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6
 
{返回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69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⑴~⑹
——傅味琴讲于1994年9月隆昌律寺僧伽培训班 
第一讲

(一)佛子之路

“菩提”是成佛,“道”是路

  大众:“南无第二法王无上悲智雪山善巧贤慧普闻文殊应化根本大师宗喀巴尊足下恭敬顶礼伏乞一切时处普垂摄护”(三次念)。

  菩提道,简单地说就是成佛的路。道就是路,俗称道路。有的人一看见这个“道”,就有点觉得迷信,其实有文化的人都知道,修道就是修路。为什么要修路,路铺好可以走路。

人生的路修好了,走起来就没有危险

  说“人生的路程”,是指的我们从出生以后,小孩长大,念书,做社会工作,一直到老死,完成一生的路程,这就叫人生的道路。“人生坎坷”是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说这条路高低不平,既然这条路高低不平,那就应该铺铺好,所以说修道就是修路,路修好了是给我们走的,修好了路,我们走起来就没有危险,很稳当。

文化低不要自卑

  举例来说,我年青的时候,学的东西比较多,但你们别以为我的文化很高,我都是自学的,我曾经写过书。所以你们各位出家同学,或者居士都不要自卑,哪怕你是小学文化程度,中学文化程度,不要自卑。我从来没进过大学。而且佛学院招生虽说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要求,其实我在佛学院教务处时心里明白,有的考试不及格,有的是初中,乃至小学,因为人数太少,照样收下。

  我们隆昌寺的僧伽培训班比较放宽,没有什么标准,所以说小学的同学和中学的同学一起学也可以,因为人们反映:“傅老师讲课的特点就是深入浅出,很好懂。”还有一个比较方便的,我们这儿讲经,讲课,四众弟子都能来听。当然啰,不成为我们培训班的学员,只是随喜参加。你听一天也好,听两天也好,有事就可以回去。

不听法,自己做错了也不知道

  弘扬佛法,听学佛法是很重要的。佛弟子有听法的地方,只要这位讲经说法的人没有把法讲错,都可以听。不听法,自己认为没做错,其实呢做错了也不知道。

发大心的人素质要好,自卑感做不了大事

  一个发大心做大事的人素质要好,自卑感的人做不成大事。世间上也是如此,老是看不起自己,遇到一点困难,哪怕是小小的一点困难也后退,没有伟大的理想,崇高的志气,他怎么能够做大事情?

佛以“法”降伏外道

  我们看经书就知道,经书上释迦佛比喻成狮子,释迦佛的说法比喻成狮子吼,狮子一吼,百兽惊怖,因为森林中狮子为王。这个百兽惊怖比喻什么呢?比喻外道。所以释迦佛一讲法,外道就害怕,外道最害怕的就是佛讲法,阐明真理。现在我们经常听到,我也经常看到,又经常听到各位居士反映,他们那个地方有什么什么外道,而且有很多佛弟子皈依了佛还跟他们学,这是为什么道理呢?很简单嘛,“没有法”。如果佛弟子头脑里有了法,辨明是非,听佛的话,“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那你怎么会跟他学呢?

佛弟子一问三不知,岂不遭人笑话

  还有一点,佛门不经常讲经说法,或者说虽有讲经说法的地方,你不去听,佛弟子头脑里没有法,一问三不知,要给外道笑话,所以佛的四十九年说法叫狮子吼,外道听到了非常怕,佛是以法去降伏外道。

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既然我们明白了,佛是狮子,那么佛弟子应该是小狮子了,佛弟子是佛的儿子,从哪里生出来?从佛的口中生出来,是从佛说法的法里化出来,所以叫“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因为听到法了,法是从佛的口里说出来的,听到了法了,你就产生信仰,愿意跟佛学,愿意走佛的这条路,那你就成了佛弟子了,皈依就是皈投依靠嘛。如果佛没有说法,我们今天能成佛弟子吗?如果你不听法不懂法,你今天能成佛弟子吗?

没有法,就没有一切

  你看社会上的人,有的一直到老,他也没有成为佛弟子,因为他没有听到法。我们想想自己,你没有听到佛法以前,你也还是一个普通人,因为听到佛法了,你深受感动了,觉得佛的智慧很大,精神非常崇高,而且还能了生脱死,跳出生死轮回。你全懂了,那么你愿意作佛的弟子。所以没有法,就没有一切。

法比建寺造像更为重要

  我们常听到有些人说,“佛法越来越听不到了”,或者说“佛法快要灭了”。指的是谁啊,指的佛?佛早就灭度了,当然指的法了。有的说:“佛教以后要灭了”,那指的啥?指的是佛的教授教诫,一个佛弟子不懂得法,不知道佛对我们的教授教诫,那不是佛教在你身上灭掉了吗?大家都这样嘛,娑婆世界的佛教就没有了,你说还有,还有房子不会马上摧毁的,还有菩萨像。没有法,佛刹会变成文物馆,菩萨也变成艺术品了,因为房子不会讲法给你听的,菩萨像泥塑木雕,他是不开口的,朝菩萨像拜,朝房子拜,拜个一年都听不到一句法的,可见说法的重要性。

