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习慈悲与包容 - 远离两面人
 
{返回 从心沟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12
从心沟通 
圣严法师
学习慈悲与包容 - 远离两面人
 
   远离两面人
  
  所谓的两面人,就是在别人面前是一种样子,在背后又是另外一种样子。例如,见面时打躬作揖、称兄道弟,甚至亲热地叫对方叔叔、伯伯、奶奶,但背地里却批评、辱骂对方,这就是标准的两面人。他用虚伪的心来待人,是一种表演或假装出来的态度。
  
  有时候别人刻意虚情假意,我们是很难察觉的,只觉得对方对自己很礼貌、尊敬。但如果对方过于客气,就该怀疑对方是否虚假,因为两面人为了达成目的,什么好话都会说,这种刻意的虚情假意一定是有目的。只要是不实在、不恰当的恭敬和礼貌,就是一种虚礼。其实,只要小心观察、倾听,并不难判断出真伪:对方如果是陌生人,自然没有理由对我们这么赞赏;如果是相处了很久的熟人,那就会知道这个人的习性原本就是比较虚伪。
  
  多年前曾有一位先生带着他的母亲来看我,一见面就讲了许多过度客气的话,企图让我以为他是个很有教养、很有地位,而且很有钱的人。但是,他表现得实在太过份了,客气得异常,让我警觉到这个人是否另有目的,于是开门见山的问他:「请问你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东西?」他一听,马上就知道找错了人,赶紧换了个神色,说:「对不起,我们没有要做什么。」要不是他刻意的表现,我其实也不会怀疑他的身分,甚至怀疑两人的母子关系可能也是假的。
  
  我也曾经遇到一个人,无论见到什么人都用尊称称呼对方,即使是年纪很小的小女孩,他也称她为大小姐、贵千金,非常客气,但是对有些人或在某些场合,并不适合这样称呼,反而让人觉得很虚假、肉麻,很不舒服。不过这种虚情假意只是他个人的习惯,并没有什么特别目的,所以对别人不会造成大碍。
  
  虽然不会对人造成大碍,但花言巧语、巧言令色,毕竟不是一个好习惯,应该试着多讲真话、多讲肺腑之言,尽量让自己讲出来的话和内心的想法一致。但人往往习惯虚伪以后,就很难矫正,非得受到惨痛的教训时,才会改正过来。
  
  其实,只要是虚伪的人,内心都会有挣扎和痛苦。除非已经虚伪成性,不但不觉得自己虚伪,内心也不会感到痛苦,但他的表现仍会让别人觉得虚伪。
  
  当我们面对虚伪的人,最好稍微保持一点距离,因为距离太近时,你可能会受到伤害。可能的话,也可以适时提醒他:「不需要用这种表演性的态度、语言,因为对我来说并没有用处。」如果对方不听劝,那还是远离他吧!

{返回 从心沟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习慈悲与包容 - 好人比较吃亏吗?
下一篇:学习慈悲与包容 - 别当狡猾的人
 学习接纳与诚恳 - 谣言止于智者
 学习欣赏与赞美 - 用感恩的心消除怨恨
 学习慈悲与包容 - 如何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学习慈悲与包容 - 别当狡猾的人
 学习欣赏与赞美 - 如何消除嫉妒心
 学习接纳与诚恳 -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学习关怀与付出 - 爱语──让人欢喜听你说
 学习欣赏与赞美 - 少一分争夺,多一分和谐
 学习关怀与付出 - 同事──有愿者同行
 学习关怀与付出 - 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感悟人生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一、生命,一道深奥的命题[栏目:学诚法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依印顺导师科判所编[栏目:开仁法师]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1[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是否可以安排一份功课日程表让大家修习佛法?[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对看来不持守戒律、不认真学习修持佛法的僧人,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否应恭敬供养?[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福慧明灯》--佛法入门导引 菩提心和六度[栏目:祈竹仁波切]
 可能丢失的光明[栏目:雪漠]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一章 做正信的佛教徒 第六节 觉悟自我,帮助他人——学佛的目的与任务[栏目:宽见法师]
 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一日[栏目:日慧法师]
 明心颂通解[栏目:照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