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遗教经讲记(四)
净界法师主讲
方便远离清净戒共有三科的经文,前面的一科是远离凡夫的增过,有十一条戒法要护持。以下看第二科: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
消文 这一科是远离外道的损智,佛弟子若做以下这五种事情,很容易折损清净的智慧,故应避免造作。
(一)合和汤药:这是透过炼丹制药来为人治病。
(二)占相吉凶:「占」是占卜,如文王八卦或米卦等,从卦象中看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相」是看相,看一个人五官的长相,来判定吉凶祸福。以上的占相吉凶也就是所谓的为人算命。
(三)仰观星宿:透过观察夜晚星宿的变化,推测人世间因缘的变化,这是以星宿的变化来判定人事因缘的变迁,称为仰观星宿。
(四)推步盈虚:前面「仰观星宿」是以眼睛观察星宿的变化,这「推步盈虚」则是由仪器推测星宿的变化,以判断人事的吉凶祸福。
(五)历数算计:由计算天干地支、生辰八字等阴阳数字,推算出一生的吉凶祸福,如紫微斗数、四柱等的算命,「皆所不应」,皆不该从事这些事。
释义 蕅益大师总结前面五条戒,说这是「邪心求利,不达正因缘法。」对因缘观还未坚固之前,若经常做这五件事,则容易生起颠倒的智慧。我在未出家前,也曾亲近一些外道的大修行者,后来我发觉这有问题,外道虽也强调断恶修善,但他们的断恶修善并没有判定标准,如这件事是否该做,他们就卜卦问神明,神明说可以做,他们就去做,神明说不可做,就不去做。如此久后,自己的这念心完全没有判断能力,也就是说,什么事情该做或不该做,自己的明了心完全要诉诸于外在的卜卦、神明的指示,否则自己不敢下决定。我发觉一个人待在外道久后,内心会丧失判断能力。佛法的八正道中,第一个就是正见,一个人一定先要有正见智慧,才能行善法,先要知道什么是功德相、过失相,由正见才产生正思惟,也才产生正确的身口意。若对佛法因缘观的真理没有胜解前,就做前面的五件事,则你的心容易心外求法,时间久后,对吉凶祸福的因缘,这件事为什么是功德相或过失相,你完全不能了知。我有位师兄弟,他闭关好多年,后来他就不看教理,一路在行门上用功,后来他出了一些问题,请我帮他处理。他说他现在什么事都请示观世音菩萨,听他讲的意涵,我认为那不是观世音菩萨,因他甚至今天中午要吃几碗饭,也要请示菩萨。我对他说,你这样内心已没有智慧,犹如行尸走肉一般。佛法的六波罗蜜中,最尊贵的是般若波罗蜜,这犹如人的眼睛。修行要目足双运,所有的修行是依止智慧的引导而成就解脱,如果甚至中午要吃几碗饭,自己都无法判断,则怎么能知道什么是生死的因缘?什么是涅槃的因缘呢?临命终时什么该放下,什么该追求,则更不可能了知了。所以前面的五件事虽是摄受众生的方便,但佛陀提醒我们,做这些事情会折损我们的智慧,自己要小心。
我曾读过一本古书,书中说:山上有一大户人家,有众多眷属住在一起,这家人的长者往生,于是请山下一位有名的地理师来看风水地理。这地理师从山下走到山上,非常辛苦疲惫,这户人家就准备热开水给他解渴,而且在开水上面洒了一层粗糠。这地理师喝开水时起烦恼,他认为这户人家请他喝水没诚意,竟在上面洒粗糠。这样的一念生起瞋心,他就把最坏的凶宅地理介绍给他们,说祖先若埋葬此处,家族会兴盛,这地理师是想报复。过了几年,他想到这件事感到非常后悔,别人只是在开水上洒了一些粗糠,自己怎么就做出如此大的报复呢?于是他又去找寻这户人家,看看他们是否凶多吉少。结果他发现这户人家的家宅,非但没有凶多吉少,还更加繁荣,房子盖的更大。这户人家看到地理师来访,表示非常感激。地理师问说,当时他从山下走到山上,为什么请他喝的开水上面会洒一层粗糠?他们答说:「你从山下走上来,怕你口渴,喝水太急,热开水会烫伤喉咙,洒一点粗糠,你会吹开它,喝水就比较慢一点。」地理师于是说:「一念善心,转凶宅为吉宅。」
