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菩提心
 
{返回 祈竹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8

上士道

对希求解脱的小乘行者来说,光靠下士及中士道的教法,便已经足够了。小乘的行者,或称“正中士”,依靠出离心及戒、定、慧三学,便可达解脱六道之目标。可是,若以利己的角度来看,这未算达到了我们潜质之最高发挥。若从利他的角度来看,解脱之境界亦未具备最高能力来利益众生。故此,有慧根及心量大者,不应止于共下士及共中士之行,而应发更大的心、作更高的修行,入于上士道的范围,亦即大乘的部份。大乘分为共道的显部,或称“经部”(Sutrayana)、“波罗密多乘”(Paramitayana)及“因乘”,及不共的密部,或称“续部”(Tantrayana)、“金刚乘”(Vajrayana)、“咒乘”(Mantrayana)及“果乘”,但不论是大乘的显法或不共密法,若无菩提心,则修亦无用,亦不算是入了大乘之列。故此,正如皈依是入于佛教之列的门坎、出离心是入于小乘之门坎,菩提心则是入于大乘的门坎。判别是否大乘,看的是有无菩提心。在座中有些或许会生出疑问:“我老早就是大乘佛教徒了,师父您不必说这些了!”事实上却不一定如此。我们平时虽然常自诩为“大乘弟子”,但大乘却并非凭我们在嘴上说一说便能进入的。大乘的行者要发菩萨的心愿、作菩萨的事业。如果没有这样的心,便不是大乘。纵使所修之法是大乘法、宗派属于大乘、道场是大乘的、师父也是大乘的,这些都没取决性的作用,我们的心必须是大乘心!如无大乘的心,则不是大乘行者。有些人会说:“但我的心也是大乘的呀!”这只是自欺欺人的幼稚话而已。别说对一切众生发起真正的悲心及菩提心了,我们有时连一只蚊子也受不了!

在上士道部份,主要分为发菩提心的部份及在发心后作菩萨行之方法两大类。在科判上,《广论》把它分为三大支,一为讲述菩提心与大乘的关系,二为教授培养菩提心,三为作菩萨行的方法。现在,衲亦依这种科判而教授。

 

大乘与菩提心的关系

什么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是指不忍见众生受苦而发愿成佛以利益众生之心。这种崇高的发心,是大乘、上士之发心,亦乃成佛之必需。

前面亦已说过,解脱固然很好,但却并非圆满境界,所以我们宜于最初便向着菩提心的方向走。正下士及正中士是指以与该道相应之动机去修该道之法者,共下士及共中士是指以上乘之发心、动机去修该道内容者。以菩提心修下士道及中士道,是为共下士及共中士,而并非正下士或正中士,我们对这分别必须搞清楚。有人会问:“如果我以中士的解脱心、出离心去修中士道,在自己解脱了以后,我才开始研究上士道,这样不好吗?”这不是不可行,可是却不一样。小乘行者在修至解脱时,便入于寂静之境界中,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方有缘遇佛放光令其出定,并劝发菩提心。况且,小乘解脱者由于自苦已退,在修悲心时会有很大困难。我们有能力者,于最初虽并无真正的菩提心,但宜在一开始时便朝着这方向走,并以这种心态去修下士及中士道内容。正如种豆绝不可能长出大米的道理,任何不以菩提心为动机的行为,断无可能成为成佛的因。若以菩提心为动机,任何如布施等行为,乃至修持殊胜的密法,皆变为成佛之因。若只以出离心为动机,则同样的事只能成为解脱之因。若以下士道层次之发心而行,则只会是再次轮回之因而已。在印度,曾经有一个行者修大乘的密法,后来却只得了小乘的果,这正是因为发心之分别而致。我们不能因此而作结论,认为是该法不殊胜。这个人所修的法的确乃大乘的法门,但他的心不是,所以便有这样的结果。反过来说,若以大乘的心修下士及中士道内容,则因心力大而极易成就。

