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居第二十八日(二):修行的相续问题
 
{返回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4

安居第二十八日(二):修行的相续问题

我以前经常跟出家家人在一起打七。有些人就会想象打七可能会很艰苦,就开始打主意请假啊,下山啊,或者说要到其他寺院啊,找很多理由,这样要走掉三分之一。也些人一听说打七就跑来参加,但如果遇到一点不顺心的,比如痛啊,胀啊,境界啊,他也会生烦恼。还有很多人的心里就说,尽量少念一点,少做一点,少修一点,因为什么呢?累!

在这个世界中,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生活的主题,很多作为就很难坚持下去。许多人在这个相续的概念上就出问题了,什么问题呢?五分钟修行是可以的,五分钟打坐是可以的,五分钟读经也可以的,但再一久,妄想一来,随着妄想就跑,想到什么事,自己就要站起来去做,不做就开始感到有压力,要变异了。这是细致的相续的相。

比如说“不下劣不恭高这样一个大的主线,你一天有这样一个大目标,在这一天的相续中不管其他的了,一旦恭高下劣了就校正,跟人比高比低了、自卑了、自慢了,就及时调整自己。

过去人散心念佛也是以不丢念佛主题为相续的。就在日常生活中也走、也吃、也坐、也跟人交往,但是念佛这个主题是不丢的,所以过去人的散念也能成就,在现世中能脱离杂缘的业。过去的人一天给自己规定几万几万声佛号,最主要是树立念佛的主题,他也有妄想,也有烦恼,但是他很自觉地校正,或者说不使这个妄想与烦恼相续地太久。妄想来了,也不去过分地抵触它,就用念佛一个一个地逐渐把它代替了。主题,也就是不散坏的一种相续。主题不散坏,这个我们可以去观察的,你不要太高了,太高了做不到,反而适得其反,我们可以平白地去实践。

今年的短期出家众授了“平等意乐戒”,就是说你这样做就会有一个快乐的主题,我们生命会快乐起来,远离迷失。

如果作为习惯了,你每天都可以给自己一个主题,即现在人说的功课。比如闭关时的一个功课,使你的生命在这个作为上不断去串习它,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个事情。

现在人对相续的概念不太清晰,好比说念了十声佛,来了妄想就说,唉呀我不相续了,妄想给间断了。不是这样子的,妄想来了你不被他牵制走,你知道这是个妄想,继续做你的事情,念佛也好,不恭高不下劣也好,这样也还在相续。就好象我们诵经时,有的人说,唉呀,我这个诵经间断了,我打妄想管不住自己,这个经就读不下去了。这只是你把这个妄想看得太重了,那妄想就成为主题了,你就没有力量,没有意乐读下去了。

依着念阿弥陀佛名号为主题,或者以随顺佛愿作为主题,或者以感恩心为主题,任何念头一动,你在业相续中就能警觉。你可以一天有一个主题,或者几天有一个主题,或者几个小时有个主题也行。

说句实话啊,现在许多所谓的修行者,就是没有修行的主题相续,哪怕一个小时。你不这样做,就很不容易超越我们这种杂染的世俗习惯。所以过去闭关就有一个期段性的主题功课——我闭多长时间的关,这段时间我处理一个什么样的心理,或者彻底认知它。这样我们的修行效果就会很显著,你对修行也会有乐趣。下一次再去实践一个主题,你的愿望就清晰,比如你说我这一段最大的困惑、最大的障碍是什么,那就处理什么,那么你生活的主题就不断在调整你的现行烦恼,你用不同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现行烦恼,很快就有一个进趣,起码说你会了解用什么方法来处理自己的现行,而不是说我什么都要学,我什么都需要关心,很多事情是真不需要关心的,不需要分散这些精力的。

(岁次辛卯五月十三 2011年6月14)


{返回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居第二十八日(三):“移民”到极乐世界
下一篇:安居第二十八日(一):在学佛的旅途中珍惜福慧
 安居第七十三日(三):不舍一切烦恼
 安居第五十一日(二):在昏沉与无聊中觉悟
 安居第十六日(三):观察门——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安居第七十二日(二):止、观、本净修持
 安居第四十九日(三):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安居第五十日(一):净土教法的分水岭
 安居第四十日(二):无悔地做阿弥陀佛眷属
 安居第十二日(一):佛住法界身
 安居第二十五日(二):宝性于逆顺二缘中的利益
 安居第一日:正行是打开真诚与安心的开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安乐集》讲记 第九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4、什么是归依三宝?[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梁 鼓山扣冰古佛[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发愿与回向有何不同?[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增支部1集20经[栏目:增支部1集]
 略谈从禅修中体验禅法[栏目:蔡日新居士]
 释迦牟尼涅槃后,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又经历哪些阶段?[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六章 神秀慧能的偈诗[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