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摄类学 前言
 
{返回 摄类学·善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703

前言

摄类学者. 为总摄量学要义,对诸法摄总其要. 判分类别之方法. 佛法之究竟旨趣. 乃阐缘起性空之道. 宣离边中观之见.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所教所化. 皆为令一切众生转迷成悟. 而欲离苦得乐. 究竟解脱者. 乃须悟佛知见. 佛之知见. 堪为正见者. 非独唱自立. 而以明诸法本源之道. 达法性真如之理. 依闻起修. 故能了脱轮回生死. 回归涅槃彼岸. 然佛为对机说法. 万法施设. 为契应机. 故欲了达空性正见者. 应先明缘起. 《中论》云:“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故诸法虽无边. 理类摄其要. 八万四千法蕴. 摄为三藏十二部. 而浩瀚经海. 凡愚何能尽知. 故藏中先贤. 将诸法要. 摄为五部大论. 即因明. 现观. 中观. 戒律. 俱舍. 五部论中,首以因明——量论,而作为明具慧眼,辨识诸论之根本,古印度祖师大德对因明之着重,犹如丹珠尔藏中有六十余种因明注释,而在藏传更是有上百种注疏,由此可见一斑,然虽有如此众多因明学诸大论著,实难趣入,故学习因明学量式——论式之建立轨则以前,应对诸法之摄要及类别,作一必要之了解,以此皆是辩论时之重要因素,以正见之获证,需赖比量智之生起,而欲生比量智,则需依于正因而能成办,故于法义趣入之理路尤显重要,故欲入此五大部等诸论前首. 尤于因明之趣入者,乃学此摄类之学. 此如开启法门之钥匙,由而能对诸法类别了明摄要. 是故为法相行者学法之首要. 有此坚实基础. 而后方能于五部大论契入相应。

《摄类学》为趣入学习量论之方便,此中,对若干概念之划分有详有略,故有如摄类学创始人――恰巴却吉僧格(名号法狮子,为藏传创立摄类辩论之首范)将其划分为十八类,赛康巴·当曲朗杰之《僧波度扎》中分为二十一类,及将其摄为《摄类辩论略集》、《摄类辩论中集》、《摄类辩论广集》三种等不同。

此中摄类学是依据,藏传毛尔盖. 桑木旦所著《所知类别显明理门》简称《因明学入门》. 普觉. 强巴《理路幻钥》及各类《度扎》,结合汉传《五蕴》《百法》上下对法等,结集所作,并以摄颂而为忆持之心要,希愿行者,持此理路之匙,而趣佛法之奥堂,开明炬之慧眼,获诸论之法要,由而断惑证真,同圆种智。

 

                                            释迦教下比丘 善慧


{返回 摄类学·善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摄类学 第一章 法之名义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法称的生平、著作和他的几个学派——重点介绍《量释论》各章次序所引起的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七○六)
 比丘尼传 3 宋 广陵僧果尼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四七)
 中部43经 毗陀罗大经
 应成式辩论形式(祁顺来)
 那先比丘经 第十四问 明达与智慧有何不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九○四)
 长部5经 古得旦得经
 《正理经》简读之十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叁贰 一片婆心[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如何修福[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错过了共修的时间,就不可以修法了吗?临睡前躺在床上可以修法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禅、禅定、静坐有何异同?[栏目:禅修·初学者问答]
 净土探微 第三章 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栏目:弘学居士]
 如何回向[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佛教心理学(陈兵)[栏目:佛教心理学]
 喝(慧如)[栏目:禅宗文集]
 第二十七 巴多穆开巴品[栏目:譬喻经]
 用灯照亮自己[栏目:格桑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