佛弟子要上报四重恩:报祖国恩,众生恩,父母恩,佛恩

  既然佛是大教育家,我们作佛弟子的,没有法,发挥不了教育作用,你如何报众生的恩啊?佛的恩也报不了,众生的恩也报不了,父母的恩也报不了,因为你要度父母出生死苦海还得靠法,我们生长在我们的国土上,吃祖国的饭,喝祖国的水,还要报祖国的恩。

没有智慧,就贡献不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

  你没有法,没有智慧,就贡献不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那么你对祖国作了什么贡献呀?农民种出粮食,工人织布匹、盖房子,我们佛弟子呢,你给生长我们,养活我们的祖国作了什么贡献啊?所以有了法,我们就能给祖国作出最大的贡献,是别人现在很难作出的贡献,那就是“精神文明”,如果我们能把佛法以科学的态度,现实的态度,爱祖国的态度来传布,那么社会风气就好起来了,做坏事的人就一步一步减少了,这就是报祖国的恩呀。所以无论以世间法出世间法来说,全有极其必要的重要的意义。

听法才能出生无量功德

  从出世间法来说,你没有法,怎么了脱生死,你怎么一心不乱,你怎么证阿罗汉果、成佛呢?发大乘心的人要修菩萨行,你不懂菩萨法,你怎么做啊?今天你们别的地方的人也来听法,上海、苏州、南京、句容、镇江啊,要知道功德无量啊!你们来一听法,就等于上报四重恩。我们不是天天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吗?

不能只发心而不行动

  什么叫下济三涂苦,三涂是指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你自己都没得法了生死,你自己都没得智慧,都没得修行功德,还说下济三涂苦,你拿什么去救济三恶道众生?只是嘴巴念念呀。“我先发心也好”,发心当然好,发了心行动起来啊!难道一直发心不行动?所以我们今天来学法,功德无量噢。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既能自己了脱生死,又能广度众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佛弟子,而且是一个发大乘心的佛弟子。

(二)发心要正

不重视声闻法是不对的

  什么叫大乘,可不能在法上去区别大小,《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应该在心上去区别大小,“心有大小,法无高下”。

  我年轻时学佛,人们一提到“声闻”二字,就瞧不起,不重视声闻乘的法。年轻时,刚学佛法,懂什么呀,你走在我前面,我就一个劲儿跟在后面,慢慢明白多了,觉得这样跟下去,也不全对啊!后来,我就不全跟了,你对,我跟;不对,就不跟,我就按佛经上指的路走了。现在想想好笑,你自己也是释迦佛的声闻弟子,瞧不起释迦佛说的声闻乘的法,等于在自打耳光,这就是不懂得“法无高下”所导致的错误。

佛呵斥的是心,并不是法

  由此,有些在家居士还看不起出家僧众,还说出个理由来,说出家为自了生死证阿罗汉是“小乘”,还劝阻别人不要出家。他不知道,佛后来说大乘时所呵斥的是自了生死后不愿广度众生的小乘心,并不是指为求出离生死的法,因为这些法也是佛说的。

出家是为了解脱生死

  出家是为了解脱生死,有人发心出家,不能叫他不要出家,但是一个发心出家的人,还得遵守佛教及政府的规定,年轻人要出家必须征得父母同意,如果父母尚未同意,你就暂时不出家,因为佛是最讲慈悲的,自然是主张以孝报恩的,不管父母苦乐,连下等人尚不应该,何况是佛弟子。可你不必征得他人的同意,也不必征得哥哥、姐姐、姨妈的同意,除非他们是把你从小养大,有像父母一样的养育之恩。有的年轻人背着父母出家,或者出了家,连父母都不认了,这都不对。佛弟子不管父母,犹如砍掉了大树的根。

出家要自己发心,不是盲目随和

  出家要自己发心,要自觉自愿,“自觉”就有个“觉”字,“自愿”就有个“愿”字,要他自己觉悟,要他自己愿意,你可不能推他去出家。他尚未觉悟,就成了盲目出家,他尚未考虑妥当,你推着他去出家,日后容易反悔。要他自己考虑好,放得下,找个道风好,能持戒修行的僧团,找个戒律清净、能导引弟子深入经藏依戒依法修行的师父。这样出家,不是盲目随和,就不会有不好的后果。

要先学声闻乘的法

  话再说回来,释迦太子成佛后,说法四十九年,弟子们听到佛说法的声音,依法修行,所以称为“声闻弟子”。如今佛已灭度,法师讲经是代如来说法,你听闻佛法后生起了信心,皈依了佛,成为弟子,也是声闻弟子嘛!凡是佛弟子都是声闻弟子,只有“独觉”才不是声闻弟子,因为他无师自通。声闻弟子就该先学声闻乘的法,释迦佛当年也是先说出离法,后说菩萨法的。声闻乘的出离生死的法是佛讲的,是佛叫我们修的,作为一个佛弟子,哪能不学、哪能不修呢?

没读中学,要进大学,行吗?