我们虽同意世间的因缘法,有阴阳五行的吉凶祸福,但从因缘上的观察,心是根本,讲因缘时若不讲心则不是佛弟子。若只是观察外在的因缘,心只是次要的角色,则你跟外道就相同了。佛法认为一切的因缘中,心是主要的因缘,外在因素是其次。若这样,是否还需要看地理风水呢?我个人做出一个结论:如果内心对业果的道理深信不疑,内心完全安住于真理,不把外境的因缘变化当作一回事,自己永远相信,善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召感痛苦果报,对这真理深信不疑,那么不用看地理,你的心能转境。如果对真理的信心跟理解有所动摇,心多少还会攀缘外在的境界,则也不妨看一下地理,因你的心对它有所著,它就会对你产生影响。所以若心一半安住在真理,一半安住在外境,则这部分对你就会有影响。菩萨戒在讲到摄众生戒也有这观念,若菩萨已通达诸法实相的道理,对真理深信不疑,永远相信,心若安住在善法,一定召感安乐果报,若安住恶法,则召感痛苦果报。若自己对生命缘起的真理,已深信不疑,则可以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学地理风水算命,为什么呢?因有些众生若对他讲真理,他不会相信,先以这种方便,「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你为他算命,他对你有信心,再为他讲道理。但这里《遗教经》的涵义,从自利的角度上,这些占相吉凶的事情,对初学佛法者而言,能够不接触就尽量不接触,因学了这些占相之术,对生命的因缘就会把它寄托在外境上,这对建立佛法的正见智慧会有所折损,所以经文上说:「皆所不应。」
前面是远离凡夫的增过及远离外道的损智,这是灭恶;以下是生善的安住清净戒法。安住清净戒法又分为:(一)身业的安住戒法。(二)口业的安住戒法。(三)意业的安住戒法。先看身业的安住戒法。
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
消文 身业的安住有五条戒法要奉持:
(一)节身:节身是节制自身的行为,避免放逸他求,不能想要做什么就去做,要有所节制,以避免「他求」。佛法认为追求内心戒定慧的增长是「自求」,这是向内的追求;向外攀缘则是「他求」。自己应该判断,今天出去是为了放逸他求,或是为成就功德,对身体的行动要加以反省,有所克制,要节制自身的行为。
(二)时食:这是饮食的克制。「时」是指从早上到中午的时间,「时食」等于过午不食,这有二层意义:(1)减少欲望:晚上饭食容易增长贪欲。(2)色身健康:过午不食使饮食能完全消化而有助健康。
(三)清净自活:佛弟子不要攀缘权贵信众,若攀缘有权力福报的信众,容易产生贪求之心。有些东西本来不需要,但因攀缘权贵就容易得到,这增长自己的起心动念,增长贪欲烦恼的活动,所以佛陀要求清净自活。
(四)不得参预世事:出家众特别要避免参预世事,不要参加政治活动,不能做官,也不能参选立法委员。政治活动最后都是盲目的,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若参加政治活动,起初可能很客观,但时间久了以后,自己就颠倒了,凡是同党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不同党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所以参加政治活动的结果,就会跟某类众生产生对立,如此一方面破坏了内心的大慈悲心,一方面容易产生对佛教负面的情况。中国历史上有四次毁灭佛教的悲剧,这四次中有好几次都是因为出家众参加政治活动,最后引起皇帝的瞋心而全面毁灭佛教。参加政治活动会使佛教跟某类众生产生对立,所以一位宗教师应该立场超然,决不可以在政治中公开表态,因这样会对佛教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五)不得通致使命:这是做甲乙两方的使者来密通消息。自己本来是修行者,因做这种卑贱工作而轻贱自身。以上五件事是佛陀要我们的色身如法安住戒法。古德解释这五条戒法,前面的三条戒法:节身、时食、清净自活等,须有所节制,换句话说,色身的行动、饮食及结交信众等,虽不能完全避免,但要有所节制。但参与世事及通致使命,古德认为此二事要完全避免。以上是身业的安住,以下是口业的安住戒法。
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
消文 口业安住的主题有二:
(一)不得依邪法语而住:这有两个内涵,首先是咒术,咒术即是巫术,这是透过持咒招引鬼神来替自己做事情,这样容易恼害众生,横结恶缘,这是邪法语,所以我们不能以嘴宣说咒术。其次是仙药,这是宣说某种药物能使人长生不老,乃至成就种种神通,及有种种怪力乱神之作用,这是口业的妄语。以上咒术及赞叹仙药功德皆是邪法语。
(二)不得依邪人语而住:邪人是指「结好贵人,亲厚媟慢」。贵人是掌握权力之人,若出家众结交贵人,乃致彼此关系亲厚,就容易产生「媟」「慢」的过失。媟是放逸,权贵之人有钱又有空闲,他的生命就是享受人生,及时行乐,他容易讲出放逸的言语,所以结交权贵之人,容易受其影响而说出放逸的言语。其次,权贵之人常有傲慢之语,所以结交权贵容易产生傲慢言语,丧失修行者谦卑的态度,所以「皆不应作」。以上是口业的安住戒法,以下是意业的安住。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消文 意业的安住有如下几项:
(一)当自端心:这是当观自心,不见他过。这念心在观照时,不要观察别人身口意的过失,而要观察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是善念或恶念。出家众若从安住的角度来说,「当自端心」是重要因素。有些出家众在僧团能安住五年、十年、二十年,有些人在僧团安住却觉得困难,「当自端心」是重要指标,这念心是向内或向外观察,这是能否安住的重要因素。佛陀要我们修行时,最好向内观察自己,使自己的恶法减少,善法的功能增加,这是「当自端心」。
(二)正念求度:蕅益大师解释正念求度为「如理思惟,希求解脱。」如理思惟是随顺真理而做思惟,如经常思惟业果道理、空性道理,乃至真如佛性的道理,一心一意希求解脱。印光大师说念佛法门的成败在于出离心,修净土者须「信愿具足」,每一句佛号都具足信心、愿力,这愿力包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凭良心讲,「欣求极乐」并不难,修行人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功德,生起好乐心、追求心,这是不难的,但「厌离娑婆」则不容易,能安祥走出三界,没有任何罣碍,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因想要寻求解脱的心不具足。所以印光大师说,我们应该经常思惟,若今生没有出离三界,来生就要堕落三恶道,因内心的罪业会召感三恶道的果报。这里佛陀要我们内心经常正念思惟真理,产生希求解脱之心。
(三)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时的缺陷,譬喻我们起心动念中都有一些贪、瞋、痴、高慢的烦恼。修行人的身业、口业可能有一些过失,或讲错话,或身体行为不正当,这时自己会知道,别人也会知道,所以很容易把它抓出来,透过忏悔来产生对治。但修行人最大的问题是意业的过失,自己心中经常起恶念,别人却不知道,如果自己不观照,就会有问题。憨山大师说,一般念佛人,一方面起烦恼又不对治,如是心中就有二种功能,一是念佛的善功能,一是烦恼的功能,则「佛只听念,烦恼只听长」,到了临命终时,念佛的力量现前,烦恼的力量也现前,不幸的是,烦恼是多生熏习所成,是熟境界;念佛是今生才修习,是生疏的境界,所以最后烦恼把佛号的力量吃掉了。有些人在修念佛净土法门时,从来不对治烦恼,反正也没有人知道。修行比较好的人,发现意业起烦恼,就赶快转念念佛,如是停止烦恼后又开始念佛,念佛一段时间后又起烦恼,发现烦恼时又提起佛号,如是又中断烦恼,但烦恼的势力永远存在,若没有以呵责或观照四念处来对治,烦恼就会永远存在,临命终时,自己的佛号不是烦恼的对手。所以这里佛陀的大慈悲,告诉我们不要包藏瑕疵,因为若放纵烦恼瑕疵,它就会不断的增长广大。所以憨山大师的慈悲,告诉我们要对治烦恼,念佛法门一定要调伏现前烦恼,烦恼现前时,或者以呵责的方式,观照烦恼如大火,让我们热恼;烦恼如冤贼,偷走我们的功德法财;烦恼如毒蛇,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如是一方面思惟烦恼的种种过失,一方面用无常无我的智慧来观察它,烦恼也是因缘所生法,若以观照力来对治,它的势力就会减弱。所以这里经文告诉我们要对治烦恼,不要放纵它。
