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度众生
 
{返回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65

度众生

撰文 / 释慧鑫(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

    利益众生,是佛陀的精神本怀,佛陀传教都以度众生为核心,展开说法。度众生字面上虽是利他,其也成办自利,既然能发度众生之愿,即证明不将自我为中心。度众生是没有我与众生之分别,是彻底的平等,非造作的,其根本是做好当下。

    米勒日巴尊者在证果之前,就已经有神通,他认为这时应该可以下山度众生了,师父说:“最好的度众生方式,即是精进修行。”这句话是说得何等精深!现在有些佛陀弟子每日发愿度众生,平时遇小事却斤斤计较,与人相处,总是三三两两,这样不平等,又怎谈得度众生?愿发的又有何意义?自己尚未成就,以什么度他?以盲引盲,与众生同入歧途!“度众生”之愿不是跪在佛前高声宣誓就了事,全在吾人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全在我等一颗平等心平常心做到底!无论发何等的大愿先做好自己每一个当下。度众生难道一定要为众生说法吗?就算有微妙的舌根、说微妙的法,说的口吐莲花,道德品质不圆满、众生依然不依法修行。你的为人处事如法,一言一行如律,就算一句法也不说,亦能度化众生。生活中,不以得失而喜悲,不因是非而烦恼,知谦虚、不攀缘,明忍让,不高慢,默默无闻做一切善事,以真诚的心包容身边的人,这样,恶人也会被感化,有惭愧者自然向你学习,这不即是度众生吗?何须一定要说法?总之,即是“以德服人!”这不是否定了以做事业来利生的人,有智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利益众生,完善自己,而后做利生的大事业,更是圆满!无论自己是小沙弥的身份,还是大法师的身份,做好自己该做的,一言一行即是别人最好的老师。

    我们中没有人想成为只是自利的二乘人,都想成为大乘菩萨,既然心中有度众生之愿,那就做好眼前,以平等心做好每一个当下,如法如律,这即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在度众生!


{返回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谈“和谐”
下一篇:大海
 出家一周年了
 僧伽教育——如何让戒律与教理并进
 我的佛学院生活
 安祥与活力并行
 零为起点
 佛学院女众学僧的快乐人生观
 微笑
 厨师被预判地狱无期徒刑?
 僧侣的生活
 闻法体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人间佛教”到“中道佛教”(何劲松)[栏目:人间佛教]
 准提咒的念诵心态--慈悲喜舍[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心行]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观身(张大卿)[栏目:禅定]
 杨度的“新佛教论”[栏目:蔡惠明居士]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如说第七卷(钟惺)[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法融入相续、修行融入生活有过程[栏目:达真堪布]
 《修心八颂》第一颂[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福报的由来 二十二、远离多管闲事、攀比、虚荣[栏目:福报的由来]
 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受戒?开戒和破戒有什么区别?[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