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平常心
 
{返回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8

平常心

撰文 / 释醒慧(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

    祖师曾说:“平常心是道。”当我懂得什么是平常心时,才知道平常心难做。我个人认为既然修道就要做到平常心。

    世尊教导我们,对待众生要平等,所谓平等是用同样的心态面对种种事物。见贫穷,不轻视。见富贵,不羡慕。心中无贵贱之分别。视一切众生皆有同等的智慧佛性,只是暂时的迷悟而无法看清真相。这所谓的平等,即是一颗平常心。在生活中,对上不奉承攀缘,对下不我慢贡高,不求名利,坦坦荡荡,即是平常心。逆境来临,只有冷静没有烦躁,面对可爱境亦不过分高兴。受到别人赞叹与诽谤不骄傲也不烦恼……总之,平常心即是不过于执著自己,执著他人,就如三轮体空:对于施者、受施者、所施之物都不能抓取评价。所谓的得与失,好与坏、苦与乐只是我等给予安立的名言概念,其实它本身即是平平常常。然而,平常心不是不知冷热不明是非的愚蠢者,他是把事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知道一切都是有位暂住的假相,所以他不去执著,平常心是不极端的中道法……

    虚空是平常的,大地是平常的,所以它们拥有的最多。可是在凡夫的眼里只有自己,所做的一切不知用了多少个心思,所以凡夫永远是凡夫。佛教中说佛的法身遍于虚空,无处不在,因为佛陀所做的一切是单纯的,他当下认真的做,却不当真的做,不求别人的评价,不求感招善报,这就是平常心.

    宋朝诗人苏轼曾说:“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他只是做好当下,而没有所求。修道其实没那么复杂,有的修道者因自己习气不改而烦恼,因没完成当天的功课而着急,精进的精神可嘉,却不可头上安头。所谓:“志当存高远,不外平常心”成佛的目标不能没有,做起来只是平平常常。修道,就是一颗平常心。

 


{返回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随谈
下一篇:许愿树
 随笔<二>
 当代僧伽教育
 随谈
 从师授之
 看海
 学《菩提道次第略论》的感想
 凡事顺其自然
 微笑
 过年的收获
 向往宁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兼济的普贤行——沈家桢“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的提要”读后(郑僧一)[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安居第二十八日(二):修行的相续问题[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无死的金刚心 第7章 劫持[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与“不善不恶”如何圆融?[栏目:月悟法师]
 Transcendental Dependent Arising - A Translation a..[栏目:Bodhi Bhikkhu]
 谈修行与度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紫虚)[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福德日记1月17日─什么是慈悲心?什么是慈悲?[栏目:福德日记]
 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从思想理论的层面看佛教的中国化[栏目:洪修平教授]
 论禅宗文化中创造性思维的不同类型[栏目:董群教授]
 《安乐集》讲记 第六十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