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住者 人之本性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20
无住者 人之本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这是禅宗的宗趣。
    “无相为体”,这是理论的基础。
    “无住为本”,这是具体的用处。
    他先是这样解释,但下面就不是这个次第了。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相为体,像前面说的那样,在看到春花开时,就已经看到了它的凋落,而秋风扫落叶时又看到了它的生机盎然,看到清水,便想到咖啡、茶,甚至毒药,它的无限的可能性都在清水中蕴聚了。这就叫“见相而离相”。
    今天你见到一个人做善事,就在相上生起了一个执取和认知——认为他是好人、善人。然后心就隔离了,不再继续认知了。万一明天他不再做好事了,你就说这个坏蛋,欺骗了我,欺骗了佛法,然后对他生起了很大厌恶和嗔恨。所以要于相离相,无论他怎样,都具备成佛的可能性。这样就能圆满地看一件事,就不会有问题了。
    “无住者,人之本性。”这是所有人的本性,假如我们执著了,那就即同无情了,“常坐不动”,妄不起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是因为这句话而开悟的,也是用这个来教导我们,只是不用原有的词而已。
    “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有人跟你言下不相应,甚至挖苦你、讽刺你、侮辱你、欺骗你时,“并将为空”这句话多么有力量,一句话,你的心量足够有定有慧,智慧一下子透过去了,根本不值一提。
    “不思酬害”,即是未来心不可得。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想着别人如何如何对我,被八风吹动的时候就是束缚。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立顿渐之名
下一篇:外离一切相
 机教相扣
 摩诃
 当下般若行
 众生与佛 在迷悟间
 烦恼即菩提
 自性真空
 定慧等学
 佛法与宗教的区别
 波罗蜜
 无愿随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一) 乐的追求[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文殊信仰与社会和谐(冯巧英)[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宗镜录 卷六[栏目:宗镜录·白话文]
 销矿成金,纯化爱情[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十五.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栏目:玉琳国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