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84 百年一梦
 
{返回 活得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3

84 百年一梦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归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搘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是一般人经常想到的问题,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问题,但都没有人揭破这个谜底。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禅师们道出了原委,又不易为人了解。生命有隔阴之迷,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而生命的理性则一切平等,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的义理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即不问可知了。

 


{返回 活得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85 不得见
下一篇:83 树的根
 63 我往西方走
 40 不要拂拭
 93 禅非所知
 22 残缺的鬼
 96 除却心头火
 32 放逐天堂
 47 进入深山
 26 谁去主持
 92 满了吗?
 20 文殊现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悲经》简介(梁国雄)[栏目:著述文集]
 佛家之孝与儒家之孝[栏目:大安法师]
 佛法与人生[栏目:仁焕法师]
 《净法概述》第六章 以观想辅助持名[栏目:方伦居士]
 佛学的真面目·38:念佛的心要[栏目:妙泽居士]
 菩萨为什么一定要持六斋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第十三章:正念[栏目:德宝法师]
 烦恼的恶性循环[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四妙法[栏目:佛陀之言]
 月溪法师警语[栏目:月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