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十章 单纯地安住
 
{返回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75

第十章 单纯地安住

  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自然地看着它的本质。
  ——噶玛·恰美仁波切(Karma Chagmey Rinpoche), 《大手印与大圆满双运》

佛陀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特质和性格都不尽相同。佛陀拥有伟大的洞察力与慈悲,于是发展出无数方便法门,让所有众生透过这种种方便法门,而有机会直接体悟自身的真实本性,进而完全远离痛苦。
  佛陀大部分的法教都是因应当时周围信众的需要而随机教导的。这种能够当下精确回应众生需求的能力,其实就是证悟大师的特点之一。只要证悟大师还在世,授业解惑就不会有任何问题。然而,佛陀圆寂之后,他的资深弟子为了让佛陀的法教能继续利益后人,因此必须想出一套方法,有系统地整理这些随机教化的教导。幸运的是,佛陀的资深弟子们极为擅长分门别类,他们将佛陀教导的各种禅修法门分为两大类:分析式禅修法与非分析式禅修法。
  在禅修的学习过程中,通常都先教导非分析式禅修法。因为这种修持提供了安定自心的方法,心安定之后,就比较容易察觉种种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而不会陷入其中。分析式禅修法则是在各种经验之中,直接观看自心,通常是在弟子已学过如实安住自心之后才传授。另外,由于练习观看自心很容易引发许多疑问,因此,分析式禅修法最好是在具有洞察力和实际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因为他们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问题,也才能提供为学生量身订做的答案。因此,在这里我想讨论的重点,是关于安住并平息自心的法门,也就是非分析式禅修法。
  梵文中,非分析式禅修法称为“奢摩他”(shamata),即是“止”或“止的禅修”,藏文则是“息内(shinay)。这个字有两个音:“息”指的是平和或宁静,而“内”则是驻留或停留,因此,这个法门的完整翻译是“平静地安住”,也就是让心如实地平静安住。这是一种基本的修持,透过这个修持,我们自然地将心安住在放松的觉性中,如此,心的本性就会自然显露。

  


{返回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所缘的禅修
下一篇:心的体态
 只求生存或更求发展
 本然的寂静
 第一章 旅程的起点
 以声音为助缘的禅修
 显相与幻相
 随时,随地
 明空一体
 体验并非开悟
 制约因素
 正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六一)[栏目:杂阿含经]
 幸福禅[栏目:幸福禅]
 因为念及人身难得与精进修法的重要性...我是否应该强迫自己早起?[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稀释痛苦[栏目:佛网文摘]
 九届:也谈生活禅(冯学成)[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