(四)不得显异惑众:异是指与众不同,古德解释这是显示自己的功德来迷惑众生,这里特别是指显示自己有神通感应的功德。佛法认为神通感应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人只要不断的静坐,调伏粗重心,心静下来就会知道一些消息,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世间上的事情要出现前都会有征兆,所谓「月晕而风,处润而雨。」看见夜晚有月晕,就知明天要起风,吉凶祸福出现前都有征兆,所以心静下来就会知道一些事情。但佛法中不能宣说,因为宣说神通感应,大众就会以神通感应做为追求的目标,而不重视真理了,不再重视俢学最为珍贵的智慧,所以宣说感应神通让众生产生迷惑颠倒,增长众生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
(五)于四供养,知量知足:对饮食、衣服、汤药、卧具的供养,知道需求有一定的数量,得到后要满足感恩,不要多多追求。
(六)趣得供事,不应畜积:趣是随顺,随顺应得的供养,有多的就布施给常住或是需要的人,不要贪蓄积聚。以上六点是意业戒法的安住。
释义 身口意三业的安住,我个人认为有二段经文最为重要:第一是「节身食时,清净自活。」对出家众来说,自己有二个选择,一是过「少欲知足」的生活,对别人无所求,如此就能把自己的精神体力,完全用于修学戒定慧以追求不朽的功德,追求临命终时带得走的功德。第二个选择,自己喜欢过舒适的生活,则必须与有钱的信徒交往联络,你对他有所求,他也对你有所求,你得耗损很多精神体力陪着他,自己所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到了临命终时,你绝对会后悔。所以这里佛陀要我们觉悟,「节身食时,清净自活。」要尽量过着少欲知足的生活,则对信施无所求,自己就能做主,把握时间,多在佛法上用功。
第二是「当自端心,正念求度。」只是「少欲知足」还不够,内心要生起希求解脱之心,培养止观的正念。以上这二点,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前二段的经文,佛陀把根本戒与方便戒皆宣说完毕,以下佛陀赞叹根本戒与方便戒能引生种种功德。
丁三、明戒能生诸功德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消文 以上的根本戒与方便戒的戒法众多,受戒后,所要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境界有无量无边之多,佛陀在临灭度时,挑选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故称为略说。持戒是「正顺解脱之本」,这里是拣别外道的无益苦行,外道他虽也能持种种的苦行,但不能成就解脱。解脱是能解脱烦恼跟痛苦,此处的解脱主要是指禅定跟智慧,戒法本身虽非禅定跟智慧,但它能随顺解脱及随顺智慧,所以它是正顺解脱之本,故有资格称为「波罗提木叉」,它是别别解脱。
「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透过前面的根本戒而产生功德,透过方便戒使这功德更加安稳,更加增长广大,如是而生起禅定,禅定则能解脱我们对三界的欲望。一个人若贪欲重,内心扰动不安,这是苦恼的境界。得到禅定后,内心能够感到寂静安乐,所以禅定有解脱欲望的功德。其次,由戒、定的帮助,能产生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能灭除三界的痛苦。持戒而生禅定,由禅定而生智慧,持戒跟禅定本身是扮演增上缘的角色,也就是说,虽然持戒,但要修禅定仍要修「心一境性」,须修专注力与相续力,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得到禅定后,若要成就智慧,仍要在教法上闻思修,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因此戒与定是增上因缘,它不是亲因缘。