  如果不学不修声闻法,好比一个小学生,没有读中学,就要进大学,行吗?又好比你刚进校门,你就得报一年级,哪能由你“我不要报一年级,我要读六年级,读一年就毕业,快。”行吗?这种想法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佛弟子应该听佛的话,把佛说的声闻乘法贬低了,等于把佛说的话贬低了。学生把老师的话贬低了,就不像个学生了,除非这个学生比老师还聪明。

持声闻律舍劣心

  所以说,出家比丘持的二百五十条戒,在家居士持的五戒,乃至你受了菩萨戒,菩萨戒也不能缺少律仪戒。菩萨戒又称三聚戒,就是律仪戒、饶益有情戒、摄善法戒三戒聚合而成,三个支分一个也不能缺。菩萨戒本身就有律仪戒。所以,经书上说:“持声闻律舍劣心”。

不学戒定慧,把自己架空了

  什么叫“舍劣心”?劣心就是小心,发必要发大心,要舍掉小乘心。好比你念的是小学,就得念小学课本,可是你发心要大,我念小学,是为了要进中学,要进大学,还要进研究院,还跟爸爸说:“爸爸当大学教授,我将来也要当大学教授,跟爸爸一样”。你发心大,哪个爸爸不喜欢。我讲的这些话,就是希望大家发心要大,种子大果子也大,但不能因此而贬低声闻法而不学戒定慧,否则,就会飘飘然地把自己架空了。

佛对于不想成佛的弟子是不欢喜的

  发心要发最高最大最圆满的心,就是要发成佛的心,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汉文:“无上正等正觉”。“无上”二字就是没有再高的了,因此,成佛就是一切圆满,智慧觉悟圆满,所以,我们要发决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如来①说法,就是为了度众生成佛,一个佛弟子,如来的儿子,如果不发菩提心,连个成佛的心都没有,如来是不欢喜的。

  (① 注:佛有十个称号,“如来”和“佛”都是十个称号之一)

不想成佛的佛弟子叫“焦芽败种”

  佛开始先讲的是声闻乘的法,后讲大乘菩萨法,一讲到菩萨法的时候,佛就批评那些自己了生死后不管众生,不肯行菩萨道的人。父母众生还在生死苦海里,你不去度他们,不发大乘心,不修菩萨行,不可能成佛的。佛对于不想成佛的弟子是很不欢喜的,所以佛呵斥那些不想成佛的佛弟子叫“焦芽败种”。就是说,要希望你成佛,你不是这块料子。好比焦了的芽,败坏了的种子,没得用了。

把佛的法理解错了,传布开去,就有罪过

  后世人有的弄错了,如来呵斥的“焦芽败种”是呵责小乘的心,并没有否定如来过去讲的声闻乘的法。佛智慧圆满,难道佛自己还否定自己?说我过去讲的话错了?佛没有说过这个话啊!后世人把如来的话理解错了,传播错了,就有罪过,因为如来的法都是度众生的法,给你讲错了,这个法就很难度众生啦!所以要给大家讲清楚,呵斥是呵斥不想广度众生的这颗“小乘心”。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听如来话,既能了脱自己的生死,还要发菩萨大乘心,广度众生。

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是大妄语

  我可不敢说你们出家的同学中没有阿罗汉,我也不敢说你们在家居士中一个菩萨也没有。有人可能会说:“如果他是菩萨嘛,是阿罗汉嘛,他自己会告诉你的。”你错了,世间上人自称菩萨,自称“我已开悟”“我已证果”。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是大妄语。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如果不是假的,真的证了阿罗汉果,是不会让你知道的。他是菩萨化身再来,你也不知道的,如果你知道了,他马上“走”了。从前有两个小沙弥,一个叫寒山,一个叫拾得,一个挑水,一个烧火,看起来很平常,很活泼,很调皮,还经常两个人闹着玩。我想起来了。

(三)隐藏功德

学菩萨要遍知有情心

“善哉善哉”是啥意思

  昨天有两个小同学,当然,同学没有大小,我是指他们年龄小,他们互相笑闹着来敲我的门,问我:“傅老师,他说‘善哉善哉’是啥个意思?”另一个说:“就是很好,很好呀!”一个说:“我们出家人不能随便说话的。”另一个说:“开开玩笑的。”“比丘不能开玩笑的。”我听了也哈哈笑起来。当然,现在的出家人口里是不说“善哉善哉”的,只有演员在演和尚时才会说“善哉善哉”的话。不过,两位小同学年龄还小,保留一点天真的孩子气也是正常的,过严地指责他们是你自己没有智慧了。他们能知道比丘是不能开玩笑的,已经不错了。

教育人要随机应变

  所以启发人、培养人、教育人、引导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过去有人说我:“傅老师,你最好去做演员。”“为什么?”他说:“你跟老人在一起,是一副老人的庄重,跟我们年轻人在一起,你变得像小孩似的。”要学菩萨度众生,就是这样的变化无穷。

年龄也是假相

  有人还说:“傅老师你看见哪种人就说哪种话。”学菩萨要遍知有情心呀!你跟老人说年轻调皮话,他高兴么?你看见年轻人,一副老相,老气横秋!他能发欢喜心么?年纪不要执着,时间都是虚假不实的假相,年龄也是假相。

