐的呀!但是你采取行动的结果,就是随之来了很多的苦恼叫你受,这个「集」就是这个意思。原来什么也没有的,就因你心一动才有这个苦,所以叫作「集」,这个集是这么意思。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告诉你,原来是没有苦的;怎么有苦了?就是你心里面有「爱」所以有苦了,是这么事情。

 

宙二、灭谛

又正悟入,即此能生众苦贪爱若无余断,即是毕竟寂静微妙。

这是第二科「灭谛」。苦谛、集谛说完了,现在说「灭谛」。

「又正悟入」,这个修毗钵舍那观这个人,他又能开一种智慧,「即此能生众苦的贪爱若无余断」,没有剩余的,就是全面的把这个爱心消灭了,全面的消灭了就是在一切法都不执着了;「爱」者着也,有微细的爱、有显著的爱;这无余就是微细的爱也息灭了。「即是毕竟寂静微妙」,这个时候那就是: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个时候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那时候那里边「毕竟寂静」是究竟的寂静,没有一法来扰乱你了,那是最「微妙」的境界,那就是「灭谛」。就是没有苦的因,也没有苦的果了;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老死灭,就是这个境界。这是「寂静微妙」的境界,就是「灭谛」,这是大安乐处,一切诸佛、一切圣人都在这里。

 

宙三、道谛

我若于此如是了知、如是观见、如是多住,当于贪爱能无余断。

这是第三科「道谛」。「我若于此如是了知」,这个修行人,他在静坐的时候他就在想,「我」就是他自称我,我若能够在这个境界,这个苦、集、灭在这里能够通达、能了知。「如是观见」,能够用这个止观去观察它去。「如是多住」而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数数地若修若习若多修习,「如是多住」。「当于贪爱能无余断」,原来这个众患之本、大患之本是你的「爱」,是你那一念心里的「爱」;不是老子说「唯吾有身」,不是这么意思。是你有这「爱」,爱是众患之本;「当于贪爱能无余断」,你就把这个执着心完全断了,就是完全断。这个作如是观察的,那个就是「道谛」,就是戒定慧,是「道谛」。

 

宇二、总结

如是名能悟入集谛、灭谛、道谛。

这是结束前面这一段。你若能够这样悟入「无常苦无我」,悟入「一切皆以贪爱为缘」,贪爱能无余断「毕竟寂静微妙」,于此观见、如是多住,「当于贪爱能无余断」,「如是名为悟入集谛、悟入灭谛、悟入道谛」。

 

玄二、多住

于此悟入能多住已,于诸谛中证得现观。

「于此悟入能多住已」,你这样子悟入,也就是这样子观察,你要「多住」;你不可能少时间这样就行的、「多住已」。「于诸谛中证得现观,是名悟入圣谛修习」,你能够「于诸谛中」,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证得现观」,就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了,这无分别的清净无漏的智慧现前了。

 

地二、结

是名悟入圣谛修习。

这就得初果了,初果须陀洹了。前面那个得身轻安,心轻安是未到地定,不是色界初禅、二禅,不是禅,不是那么高;那么高,那么这地方应该是三果了。那个地方是未到地定,所以这里边就是初果。

 

天五、十六胜行修习(分三科) 地一、标

如是于圣谛中善修习已,于见道所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唯余修道所断烦恼。为断彼故复进修习十六胜行。

这个五种修习,现在是第五科。算数修习、悟入诸蕴修习、悟入缘起修习、悟入圣谛修习,现在是第五科「十六胜行修习」,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于圣谛中」,这一位像前面这一段文「于圣谛中」,于四圣谛里边「善修习已」,你不怕辛苦,你能善巧的这样修习、这样观察。「于见道所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就是有见道、有修道、有无学道;现在说是「见道」,就是初入圣道的时候叫作「见道」,实在是见到什么?就是见到诸法的寂灭相了,就叫作「见道」。

