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愚痴
 
{返回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25

愚痴

  愚痴即是无法体会自心无限的潜能、明性和力量,就像透过有色眼镜来看这个世界一样,无论你看到什么,都已经被镜片的颜色所伪装或曲解而失真了。就根本层面来看,愚痴将觉性基本的开放体验曲解为一种固有的二元对立“自”与“他”。
  因此,愚痴可以说是一种双重问题,一旦我们认定自己是单一且独立存在的“自我”,设定了样的神经元习性之后,我们必然会将“非自我”的一切视为“他”。“他”可以是任何事物:桌子、香蕉、他人,甚至是这个“自我”正在想或正在感受的事物,因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变成了陌生人。一旦习惯了分别“自”与“他”,我们就会把自己囚禁在二元对立的感知方式中,在“自我”与“外在世界”之间画出概念性的分界线;这个“外界”看起来是多么广阔,让我们禁不住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有限,又脆弱啊!我们开始把他人和物质视为快乐或不快乐的可能来源,生活因而变成一种争斗拼搏,必须在他人捷足先登之前,抢先得到所需的一切以获得快乐。
  梵文中,这样的争斗拼搏称之为“娑婆”或“轮回”(samsara),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车轮”或“循环”。所谓的“轮回”,特别指的是痛苦的轮回或循环,是一种不断重蹈覆辙的习性。我们一再依循相同的经验,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果你看过猫或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跑,那你就懂得“轮回”的意义了。虽然看猫或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跑好像很有趣,但是,当你自己的心这么做的时候,可是一点也不好玩。
  轮回的相反就是涅槃(nirvana),但这个名相和“空性”一样,几乎完全被误解了。梵文中,涅槃可直译为“熄灭”或“吹熄”(就好像吹灭蜡烛一样)。涅槃通常被诠释为一种完全喜悦或快乐的状态,而这种喜乐是熄灭“自我感”或“有我的概念”之后油然生起的。这样的解释就某种程度来说是正确的,但没有考虑到,具有形体的我们大多生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中,处处都得注意到伦理、道德、法律和身体的差异。
  生活在这个世界,却不愿意接受它的相对性差异,就跟企图逃避生为左撇子或右撇子一样可笑与困难。这样逃避又有什么意义呢?对涅槃更正确的诠释是,采用一种更开阔的观点来看相对世界中的种种体验,即接纳所有体验,不论快乐或痛苦,全都是觉性的展现。大部分人当然都只想经历快乐的“高音符”,不过,最近我的一个学生指出,若是将贝多芬的交响曲或任何现代歌曲里的“低音符”都删除的话,乐曲就会变得很粗劣且空洞。
  把“轮回”和“涅槃”当作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观点,应该是比较贴切的解释。轮回是以“界定或辨认体验是痛苦或不悦”为基础的观点,而涅槃则立足于“心完全客观的状态”,即不评论、不分别地接受所有体验。这开启了我们看到答案的潜能,那答案也许不是直接与自我生存有关,但却与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存更有关联。
  因此,我们就要来探讨三种主要烦恼中的第二项。


 


{返回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贪着
下一篇:烦恼
 关于悲心的生物学说
 寻找上师
 明空一体
 智慧与方便
 第十八章 向前迈进
 制约因素
 会见我心
 瞋念
 以声音为助缘的禅修
 接受自己的潜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7经 神足经[栏目:相应部 43.无为相应]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2[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二章 明心见性 7 妄念与妙用[栏目:元音老人]
 清泉与大海[栏目:王雷泉教授]
 龙树菩萨生平行履及思想(佛智)[栏目:中观宗文集]
 华严宗十重唯识观略述(董群)[栏目:华严文集]
 三世流转的生命 第一篇 十二因缘[栏目:三世流转的生命]
 净化人心社会才能安宁[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二)[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一、示现 普陀现相[栏目: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