菩萨隐藏功德,不会自我宣扬

  话再说回来,有一次,一个修行人看见寒山拾得他们两个又在闹着玩了,就过去向他们磕头顶礼,两人说:“你到大殿去拜佛呀!拜我们干啥呀!”那人说:“你们两位一位是文殊菩萨,一位是普贤菩萨。”“谁跟你说的?”“是位老修行在定中知道的,是他告诉我的。”“要他多管闲事。”据说他们两个站着就不动了。不叫“坐化”,叫“立化”,走了。

大智若愚

  菩萨一被人发现,他就不留在人间,他再去换一个身子来度众生,菩萨不会给人发现的。他在人间往往是很随和、平常而具大智慧,也有反做的,像个愚钝的人,叫“大智若愚”,像济公就是装一个疯子,让人不知道他是罗汉转世。

自称菩萨,诱人受骗

  你们在社会上走动的居士们,听说某某地方有个什么菩萨,不听法的人就搞不清楚,容易受骗。有人自称“菩萨”,有人自称是“弥勒佛下生”,或者还有乱说什么的,都是假的,阿罗汉从不跟人家说我是阿罗汉,开悟的人从不跟人讲我已开悟了。

开悟不会自我宣扬

  一个修行有成就的人都懂功德隐藏,功德不露出来,小功德都要隐藏,何况大功德呢?如果他连这点都不懂,他悟什么呀?难道是悟到:我可以宣扬,名气大,你还开悟啊?六道里是有菩萨在度众生的,可是他从不会告诉人我是菩萨。

为了挽救人,老和尚才实说

  从前有位老和尚,牙齿掉了,念起经来透风,旁边小沙弥就取笑他,说了他一句:“你念经……”下面说的很不好,“像狗叫”,老和尚一听,为了挽救他,才跟他个别的说了出来,而不是为了宣扬自己,“你赶快忏悔,不忏悔你的罪很大,我是阿罗汉。”

骂阿罗汉,罪大

  小沙弥吓坏了,赶快求忏悔,不过因果难逃。我听经时法师说,因为他骂阿罗汉念经像狗叫,死了后投生狗,狗死了再做狗,做了五百世狗。大家想想看,骂一声阿罗汉的罪多大呀!由于忏悔得快,还好,没有落到地狱去。

见了出家人,不要骂

  你说“这倒难了,哪个是阿罗汉,我得注意注意”,他会告诉你?等那位老和尚告诉他的时候,他已经骂出口啦!可是,有个办法,干脆你把出家人都看成阿罗汉,岂不是个很简单的办法?居士瞧不起出家比丘,背后说闲话,你知道哪个是阿罗汉?

能住持正法,这个发心也不普通

  现在啥个时候啦?末法时候能够出家住持正法的,你以为他是普通人啊?就凭他这个发心也不普通,出家人修菩萨法叫出家菩萨,在家人学菩萨行叫在家菩萨,你能知道哪个是凡夫?哪个是菩萨?

说大话和假装要背罪过的

  真正的菩萨、阿罗汉他又不露出来,表面上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你吃饭,他也吃饭,你睡觉,他也睡觉,说话也都是说你听得懂的话,不像有些人以不吃饭来暗示人家他不是一个普通人,或是说一些难以听懂的话,或说一些大话,来表示自己与众不同,是再来人,这些假装的做作是要背罪过的。

说大话的人是狂徒狂言

  多年前有一天,有位年轻的出家人对我说:她想再到宁波去一次。我问她:“你去过了,还去干吗?”她回答:“我去求忏悔。”我说:“你去求啥忏悔啊?”“因为我上次去宁波见一位比丘尼!问我从什么地方来?我回答她‘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那位师父就训我,说我狂徒狂言,我回来越想越不对,还是去忏悔一下好。”佛门哪有一进门就来个“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你是不是参禅参出毛病来了,有这么说大话的!

佛门平等,不要眼睛往上升

  菩萨、阿罗汉在人间往往跟普通人一样,他们所表现的有时还会使你瞧不起,外形肮脏,装疯作哑,人们不易识破,所以,大家要学学佛门平等心啊,不要眼睛往上升,升到额角头上去不好喽,我慢贡高。

人类自己制造了不平等,平等才是真理

  什么叫成佛?平等,平等,绝对平等,就是成佛的境界,宇宙本来就是平等的,真理就是平等,所有不平等的叫“有为法”。为什么称有为法?人制造出的。人自己制造了人类的不平等,宇宙哪有不平等的?宇宙真理就是平等,离开了平等,人类就失去了幸福,佛弟子离开了平等观念,不像佛弟子。

被风一吹,全吹平了

  举个例子,桌子高,椅子矮,有高低,是不是人制造出来的?可是宇宙的真理都是归向于平等,这张桌子,这把椅子,五十年、一百年后木头里面就朽掉了,“朽”懂吗?就是里边酥掉了。有句话说“朽木不可雕也”,没得用啦,从前老人客气,自称“老朽”,就是这个意思……我没得用了。桌子椅子虽已腐朽,但仍有高低,再过五十年,垮下去了,垮下还有高低,变成粉末了,桌子粉堆堆高,椅子粉堆堆低,还有高低,被风哗一吹,全吹平了。

