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找你的水牛
 
{返回 竹庆本乐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4

找你的水牛

这是个故事,主角是位拥有水牛的农夫。这个农夫不知道水牛在牛棚里待着,他离开去寻找他的牛,想着牛可能在外面迷路了。

他开始动身找牛,他看到在他院子里有很多水牛的脚印,到处都有脚印。农夫想着,哪个才是我家牛的脚印啊?他决定跟着某一组脚印走着。走着走着就到了高山上,但是没有在那找到他的牛。然后他又跟着另一组的脚印走着,后来走到了海边,但他依然没找着他的牛。他的牛不在山上,也不在海边。为什么? 因为牛已经回家待在他的牛棚里了。

就像那位农夫,我们在身外寻找着快乐与平静。我们在高山上,原始与美丽的海岸边,在闭关的圣地,寻着如何从困顿中解脱。在这些地方,充满了足迹,与我们志趣相投的寻找者寻找过快乐与觉悟的征兆。到最后也许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所了悟到的满足与明光。但是你却找不到一件东西,那件你正在找寻的东西,就是你自心的快乐与平静,和已觉醒的本性。你会找到其它人的版本,但那却不是你自己正在寻找的。

无论你多么的赞叹或渴求,那些从别人那边接受到的自心快乐与解脱,可能是心灵的大师,最畅销的自助上师,或是现代的英雄,寻找自己的觉醒与觉悟是非常不一样的。那就像是找自己的水牛一样,你的水牛认得你,你也认得它。当你们二个碰面的那个瞬间,是很感动与愉悦的。

为了要开始你自己的寻找,你必须从你在的地方出发。我们要向内寻找,而不是向外寻找。从佛教的观念来说,无上的快乐就是解脱的状态,觉悟早在无始以来就在我们的心中。就像水牛一样,他一开始就在牛棚中舒服的待着,无上的快乐不曾离开过我们,尽管我们自己捏造了很多他已经离开的理由。不同的脚印都指示着不同的方向,有太多的可能性了,我们就开始捏造,开始有着各式各样迷思与误解。

从佛教的观点来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没有任何东西是需要被拒绝或丢到一边的,证悟的境界不是个要从这边走过去的地方,也不是个在你现在所在地以外你可以找到的地方。如果你想要找到一个可以远离这些压力与不快乐的完美地方,你要跑多远?到世界的另一边,到国际太空站,还是就到最近的酒吧?你的身体虽然可以到处去,但你还是带着压力与不快乐。我们真正应该试图远离的是心的迷惑,它导致我们远离快乐。不管我们是在那些山上,在海边,在工作,或是在家中,心的功能决定了我们是要快乐或不快乐,是要从生命中觉醒或是沉睡。

根据佛陀所说,我们在心灵修持上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回到圆满觉醒的状态,那种我们自心的真实本性。我们的心是清明的与自然觉醒的,但这种清明的觉知却都隐藏在迷惑的云雾之中。这些云雾是由我们念头与情绪的乱流所造成的。我们的心中太多的暴动正在上演,导致我们扭曲了对这个世界,与对自己的了解。

如果真的是像刚刚说一样扭曲,那我们如何能认出自心本性?佛陀教导过我们许多禅修的方法,禅修可以为我们焦躁不安的心带来稳定、平静与清明。透过练习禅修,我们开始放松,我们感觉我们好像开始觉醒,也接近我们的感知。这是非常平凡,但又非常深远的经验,这些经验随着时间加深也同时改变了我们对生活的看法。我们在开始在禅修时与自心一同工作时,这是要些努力,但随着时间增长,就会不需要再多花力气了。举个例子,就像小鸟要学着起飞。当它想要学着飞,第一次它要多助跑一点,然后用力的跳起来,这样才让帮它离开地面飞到天空。

只要当我们向外去寻找自己时,是找不到的,这条寻找的路是没有尽头的,也就是说我们永远找不到完美的快乐。终究,我们在寻找的觉醒与平静的心,现在就有,在每个刹那之间。我们不用带着我们的背包,或者跟着别人的足迹去寻找这个自心本性。这个佛性,我们都有。我们到哪,都具有这个佛性。

你看到了吗?你在哪找你的水牛呢?

 


{返回 竹庆本乐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汝见此佛否?
下一篇:聚积福德,以破我执
 心灵朋友
 叛逆的佛陀
 转化痛苦,改变业力
 找你的水牛
 直指俱生心为法身
 实相时刻
 情绪的智慧:勇士的旅程
 关于我执的珍贵教言
 聚积福德,以破我执
 汝见此佛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的作用[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构成佛教之要素[栏目:太虚法师]
 嫉妒心理[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第一部 治疗之路[栏目:西藏医心术]
 改良生命的要点[栏目:圣旭法师]
 佛光普照 国泰民安[栏目:传喜法师]
 The Annihilation Of Suffering[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什么是善根、不善根?[栏目:向智尊者]
 教言广集零选·论平常心[栏目:冈波巴大师]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讲记[栏目:慧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