大乘的心就似一把锋利的刀,堪能有效地作许多事情,我们只需略用少许力即可成功。举个例说:若以下士心布施一颗米予一蚁,则顶多只能得人、天之果,而且因为所施物很小,布施之力量不大;若以中士心布施,则顶多只能成一解脱之因,其力量仍然不大;但若以上士心布施这同样的一颗米,因心力故,这是一个很强大的因,能令我们成佛。同样的一件简简单单的小善行,由大乘心而作,力量则大有不同,而且果报会无尽地倍增。

若有人问:“佛从何出生?”,答案是“由菩提心而出生!”所以,菩提心被称为“佛父”。 有关这一点,衲作一些解释说明:在世间上,我们固然必须有父、有母方能出生,但我们的种姓取决于父亲,父为王则其子为太子,父为贵族则子女亦为贵族,父为老百姓则子女只可能是老百姓。不论是佛或小乘罗汉,均由空性慧所生出。若无空性慧,固然不可能成就解脱或成佛。可是,单单看空性慧,它既可能生出佛境,也可能生出罗汉的境界,这是说不定的,所以空性慧并非取决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如果有空性慧再配上菩提心,所生出的则必定会是佛境,断不可能生出小乘之果境。故此,空性慧及菩提心二者固然均为成佛之必需,但菩提心才是具取决性的一方。因着这个原因,空性只堪被称为“佛母”,而菩提心则被尊为“佛父”。

有了菩提心者,纵使他什么别的成就都没有,也堪受人、天之尊敬及顶礼,而且名为“佛子”,身份比具神通及大成就的罗汉还要高许多。为什么呢?衲举些譬喻:在世俗上,钻石的价值最高。如果把一颗小小的钻石与大的珍珠比,也仍是钻石在价值上胜出。又或者以血统为例:一位太子哪怕年龄再小和再不懂事,也仍然比最年长和最有能力的老臣子尊贵。同样的道理,有菩提心者,在一开始便身份不同,其“光芒”能把罗汉等通通比下去。

衲已略说了菩提心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仔细思维,方会生出希求得到它的强烈心愿。但到底如何才能生出菩提心呢?这就说到了下一支 —— 培养菩提心之方法。
菩提心

这支里面又分四小支,一为菩提心生起之因缘,二为修此心的方法,三为判断生起了菩提心的准则,四为誓发菩提心的仪式。

 

菩提心生起之因缘

要成功地发起菩提心,必须具足有利发心之因缘,然后努力修心,方能达成。

生起菩提心之缘有四,现在略说一下:

 

(1)            有些人由于过往宿业,或见佛像,或听佛与菩萨名号,便实时引发了内心的菩提心种子,这是其中一种可能性。

(2)            在阅读经典时,我们生起信心而发心。

(3)            我们因见佛法衰微,发心令其久住。

(4)            我们因见众生可怜,从而发心。

 

以上为四缘。

发心之因亦有四种。

 

(1)    种姓圆满。

(2)    善友摄受。

(3)    悲悯有情。

(4)    不厌生死。

 

此外,还有四种力。

 

(1)    自力。

(2)    他力。

(3)    因力。

(4)    加行力。

 

有些人依一因一力而发心,有的人则依多因及多力,总之有多种可能性。在末法时期,我们依自力及师长之教授而发心、便是最坚固的力量了。

 

培养菩提心之方法

我们已明白到菩提心的重要性,又生起了欲得此心的愿望,且也具备了必需的因缘。可是,光凭着这些,并不足以凭空变出菩提心。在阿底峡祖师进藏后,他曾问西藏人:“你们是如何修菩提心的呢?”,答曰:“我们念诵发菩提心文。”,祖师斥道:“在西藏竟然有不懂修慈心及悲心的‘菩萨’!”由此可知,菩提心并不是空有其愿、有空时念一念发心文便能变出来的,我们必须懂其修学次第。这种方法,必须是有传承、无误及有成功先例的具体方法。否则的话,我们若天天把“成佛”和“菩提心”等词挂在口边也丝毫无用。

