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海集二 第一:修次中篇 1 前言
 
{返回 法海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46
法海集(二)               法海  讲授  吉卓  记

     本集共有四部分,第一为修次中篇,第二入行论安忍品,第三入行论静虑品,第四常行菩萨道,为修次中篇及入行论综合讲述。

第一  修次中篇                              莲花戒大师 作  

一、前言                                                       

修次中篇有多种语言的译本,最主要是讲空性的道理——「空证智慧」,也就是「中道」!「修次中篇」是莲花戒大师所着作,他是一位具善巧以及成就的大师。在西藏「修次中篇」是一部非常闻名,同时也是很具有价值,十分重要的着作。经由「修次中篇」,能使我们对於佛法的概要,有更深的体会。倘若我们是佛教徒,却不了解佛法大致上的架构,不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徒。

大家有此难得的机会集聚一堂,思惟佛陀的功德,以及追随佛陀曾经走过的路,这是最重要的。应该如何追随呢?了解佛法的内涵,依教奉行!我个人不是很精通佛法,但我会把所知道的,尽量为你们解释说明。我努力以清净意乐传法,也希望弟子们,以清净意乐听闻。假使如此,将是清净的佛法事业,功德圆满,希望大家互勉互励。

刚刚念诵的皈依发心,是调伏自己的内心,发心为一切有情圆满菩提,以很强烈的意乐,让自己生起菩提心!「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皈依境是佛法僧三宝,主要的皈依对像是法宝。「我以所行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菩提心是希求菩提之发心,具足利益他人以及无上菩提,二希求之发心。「直至菩提我皈依」,是非常强烈、长久性的皈依,未证菩提之前都要做到。思惟若证得圆满的佛果位,就能如实地、真正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此偈包涵智慧与福德两种资粮,但主要是福德资粮(六度万行),即以布施等一切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为了圆满自利与他利二事业!如此思惟,就是很强的皈依心。

我个人认为,只有追随佛陀的智慧,才是个精进的比丘!我非常欢喜,佛陀所指导的深奥道理,因为仔细探讨研究,会发觉佛法中所涵藏,更微妙的道理。它有广大的思惟空间,可以让我们深思;真正去实行时,发现确实对我们,有实际上的帮助。

所谓「法」是建立在内心上,并非靠外在、外缘去改善调伏的。我们所讲的「佛法」,不是建立在天空上;回教也不是存在於教堂或者字面上,说到基督教一定想到十字架。所以当我们讲到「教法」、「宗教」时,会认为是外境的事物,这是错误的。真正的教法,是建立在内心上,未调伏的心,使之调伏,并非由外力去改变。跟随佛陀之後,内心是否渐渐改善、步步进展?假使有,就是真正得到佛陀的加持。若教法无法改善你的内心,表示你学错了,佛陀也无法加持你。

世亲菩萨曾说过,教法分为「教正法」及「证正法」。教正法是由讨论及听闻而修习。真正的教法是证正法,是由闻思修而学习,建立在内心上。证正法是戒、定、慧,教正法是经、律、论。透过佛法的道理,如何得到真正的法?以戒定慧三学,在心灵上建立真正的法。当我们听到佛法时,一定要想到属於内心,而不是指外在的佛像、经典、念珠。念珠非属於真正的佛法,外道婆罗门也拿念珠持咒。许多先辈大师曾经讲过,假使念太多咒语而未调伏烦恼,小心你的指头断掉。有时候甚至还会念到一百、二百钞票…!?

现代人太注重佛像,看到黄金铸造的佛像,就觉得很庄严殊胜;看到泥巴塑成的佛像,就轻视祂,其实太注重外表,不是好现象。以佛像外表(金,银……)学佛,是世间八法,不是真正学佛,而是在造业。虽然穿上法衣、口才一流,但所做所为还是在造业。因此真正的佛法,是指未调伏的心,透过对治力调伏;未生起的功德,透过对治力使之生起。让自己的过患减少到最低,让自己的功德增长到最高,如此学法才有益处。我们要即身成佛,是非常困难的。应该以实际的修行,昼夜不断、经年累月、多生多劫串习,慢慢地去除内心的过患,建立圆满的功德。「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有如虚空般众多的有情,未度尽之前,绝不成佛。这种心力是我们需要的。

一般人性急,都想快速得到果报。甚至有上师,以灌顶来解决一切的困难,而弟子们,竟也相信这种谎言,双方合作灌顶仪式,当上师出了问题,弟子们就责难上师之不当。学佛最主要目的是什麽?在凡夫地的我们,是没有任何的证功德,要让自己生起道功德,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假使能调伏内心,不只自己快乐,也能使别人得到快乐。

我们现在所得到的暇满人身,并非是最圆满的。有暇满人身,并不代表具有人生的意义。真正人生的意义是——调伏内心,需要长久的苦行去证得。我们要共同努力,拟定一个长久的目标,经常串习,才能达到究竟圆满。我们无法快速得到证量与道功德,但如果脚踏实地、努力修习,就可以积集资粮。运用长久时间学习「道次第」,对我们来讲,是没有差别,因为若不学习,还是在轮回!时常思惟成佛的道次第,是非常重要的!


{返回 法海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海集二 第一:修次中篇 2 正释
下一篇:法海集三 第四部分:法界赞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3 生死流转之因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6 空性的安立
 法海集三 第三部分:释菩提心论 3 释本文
 法海集二 第三:静虑品 2 释正文
 法海集四 第二部分:菩提之道 释本文(菩提道炬论)
 法海集一 第二部分:菩提心与空正见 1 佛法大要
 法海集四 第四部分:宗义学说断谬论释要 佛法问答
 法海集一 第一部分:三主要道 2 释正文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1 佛法概要
 法海集二 第二:安忍品 3 正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按照唯识宗的观点,一切万法都是心,心具有了别和明知的功能,那我们看到的万法,比如石头,也应该具有了别..[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佛法大义 六、法之难行与易行[栏目:仁焕法师]
 调伏内心与护持正念[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有者认为只有禅修方为实修正途,完全排斥身语勤作。请问您如何观待?[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实修为要[栏目:上师讲故事]
 朴老与我的求学生涯[栏目:净因法师]
 处理问题[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民主心要──人民是主,官员是仆[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福德日记8月15日-读诵《佛说海龙王经》[栏目:福德日记]
 鸡足山与现代中国佛教——大师弘化型佛教的现代典范[栏目:李向平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