佛是一个平等心圆满的人

  人制造了不平等。人欺负人,是人欺负的,宇宙可没有欺负人。我前两个月从成都回上海,热啊!我在成都站台上听到乘客与送客的相互说了几句风趣的话:“嗨呀!这么热,你也热,我也热,天气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是嘛,人制造出来不平等,有钱的能买“空调”,没钱买就没有“空调”,佛教的平等精神就是要人达到平等境界,佛就是一个平等心圆满的人,所以佛证到的境界叫无上正等正觉。

大乘就是念念不忘众生唯独没有自己

  我们佛弟子都要发菩萨心,菩萨心就叫大乘心,一切为别人,社会上也是这样提倡的,做好人好事大家都说好,没有一个说不好的,从前学习“焦裕禄同志”的时候,我最难忘的一句话是焦裕禄“满胸怀装着全兰考人民,唯独没有自己。”我们佛弟子,应该懂得“念念不忘众生”,心里全装的众生,为众生就叫大乘,为自己就叫“小乘”。

(四)不要神化

修行就要舍掉自己的一切

  修行就要舍掉自己的一切,怕牺牲又何必修行?干脆在别人头上抓一点便宜,修啥个行呀?!修行人心里要念念不忘众生,佛说,众生就是父母,父母就是众生,叫做“父母众生”。要把每个众生都看作父母,一个想修菩萨行的人没有一颗“念念不忘众生”的心,你这棵没有根的树,能长树叶,能开花吗?

众生就是父母

  众生就是父母的道理,社会上的人可能不理解不相信,可是我们懂啊!佛讲三世因果,不是现在世父母,就是过去世父母,今天因为又来了一生,大家不认识了,不认识,你就不承认了,其实,社会上人也懂得把年老的看成父母,把年轻人看作兄弟姊妹,是人人都应该学习的美德,不过一个佛弟子,除了必须具备这些美德之外,还应觉悟到这是真实的,你或许会说“明明不是我哥哥,不是我兄弟,偏要认作兄弟姊妹,好像有点阿Q精神”,不对噢!且不提前世事,我讲件事情给你们听。

  一下火车,你跟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吵了起来,吵完了,各走各的路,你因为在新疆工作,二十年不到苏州了,这次来苏州看姑妈,路不熟,好不容易找到了,开门进去,吃一惊,被我骂的这个年轻人已经坐在里边了,咦!他也是姑妈亲戚吗?过一会儿,姑妈出来了“啊唷,你来了,都二十几年了,来,来,来,我给你介绍,这就是你表弟,你走的时候他还小呢。”你能认为不认识的人就不是你兄弟姊妹么?你说:“这是个别的。”哪是个别的!你的妈妈这一辈有她的亲戚,亲戚有他的亲戚,这阿姨、爷叔、伯伯、舅舅,阿姨又生儿子又娶媳妇……,多得你再也分别不清楚了,干脆全是我的兄弟姊妹,那就对了。这个道理懂了,我们讲三世因果,众生全是我过去世的爸爸、妈妈!发心要大,报父母的恩,也要报众生的恩。这叫菩萨,这叫菩萨心。

佛说菩萨法为了使众生成佛

  佛说菩萨法,后世有些人就看不起小乘,这是错误的。乘就是乘车子的乘,小乘是小车子,大乘就好像公共汽车,能乘很多人,司机只有一个,每到一个站头,乘客都上了车,他一开车,送你到目的地,乘就是这个意思。佛说菩萨法的时候,不是呵斥修成阿罗汉的声闻法,是呵斥他们不想广度众生的心。

  佛为什么要给我们说菩萨法,总有一个目的呀!就是希望我们成佛,菩萨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有具体的修法,有具体的标准,你自己心里有数,要好好用功,超九地就成佛。

佛是觉悟者

  “佛”是印度话,翻译成汉文叫觉悟,不懂佛法的人把佛教说成迷信,把“佛”翻译成“迷信”是错的!有些人喜欢不懂装懂,你不会翻译,可以去请教懂印度文的人,他又不请教,就乱翻译,假如这个人叫他到外交部去工作准要出事情,来了个佛教代表团,他翻译成迷信代表团,这可不得了啦,国际上影响多坏!佛是智慧圆满,彻底觉悟者。释迦佛希望我们都能成佛,成为一个智慧觉悟圆满的人。

把佛神化,搞迷信,是错的

  神都是凡夫,神的觉悟有限得很,神没有什么大智慧,佛弟子要听佛的话,佛主张我们不应该信神的,如果佛弟子把佛都神化了,完全错误,罪过得很。我们承认天上有人,佛称“天人”,科学家也承认天上的星球上有人,有神论者是相信神能控制我们的命运,我们不信的,所以我们是无神论,反神权论,至于天上有没有人,这不是一个信仰问题,而是科学问题,科学证明星球上有人,所以我说,佛教是科学。我在大学作佛学报告的时候,教授们听完了说“你今天讲的全是辩证法”,我笑笑说“佛教本来就是辩证法”,看你怎么讲喽。

