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观念处的十项功德
 
{返回 著述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3

身观念处的十项功德

录自巴利中部119经
德文原编:Nanatiloka mahathera(德籍)

英文中译:曾银湖(台湾)

当已修习了身观念处,并且经常练习,甚至把它养成后天的习性,以它为基地,坚固的建立起来,并且令它增长至圆满。那么,就会拥有修习身观念处的十项功德:

(一)他有能力控制愉快与不愉快的情绪,不为不愉快的情绪所制服。当不愉快的情绪一生起,他即能立刻调服它。

(二)他战胜那令人心悸的恐惧和怖畏感,不为那令人心悸的恐惧和怖畏感所制服。当那令人心悸的恐惧和怖畏感一生起,他即能立刻征服它。

(三)他能忍耐寒与热、饥与渴,以及虻、蚊、风、炎、爬行虫类之触。若有任何恶毒的中伤和毁谤,以及身体的疼痛;虽然,它们皆是刺骨、尖锐、酸苦,不但不舒适,而且难受,乃至是危害生命的,他都能很有耐心地去忍受着它们。

(四)他轻易地即能随心所欲的享受那净化人心的四禅定。在此,他就住得很快乐了。

(五)他练习种种神变。所谓:以一变多,以多变一;显身,隐身;穿壁,穿墙,穿山,如在空中行动,没有障碍;在地里出没如在水中行动,没有障碍;涉水如走在地上而不沉没;盘腿在空中来去如展翅飞翔的鸟;有大神力有大威力能以手扪日月;以身所能到达的乃至梵天世界。

(六)他以清净超人的天耳界,听到或远或近,天与人的声音。

(七)他以己心,悉知其他有情及辈份之心:

有贪心,他知有贪心;离贪心,他知离贪心。

有瞋心,他知有瞋心;离瞋心,他知离瞋心。

有痴心,他知有痴心;离痴心,他知离痴心。

收摄心,他知收摄心;放逸心,他知放逸心。

广大心,他知广大心;不广大心,他知不广大心。

增上心,他知增上心;停滞心,他知停滞心。

禅定心,他知禅定心;散乱心,他知散乱心。

解脱心,他知解脱心;系缚心,他知系缚心。

(八)他随念到许多生的宿命。所谓: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许多坏劫、许多成劫、许多坏成劫。『我曾经有这样的名,这样的姓,这样的种族,吃这样的食物,受这样的苦乐,有这样长的寿命。我从那边死后,再出生在某处。那时我有这样的名,这样的姓,这样的种族,吃这样的食物,受这样的苦乐,有这样长的寿命。我从那边死后,再出生在这里。』他如此随念到许多生宿命的情况与细节。

(九)他以超人的清净天眼,见到诸有情在生死。他知道诸有情是随业而生得贵贱,美丑,幸福与不幸福。即所谓:『诸位贤者,这些有情,具备了身口意的恶行,诽谤诸圣贤,怀诸邪见,行邪见业。他们命终死后,生于苦界、恶趣、苦途或地狱。』『诸位贤者,然而这些有情,却具备了身口意的善行。不谤诸圣贤,怀诸正见,行正见业。他们命终死后,生于善趣、天界。』他如此以超人的清净天眼,见到诸有情在死在生。他知道诸有情是随业而生得贵贱、美丑、幸福与不幸福。

(十)他诸漏已尽,亲自见法,缘自觉知,证得那无漏心慧解脱,并且住在那无漏心慧解脱。


{返回 著述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巴利经典中的布施(莉莉-德西尔瓦)
下一篇:巴利名相
 「初果」续言(陈慈兰)
 让人记得你--六可念法(喜戒禅师著)
 五盖与正念(方兰琴)
 乌巴庆内观禅修之古老根源
 苦受有助于获得真正的乐
 由观根尘识体证无我(Uthondara Sayadaw)
 南传《念安般经》略解(汤用彤)
 唐卜陆西亚多(Jack kernfield)
 心念处的修习
 巴利经典中的布施(莉莉-德西尔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九七 怨亲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五)[栏目:宽运法师]
 The Great Pretenders[栏目:Dhammapada Stories]
 呵护小生命[栏目:放生心得]
 应如何面对自他的宗派[栏目:格花堪布]
 贪着当舍离[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同体与共生 1993.10.16~1993.10.31[栏目:星云日记]
 开光 Consecration Ceremony[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金刚经》相关的忏法初探[栏目:达照法师]
 怎样念佛才能自在往生(一)[栏目:法宣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