这个《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就是《大日经》有一句话,这是密宗的经典。「于诸法本寂,常无自性中,安住如须弥,是名为见谛」就是见道;「于诸法本寂」,这是《般若经》的道理。现在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是从无常观、从缘起观,从缘起中观无常,通达一切法寂灭相。现在说「于诸法本寂」就是通达这缘起,就是知道一切法本来是没有,就是有了也还是毕竟空,这叫诸法本寂。「于诸法本寂,常无自性中」过去也是无形,现在也是无形,未来也是无形,「常无自性中」,就在一切法宛然而有中通达一切法寂灭相,你在这里「安住如须弥」,像须弥山似的,这个东西南北的风不能动它「安住如须弥」,「是名为见谛」,这是见谛。

所以现在说「于见道所断一切烦恼」就是这个「见道」,到了见道的时候,你见到诸法寂灭相了的时候,当然这时候成就了无漏的无我的智慧了,到这个时候所断一切的烦恼「皆悉永断」,在这个范围内应该断的烦恼都完全断了;那么这是什么呢?就是身见、戒取、疑,主要就是这三个烦恼,这五下分结,那贪瞋还没断。五下分结里面身见、戒取、疑、贪、瞋,这个贪、瞋要二果、三果才能断掉,断了五下分结。这个「身见」就执着有我。「戒取」就是外道的这些邪知邪见的这些修行的方法,那不是道。你对于圣道没有「疑」惑了,没有疑惑心了。这三种烦恼断了,「一切烦恼皆悉永断」。

「唯余修道所断烦恼」,就是修道所断的烦恼还是剩余、还没断;就是贪瞋和五上分结没断。「为断彼故复进修习十六胜行」,为求断灭彼修道所断烦恼,还需要继续的进一步的修行「十六胜行」,修这个方法。这「十六胜行」是修道的时候,就是初果圣人以后,见道以后修行的法门,这样子。前边这阿那波那念是在凡位的时候修,「十六胜行」是得圣道以后修行的方法,是这样意思。

这是标出来这个「十六胜行」。这个「胜行」这个「胜」这个字,是殊胜的意思。当然现在他是胜过了前边的那个见道的修行,现在是修道的修行了。修道的时候这个修行法门胜过见道的法门,就叫作「胜行」,可以这么解释。

 

地二、释(分二科)            玄一、显有学行(分二科) 

黄一、举十六行(分二科)       宇一、征

云何名为十六胜行?

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又分二科,第一科「显有学行」,从得初果以后称为「有学」,没得初果以前还不能名之为「学」,你看这个事情!这分二科,第一科举这十六胜行,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十六胜行」呢?

这是先「征」。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

 

宇二、列

谓于念入息,我今能学念于入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

这二句话是总说的,下边是别说的。就是你在见道之前你这样修习修行的时候,你念这个入息的时候,你有念,这个如「念于入息」的这个法门,「我今能学念于入息」,我现在还能继续这样学习,我能继续这样学习念这个入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念这个入出息。

 

若长若短。

「若长若短」,这以下就是十六胜行开始了,第一个是「学观息长」。十六个胜行;第一个胜行「学观息长」,第二个胜行「学观息短」;这个下边有解释。

这里是标出来,标列出来。这个《披寻记》解释的,就是下面文的解释。

 

《披寻记》九二二页:

若长若短者:入息出息,名之为长。中间入息中间出息,名之为短。

「若长若短者:入息出息名之为长」,由鼻至脐是「入息」,由脐至鼻是「出息」;这个「入息」和「出息」时间是比较长一点。「中间入息、中间出息,名之为短」这叫「短」。就是若知息长;「学观息长、学观息短」,这个初果圣人修十六胜行的时候,还是这样修行的,就是注意这个息的长短,还是这样的。

 

于觉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于觉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出息。

「于觉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这是第三、「觉了」。他在奢摩他修止的时候,他就能够觉察到「遍身入息」全身都有入息;不是说由鼻、由口有入息;不是。全身的毛孔都有入息,息从全身的毛孔入。凡夫也是这样子,但是你不觉了;这个圣人他知道了,「觉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就是他能这样学习,就注意这件事。「于觉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出息」,全身的毛孔都能出,都能有息从那里出来;这个圣人能有这个智慧,能有这么深的定力,能觉了这件事。

这是「学观息遍身」,这是第三。

 