  佛教,犹如一块金光灿烂的金子,今天却被大家误解为粪土,怪谁呀?怪我们自己!佛弟子偏偏要把灰尘往这块金光灿烂的金子上盖上去,在佛门里边搞迷信,把民间的迷信都搬进寺庙里来,使大家误解,误解佛教是迷信、肮脏、愚蠢。谁来请问请问关于佛法的问题,却一问三不知,结果是迷信泛滥。我们说哪个搞迷信,哪个要负责,我们不能说释迦牟尼佛迷信,释迦佛讲的法可没有迷信啊,佛弟子搞迷信,社会影响很不好,可不能叫释迦佛负责啊!以往的历史,在很长的年代里,使这块黄金蒙上的灰尘已经难以扫净了,太厚了,金子的金光都发挥不出来了。今天的佛弟子,要做大扫除也已经赶快要抓紧。如果在灰尘上再添灰尘,你不是在佛的脸上涂金,而是在佛的脸上抹黑。

去一分愚,长一分智;去一分迷,增一分觉

  你们说,不懂佛法的智慧,思想行动都在搞迷信,人家却称我们叫佛教徒,有罪过没罪过?这样想成佛,是绝不可能的,因为觉悟与迷信是不可能协调的,智慧跟愚痴是不可能协调的,有智慧就没有愚痴,去一分愚长一分智慧,去掉一分迷信,增长一分觉悟。

佛是人

  那么,佛到底是谁?我说佛是人,小学课本里就有了,古印度的王太子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彻底觉悟,是人嘛。我们说是人更好一些,为什么?历史上有根据,并不是像别的宗教那样,没根据的,拜火教有火神,你看见过吗?雷公雷婆你看见过吗?而且翻译时把“佛”字译成“觉悟者”,“者”就是人啊!不过,这个人跟普通人不同,有极大的智慧,有极大的能力,一直到圆满。举个例子,我在讲台上讲课,你们听课,就是不同嘛!因为我有的你们没有,所以跟我学。可是要知道,你们学生是人,我老师也是人啊!你们不能说我老师不是人,那不对啊!你们将来学生当了老师,也是人啊!所以说,释迦牟尼佛是人,没有贬低释迦佛,他在世上的时候,照样吃饭、睡觉、讲话。跟普通人不一样的,他是个彻底觉悟的人。

(五)人生道路

走成佛的路叫菩提道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才能走上一条成佛的路,思想观念错了,步伐错了,你怎么能走到目的地?佛希望我们都成佛,成为一个彻底觉悟的人,那总得有条路走,没路咋走啊?这条成佛的路,就叫菩提道。

  菩提是啥意思?印度有棵树叫菩提树,是取这个名字的,菩提心呢?释迦佛成佛的时候,他在这棵菩提树下发的心,他发心不是为自己,是为了使众生都能觉悟,跳出种种苦,为了解决这个苦的矛盾,所以我要快快成为一个彻底觉悟的人。因此,就把这颗心称为菩提心。释迦佛走的路,就叫菩提道,释迦佛希望我们成佛走的路也叫菩提道。

人生要走康庄大道

  走路要走平坦的路,最好走康庄大道,什么路最大?菩提大道最大,无法可比。要知道,父母也好,老师也好,最多教我们社会上好好做人,并没有把我们人生的路铺平,因为他们智慧有限。古时候老师很强调修养品德,现在的老师教你数理化,学会了社会上谋生,可是你花了很多年时光,人生的路没有铺平,一翻跟斗,不少人就进了精神病院。从前我是心理治疗医生,我告诉大家,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差不多都是聪明的,大学生很多,可惜不可惜啊!一生的时光就此报废了,从前念书还要国家培养,国家培养了几十年变了废物。说来说去,就因为人生的路没有铺平。

佛法铺平你人生道路

  老奶奶也会说:“好好做人噢!别做坏事。”这几句简单的话能铺平人生的路啊?父母可没有跟我们说清楚,也没有智慧来指导我们,老师也没有具体地来教导我们怎样去铺平人生的路。赶快学佛呀!佛法就能铺平你人生的路,佛法都是讲人生的问题,佛自己是大智慧大觉悟。

拜师要选个智慧最大的

  这两天,从上海、苏州、南京来了不少来听讲的人,你们有的是大学文化,还有的是大学里的老师,我说句话,我们想拜个老师,跟他学习,应该拜哪个做老师?现在开放政策就是可由你挑选,你喜欢跟谁学就跟谁学。那么我们总要拜一个品德高、学问广博的老师,才算聪明啊!你不拜佛做老师,多可惜,因为佛才是一位智慧圆满的老师。

古今中外留下的经典,能比得上佛经的伟大吗?

  摆摆事实看,图书馆所有古今中外留下来的经典,哪个比得上佛经?别的宗教也好,孔子、孟子的四书五经也好,别说内容比不上,连数量也比不上。就说《大藏经》其中有一部叫《大般若经》,我年轻时候念《大般若经》,天天什么事也不干,念了三个月才念完,佛的智慧多大,而且里边的文字如果用白话来解说更不得了。我年青时在温州讲佛法,四个晚上只讲了佛经里四个字,这样广博的智慧,你不拜佛为师,你愚蠢不愚蠢!

