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大妄语戒第三
道源老法师 讲述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54
 大妄语戒第三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三重。
  【注释】
  〔大妄语〕:
  妄语分大妄语、小妄语两种。
  大妄语是以不净心,作不实的言说,企图欺骗、诳惑、覆隐事实而作出异言。譬如自己尚未至一心不乱,妄称:「已至一心不乱。」未明心见性,妄称:「已明心见性。」未得证,妄称:「已得证。」等等,这些都是大妄语。
  小妄语是大妄语之外的一切不实的言说,都称为小妄语。
  妄语有十罪:一、口臭。二、善神远离。三、虽间有实话,别人已不再或难以相信。四、智人谋议,常不愿其参预。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善言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复出为人,当被诽谤。
  大、小妄语均属犯戒,唯大妄语属重戒。故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既不可说大妄语,小妄语也不可说。
  方便妄语是若为了救度众生急难,则不犯戒。如有人追杀狗子,狗子逃窜入家藏匿,追杀狗子的人问:「你看见狗子吗?」答:「没看见呀!」这就是方便妄语,目的是为了救那狗子一命,不但不犯戒,反而有功德,因发了慈悲心,救了狗子的性命。
  〔不净观〕:
  所谓「不净观」,是行者观境界不净之相,而停止贪欲的一种方法。所以「不净观」利于贪着心多的修习。
  因为修「不净观」,能生厌离之心。不但不再贪着外尘,即这个身也生厌弃。如止观九说:「如律(注:四分律)云:『佛为比丘说不净观,皆生厌患,不能与臭身住,衣钵雇鹿杖害。』」所谓「衣钵雇鹿杖害」是佛在说四分律后,都到「鹿杖梵志」处,愿以所有的衣钵为谢,请鹿杖梵志杀死自己。鹿杖梵志为满比丘们的心愿,连杀六十比丘。所以要修到「不净观」,很为不容易。
  依智者大师的说法,凡修到「不净观」而厌离的行者,就已经到了「四空处定」的境界了。如「释禅波罗蜜」卷一下说:「行者于第四禅中,厌患色如牢狱,灭前内外二种色,一心缘空,得度色难,获得四空处定,是名无色界定。」所以修到了不净观,虽仍在有漏法中,但已是很高的境界了。行者没有修到这个境界,而虚说:「我得不净观。」就是大妄语。至于说:「我已至阿那含。」那更是大妄语了。
  【旨意】
  行者的修为境地,除佛可以证知外,一般人很不容易证知他人的境界。行者若因而自我炫耀,虚说:「我得不净观。」、「我得阿那含。」等伪词,是自欺而又欺人。故佛制此戒,若违反而破戒者,其所得恶果如第一重戒者然。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邪淫戒第四
下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盗戒第二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第二十四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耽乐饮酒戒第二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饮虫水戒第十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不蓄三衣、钵、杖戒第十七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结文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不持六斋戒第七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商贾不输官税戒第二十一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第二十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受僧用物戒第九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酤酒戒第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既是悲心也是责任心[栏目:万行法语]
 佛法与e世代—圣严法师与张学友、侯文咏的对话 佛法与e世代[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定学开导(130~139)[栏目:傅味琴居士]
 如何才能做到不把佛法与世间法混淆,使自己所作成为解脱之因?[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一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出家--需要克服的十八种困难[栏目:体慧法师]
 五百罗汉 115、辨德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佛教是不是信因果?[栏目:宣化上人]
 透过这个色身坐在这里的,是谁?[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天台佛法修证次第论纲(达照法师)[栏目:天台宗简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