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

这是第四个,十六胜行里这是第四个。「于息除身行」,这个息能除这个身行,这个入息出息就是身行;现在是能除这个身行,「除身行」是在入息的时候,那就是没有入息了;「我今能学息除身行的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就是这个「出息」能除身行,也就是能除这个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能学习。

 

《披寻记》九二三页:

息除身行入息等者:谓于入息、出息、中间暂停息处应知。

就是入息出息中间,暂时「停息」的地方。入息、中间入息,这都是算是「入息」;出息、中间出息这都算是「出息」。这个入息和出息之间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没有息,也没有入息也没有出息;这个地方就叫作「除身行」。

就是前边我们讲这个阿那波那念的时候,说有一个空位,说个空位的那个地方,就是这个意思。在那里讲说是中间的入息、中间的出息叫做空位,这样讲不对的,这样讲不对。就是那个地方也没有入息,也没有出息;也没有入息、也没有中间入息,也没有出息、没有中间出息,这四个息完全没有。那个时候叫作「暂停息处」。那一个地方就是没有「身行」了,就是没有入息,没有出息了,这四个息都没有了,那个地方就是「除身行」。若是我们现在你修数息观,你觉察不到这件事,觉察不到;现在是初果圣人。前边那个地方说到这个「空息位」,没证得初果之前也觉察到那里了,觉察到有这一点。

这是第四。

 

于觉了喜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于觉了喜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出息。

这是第五「学观觉了喜」,也就是有轻安乐的关系。这个「觉了喜入息」,这个入息的时候有喜,心里有欢喜。「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也能觉悟这件事「入息」。「于觉了喜出息」的时候,也有轻安乐。「我今能学觉了喜出息」,也是。

 

《披寻记》九二三页:

喜入息等者:谓于初二静虑地中入出息念有喜相应故。

现在已经由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了,到这个时候了。这个时候初禅、二禅是「有喜」;有寻伺、有喜、也有乐,但是乐这时候不说,说有「喜」。

 

于觉了乐入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于觉了乐出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出息。

前面是觉喜,这是觉乐。入息也有乐、出息也有乐。这是什么呢?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二三页:

乐入息等者:谓于第三静虑地中入出息念乐相应故。

这是第三禅,这时候有乐。第三禅是没有喜了,没有喜而有乐。初禅、二禅有喜;三禅没有喜而有乐,把喜不要了,只要有乐。

这时候就是到了三禅了,这第六这个地方到了三禅。

 

于觉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于觉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出息。

「于觉了心行入息」,这个息在入的时候有「心行」这件事;「心行」是什么?这个口行就是语行,寻伺是语行,你有寻伺你才能说话。这个身行就是出入息。那个「心行」是什么?「心行」就是受想。色受想行识、受想是「心行」;有受有想这心就活动,若没有受想心就不能动了,所以有受想就是有心的意思。现在这是「于觉了心行」的时候,也就觉了心里面有受有想;在入息的时候心有受有想。「我今能学觉了心行」的入息。「于觉了心行出息」的时候,「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时候也有受想,能觉了受、觉了想,这样意思。

 

《披寻记》九二三页:

觉了心行入息等者:此中心行谓即受想,若失忘念,我见慢等相应俱转,速疾通达故。

「若失忘念」,这个忘掉了正念。就是无常、无我是正念;忘掉了正念,这个虚妄分别来了,就是「我见慢等相应俱转」,这时候就是得了初果以后;如果到了三禅,应该是到了三果了,二果、三果这个时候,他还是有我见有高慢心出来,这样的分别心出来和你的心同时活动,「速疾通达故」。这上面说「于觉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这个「觉了」,就是觉了我有我见、我慢,是不对的;「速疾通达」就把这个我见我慢就灭掉了,观察无我,是这个意思,这段文是这个意思。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四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冬参夏学?[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一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工作中必须思考,如何放松?[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第三部 僧团之父 马哈咖沙巴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佛教徒与参军 Can a Buddhist Join the Army?[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二十三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新中国的藏传佛教研究[栏目:尕藏加教授文集]
 心灵之窗[栏目:证严法师]
 别自扰,烦恼都是自找的[栏目:看开]
 Walking meditation[栏目:Buddhist Meditation Knowledge]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