科学立场,辩证观点,充满智慧

  从内容上来说,尤其不是孔孟的学说、老子的修道和别的宗教的信神所能比得上的,佛经的道理完全是科学的立场,辩证的观点,充满着智慧,能解决人生的苦。再讲得高一点,能证罗汉果位,达到了生脱死的境界,还能够经过修菩萨道而成佛,成为大觉悟大智慧的人,那样的老师不要,你要找哪个啊?

金钱的满足会使人消极

  当然,你想在社会上谋生,学一点世间上的技能,这是谋生的手段,可是你总要想一想,除了吃饭、工作、睡觉外,你还有什么要求没有?难道就这样平平凡凡过去?有人就感到苦恼嘛。听说有这样一个刚刚发起来的大老板,十个指头戴了十个戒指,有天说:“没钱的时候想钱,有了钱后还是苦闷,人生到底啥意义?”他满足了钱上的享受,就想到人生到底啥个意思,就是为了吃饭、睡觉、吃喝玩乐吗?他苦闷了,这个人是有智慧的。

有位歌星死在人生的苦闷里

  前一时期,香港有个歌星死了,怎么死的?变成植物人了,他苦闷啊!钱多得花不完,为了找刺激,他拼命地花钱,他去酒家、去跳舞,就说今天在场人所吃的钱我来付。为什么?他苦闷呃,他有女朋友,没有老婆,人生的意义找不到,娶什么老婆。像这样一类人,我们不把佛法普及的话,就无法救他们。

佛度众生是崇高伟大的精神

  我讲了这一些,了解成佛是至高无上、崇高、伟大,又了解众生的苦,穷的时候苦,消除了贫穷后仍然苦,正像没钱想钱,有了钱也是苦,不知道人生到底为了啥,结果就消极厌世。这就是我们所以要成佛,要度众生的道理。

释迦佛就是我们的老师

  成佛就是为了度众生,那么我们总得有个老师来指引我们往成佛的路上走。在娑婆世界,我们释迦佛的四众弟子,我们都是皈依释迦佛的,释迦佛就是我们的老师,释迦佛如何成佛的,我们也走他的路。

佛弟子要以释迦佛为榜样

  法师在讲经时有时提到释迦佛早就成佛了,他来娑婆世界很多次了,有说已经两千多次了。我看过释迦佛传记,作者在前言中说:“我写释迦佛,我是把他当人来写的。各位别误会,以为我对佛不尊敬,其实不是,我觉得这样写更好些,容易使人接受。”我也是把释迦佛当人来宣扬的。

  说释迦佛早已成佛,这次来娑婆世界成佛是示现应化。意思是说,为了给我们娑婆世界苦恼的众生显示一条成佛的路,他来娑婆世界,作了一次他是怎样从凡夫修到成佛的示范表演,让我们学习。这样说法,我也同意。

  有人会奇怪:“你对这样说也同意,那样说也同意……”其实你把这两种说法合起来,就对了嘛,这并没有矛盾,都是说释迦菩萨以大慈大悲的愿力,来娑婆世界,从做净饭王太子开始,如何发心出家,雪山六年苦行,菩提树下证果成道。他以身作则为我们作了榜样,让我们学习。如果我们不去学习,不去实践,那就辜负了释迦佛的一片苦心了。

(六)佛子素质

释迦佛的一生,为我们显示了一条从凡夫修成佛的路

  要知道释迦示现成佛的用意就是要我们佛弟子走他的路。“我从凡夫开始修成佛,你们都看到了吧!你们现在虽然是凡夫,学我的样,走我走过的路,也决定能成佛的。”释迦佛成佛后,讲了四十九年法,教导我们修行成佛的方法,才在双林树下进入涅槃,他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这一生,就是从凡夫修到成佛,你们也可以从凡夫修到成佛的。

  释迦佛可没有说:“成佛不可能的,即身成佛更不可能了。”那么他示现成佛干什么呀?凡夫今生修不成佛,可不能怪成佛的路太长!我常说,我修不好怪我自己!

  释迦佛希望我们个个成佛。我们是释迦佛弟子,当然要以释迦佛为标准,学释迦佛的法,走释迦佛的路,这才叫真正的走上菩提大道。

释迦佛传记是一部修行的方法

  释迦佛的传记,有人把这本书当故事看,有人作为释迦佛的一生历史看,有的当文学作品看。我认为,释迦佛传记是一部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步骤,是叫我们学着去做到,这才是他示现成佛的真正目的。

聪慧、身强、离欲、寂静、慈悲,为学佛者应具备的素质

  例如:释迦太子出生后,聪明伶俐,智慧很大,他的老师还回答不出他的问题来,最后还是释迦太子反过去跟老师说。第二个特点,释迦太子身体特别好,气力大,在王族孩子比武时,释迦太子一箭能穿过七只铁猪猡,所有王族里的年轻人都比不上他。第三个特点,释迦太子不喜欢王宫里的歌舞伎乐,他毫无兴趣。第四个特点,他喜欢安静,经常在树下静坐禅定。第五个特点,他对众生有大悲心,他看见农夫锄田,翻出一条蚯蚓,一只麻雀把蚯蚓叼走了,飞来一只老鹰,又把麻雀叼走了,他看了心里不忍,难过地说:“众生可怜,互相吞食。”就说这几点吧!我们佛弟子哪能不学他,你不学,就辜负了释迦佛来娑婆世界示现给我们看的一番心意!他显示给我们看,就是叫我们学的啊!