丁四、说劝修戒利益
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消文 佛陀在讲完戒法后,总结说:「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这里的「当持净戒」主要是指根本戒,须执持根本戒。「勿令毁缺」古德解释是指方便戒,对身、口、意的方便戒不能缺损。为什么要持戒呢?因为只有透过持戒才能产生出世的善法,这善法包括禅定跟智慧。
如果不能依止根本戒与方便戒,则种种出世的禅定与智慧功德,皆不能生起,未生的不生,已生的也会丧失,所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我们在成就禅定跟智慧之前,内心要找到二个住处,第一是功德住处,这是指受持四根本戒,则起码自己的身、口、意安住在功德。佛法讲功德是指三善道以上才称为功德,五乘中的功德,起码成就人天乘的功德。若不奉持四众戒法,即使你布施盖医院,做种种慈善事业,若戒法有所亏损,这善业不能成就功德,而到畜生道做一只狗,福报虽很大,有人侍奉你,但你得不到尊贵身,只在卑贱的果报中享受善业。若要成就功德住处,须持四根本戒法,保住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尊贵身,所以修学佛法,第一要先找到功德住处。其次要找到安稳住处,这是方便戒,若对已有的功德要增长广大,对于远离凡夫的增过,远离外道的损智,乃至安住身、口、意的戒法,都必须要奉持,功德才能安稳。
释义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对于「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曾讲一个小故事:有一贫穷人供养天神,求能离苦得乐,他早晚上香供水供花,如是虔诚供养十二年。天人被他所感动,有一天这天人化成白发老翁来敲他的门,这贫穷人问:「你是谁啊?」老翁答说:「我就是你供养的天神,我被你十二年虔诚供养所感动,你有什么祈求呢?」贫穷人说:「我希望能离开痛苦,得到安乐」。于是天人给他一个「得瓶」,只要向「得瓶」祈求,绝对能「所求如愿」。这贫穷人向「得瓶」祈求房子,如他所愿的出现房子,以后又祈求车乘及种种享受的资具,这穷人也就解脱贫穷,得到快乐的生活。有一天他举办一场庆祝法会,请过去所有的朋友来共同庆祝。那些朋友都是贫穷人,他们问主人说:「你以前跟我们一样贫穷,现在怎能变成这么富有?」主人答说:「我以前是很贫穷,但我辛苦的向天神祈求十二年,他送我一个得瓶,我向得瓶祈求,就能出现种种我所要的东西。」他的贫穷朋友请他表演这稀有事,主人于是在大众面前向得瓶祈求某种东西,得瓶就现出这东西,大家非常惊喜,欢喜赞叹鼓掌。主人这时得意忘形,开始唱歌跳舞,在跳舞中不慎打破得瓶,于是从得瓶中出现的房子、车乘、珍宝也随之全部消失,他又恢复了贫穷。
龙树菩萨告诉修行人,「得瓶」就是戒法,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时是带着虔诚恭敬的心,所以会珍重「波罗提木叉」,因为没有皈依三宝的人,身心苦恼,后来戒法散发功德,使人身体健康,事事如意,乃至来生有人天的安乐果报。如果没有生起出世解脱心,因为持戒而福报现前,就容易志得意满。诸位要知道,我们之所以有福报是因有戒法,有如这贫穷人本来没有财富,是因「得瓶」而致富,也就是说,我们这念心本来充满烦恼跟罪业,如果身口意有些功德,这是因皈依三宝的关系,在刚开始修行时特别是指因有法宝的戒法。所以如果放逸不持戒,就会丧失功德,又恢复过去的贫穷。龙树菩萨以「得瓶」故事开示说:「持戒之人,所求如愿;破戒之人,一切皆失。」故佛陀开示说:「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我们在身心苦恼时,要先找一功德住处、安稳住处,「波罗提木叉」即是我们的安稳功德住处。所以在还未离开三界时,先把住处建造安稳有功德,这是一切修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