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入涅槃为何不受供养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八日 宣化上人开示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77

佛将入涅槃之际,为什么不受供养?因为佛已成为金刚不坏之身,所以不接受饮食,吃与不吃都没有关系,吃东西也可以,不吃东西也可以。不像我们一顿不吃饭,好像吃了多大的亏。甚至若没有吃饱就觉得是赔本。在禅宗有句名言:‘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这句话不是打妄语吗?仔细分析很有道理,他虽然吃饭穿衣,但是心不在此处。那么,心在何处?心在念玆在兹,一心二意参究话头,不到水落石出不放松,如此克期取证,为其目标。

释迦牟尼佛说:‘我接受牧牛女的牛乳粥之后,便到菩提树下修行,而成正觉。’他吃了牛乳粥,恢复身体的健康,若是不吃也可以的。佛在雪山(在恒河南边,并非喜马拉雅山)修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粒芝麻和一粒麦子,也没有饿死,虽然骨瘦如柴,但是精神仍很健康。因此之故,才说佛吃也可以,不吃也可以,没有多大问题。

因为佛吃也可以的缘故,所以才在入灭之前接受纯陀最后的供养。其目的是为大众著想。怎样为大众呢?怎能代表大众吃呢?所谓‘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换言之,佛为法会大众而受纯陀最后供养,也是为现在你我他及一切众生受供养。为什么这样地说!因为佛慈悲,给我们众生种点福根。佛若是不吃东西的话,我们众生就没有地方种福了。佛为众生种福田,所以不吃而吃,吃而不吃。假说佛不吃东西,众生则无处种福田,而佛弟子就没有饭吃。

佛的应供,完全为弟子著想。所谓‘泥龙虽不能降雨,祈雨必假龙;凡僧虽不能种福,求福必假僧。’这是互相休戚,并非迷信。佛为应众生的机缘,而勉强接受这个供养,并不是说佛矛盾,吃了还说没有吃,这一点大家要明白,也就是破人的执著。

纯陀居士虽是工人,但是他用至诚恳切的心来供养,没存半点企图,所以佛接受其供养。他说有穷根(没有三宝),希望佛拔出穷根。这表明他唯一目的是为众生种善根,而非为自己。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我们人不须怕穷根,穷根不会障道,就怕有魔根。魔根就是邪知邪见,若有了邪知邪见,无论修什么法门,绝对不会相应。无论有了什么本领,都是在说食数宝,为人家忙,自己没有得到好处。

纯陀居士就是行人所不能行,让人所不能让,所以不和人争。人家供养完了之后,他才来供养,绝不抢先。我相信他已经等了很久的时间,但他是吃人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因此才是人中之龙。因为纯陀具足‘真诚’两个字,所以佛才接受他的供养。为什么纯陀这样因缘?因为他在往昔时,修福修慧,修道修德。修来的功德,所以在今生能作一位圆满的布施者。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末法浩劫的危机
下一篇:要成佛必受魔
 早起晚睡为谁忙
 自性里的音乐
 甚么是第一念
 四种念佛的方法
 杀生的果报
 要善念不要空念
 如何断烦恼?
 参禅要克服痛关
 发财教
 修行如同做生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业感 Karmic Consequence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楠西万佛寺对沙弥教育的期待[栏目:法藏法师]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章[栏目:清净法师]
 不还果─声闻三果[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释迦牟尼佛传 第四十三章 迦毘罗城的悲运[栏目:释迦牟尼佛传]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二、诫信愿真切[栏目:印光法师]
 春节佛教短信[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十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