要喜欢“智”,丢掉“愚”

  我们作为释迦佛弟子,要修行,也得从头修起。第一要有智慧,没有智慧,要求智慧。不要把愚痴看成崇高,要丢掉“愚”。有人总喜欢一个愚字。还提出要向“愚”学习,不学愚,总好像还没有进门。你不能把愚丢掉吗?如果是客气,写信称个愚字,那还可以,说句风趣话,我看名字最好不要放上愚字,因为名字你要用上一辈子啦!这一辈子老是在“愚愚愚”里转,思想观念上也就愚愚愚一辈子啊!岂不把愚抬高了?

  我的法名叫智地,是清定上师给我取的,后来我到能海老上师那里去学法,能海上师说,你就用这个名字吧!我就听上师话,对师恭敬就是师说啥就照做,我就一直用到现在。“智地”很好啊!“智”,希望你好好学佛的智慧,“地”,以智慧来普及大地,或者说“以智慧登菩萨地”,多好!如果叫“愚地”,以愚来普及大地,我就不高兴了,我也不能理解这啥意思啊!所以我劝大家要喜欢“智”,不要喜欢“愚”。

  附带插一句,我这样说并不是所有带有愚字的名字都不好,像以前我在九华山佛学院时,有位学僧叫“明愚”,愚中能明,这就好,能明了愚的种种相貌,能明白愚的可怜苦恼,愚中能明就是智。我仅仅是希望佛弟子不要向愚人愚话、愚知愚见学习,哪怕是劣慧的愚、小智不及的愚,也不要听信跟随。

不可一辈子愚

  有人会说:“释迦佛从小聪明,有大智慧,是由于善根深厚,因为他过去世修过菩萨行。”那你现在赶快学呗!先天不足,后天补上。一个佛弟子,进了佛门,不想学释迦佛的智慧,不听法,宁愿一辈子愚,对不起释迦佛,根本不像释迦佛的当年时代。学生不跟老师学,学习不想从头学起,难道是对的吗?

禅定与狮子吼

  第二要身体好。昨天,已经开始给你们讲了禅定课,关于禅定能促进身体好,也已经讲了很多了,为什么要讲这么多?我说过,说法是狮子吼,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就是佛,狮子一吼,百兽惊怖,百兽指的是外道。佛出世时,印度外道很多,佛是以说法度众生,也以说法降伏外道,如果佛弟子不作狮子吼,不讲经说法,佛的事业就要衰落了。

禅定使人聪慧力大

  禅定能使我们聪慧,能使我们身体好起来,一个在禅定中得到利益的人谁能比得上呢?而且还根本不会受外道的诱惑而走错路。禅定不但能调节精神、治疗疾病,还能增大力气,你们不信,可以修几个月试试看。就算我现在这样讲课的声音,楼下别说能听得清,如果没有噪音的话,你在楼下放个录音机还能全录进去,对面僧伽服装厂的女工,我问她们,你们喜欢听法为什么不来听?她们说,你讲课的声音,我们那里都听得清楚,这样的宏亮远布,社会上人哪个比得上?我到大学里去作报告,人们总说:“老师,有扩音器!”我说不需要,我声音一提高,阶梯教室大课堂全听得见。当年上海的大学,苏州的体育馆,我演讲声还不是播及全场?我又不是天生的,你知道我原来的声音怎么样?哪像个男孩子,笑死人了。

我的声音也变洪亮了

  我六岁死了父亲,非常可怜,穷啊!父亲为人很好,所以父亲死后,父亲的朋友都对我们兄弟几个特别好。我念中学是住在父亲的朋友家里,父亲的朋友像长辈那样爱护我,回到家先要来看我放学回去吃什么菜,少一个菜就要问:“他怎么没有那个菜”,他夫人说:“因为吃完了。”“那就把晚上的菜给他吃。”一律平等,不许少给我一个菜,自家孩子吃什么,我吃什么。还没有信佛的人都有这样的平等心,我们佛弟子还不讲平等,说得过去么?我住在他家里,他们经常说我讲话声音小,听我说话人就得弯下身来,耳朵凑近听。你看我现在的声音就变了,声音能变,什么都能变,整个佛学都是叫你如何转呀!那么凡夫经过转变自然也能成佛,我因为修禅定,声音就转变了,所以佛教的禅定非但能治病,还能使你身体产生力量,语言也产生力量,洪亮!
 


{返回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7~8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摄受求加持颂(宗喀巴大师造 能海上师译)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4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27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08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47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64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00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0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06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43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Heart Of Prajna Paramita Sutra(般若心经)[栏目:佛教经典·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Sutras · Bilingual Reading]
 学佛要接收很多的信息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智慧甘霖萨迦法王访问 第五章 佛陀洞悉自我并非真实存在[栏目:萨迦法王]
 怎样做一个居士 六、居士应具备的条件[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静坐与喜悦之路 清除身心疾病[栏目:护法法师]
 《华严五教章》[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愿行的力量(下)[栏目:海空法师]
 第五十三 有学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慈善要有善有智慧[栏目:见忍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5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