修菩提心有两种方法,一为七重因果修心法,二为自他交换修心法。前者乃阿底峡祖师所广为弘传的,后者不属深观及广行派,而乃文殊传予寂天祖师、源出于《华严经》的修心法门。两种修心法阿底峡祖师都具备了,但对后者他只曾在小范围内教授,并未广传。到了后来,宗喀巴大师继承了此二支传承,流传至今。此二支传承,均上溯本师释迦牟尼,而且同样有效。一般来说,境界较高的行者,以自他交换法修较适宜,普通行者则依七重因果法修较为容易。如果从技术性层面来说,自他交换法其实已囊括了全部七重因果法在其内,而七重因果法虽本身已足够,但却并不完全包含自他交换法所有法门在内。从效果上来说,则二者同样有效。

依七重因果法而修菩提心

我们先介绍这种修法的大纲,然后才正式教授其修持的方法。

 

七重因果大纲

七重因果的骨干是大悲心,所以我们先讲大悲心的重要性,然后才介绍七重因果与此之关系。

 

大悲心之重要性

什么是“悲心”呢?许多人把慈心与悲心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慈心”是指愿众生得乐的心,“悲心”乃指愿众生离苦、不忍见其受苦的心,此二者均为菩提心之“命根”。衲再强调一次:成佛之“命根”乃菩提心,而菩提心之“命根”为慈心及悲心,尤其是后者。

对自己亲友的“悲心”,我们不可说完全没有,但这只是有条件及局限性的悲心,而并非对任何有情众生的平等悲心。此外,有些人自以为是大乘弟子就很傲慢,声称自己有悲心而小乘没有,这是常见的错误观点。小乘其实亦修慈心及悲心,而且亦具备清净、无误的修慈悲法门,所不同的只是他们并无建基于悲心之上的增上心而已。这分别与大家关系不大,衲只是略提一下,以免大家以后作出谤小乘的恶业。

对上士而言,大悲心对修行之起始、中间及最后阶段均极为重要。

 

(1)          在刚开始想修大乘上士道时,我们必须靠大悲心以发菩提心,缺了它便无从生起菩提心。

(2)          在初次发心后,有些行者后来见众生之数量极多或见其行为低劣,便有可能心想:“这么多众生,他们又如此顽劣,完全救度他们的想法会不会是太幼稚了呢?”在此时候,行者便还需靠悲心之力量,令自己不退转而贯彻始终。

(3)          在最终成佛时,仍然是基于悲心,佛陀才不入灭反而化身千千万万,不断地照顾有情众生。

 

大悲心与七重因果之关系

菩提心之因乃增上心,增上心乃大悲心之果。大悲心又由何而来呢?此乃从慈心所出,而慈心乃由报恩心所生,报恩心由念恩心所出,念恩则由知母而出。故此大悲心乃知母、念恩、报恩心及慈心之果,同时乃增上心乃至菩提心之因。这种法称为“七重因果”,正是由于它们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名。

 

修七重因果之方法

这里分为三支,一为修利他心的方法,二为进而修菩提心之方法,三为如是次第修持之成就。

 

修利他心之方法

利他之心是修菩提心之基础。首先我们必须先修学其前行,即知母、念恩及报恩心等,然后才修入慈心、悲心、及增上心。

 

修利他心之前行

利他心之正行为慈心及悲心等。可是,如果我们马上修慈悲,根本不可能达到完整覆盖一切众生的慈悲心,而只会对其中一些众生执爱,而对另一些瞋恨,所发之慈悲亦只会是有偏心的慈悲而已。故此,我们必须先修平等心,对众生不起执爱或瞋恨分别。

 

修见众生为平等之心

平等心即四无量心之舍心。我们若从共中士道次第修上来,应已有平等心的基础,此时便不会遇上困难。

首先我们幻想一个陌生人在自己面前。我们对他的感受是如何的呢?这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为什么漠不关心呢?因为他和我们并无任何关系。可是事实是否如此呢?不是的,在这生中我们或许与他无关,但在数不尽、看不到起源的无数次轮回当中,他必然曾对我们有过大恩,也曾结下大仇。所以,他并非一个与我们无关的陌生人。我们在参思后,生出决定:“我以后不再对陌生人视为无关痛痒!”,然后把心专注于其上,越久越好。

然后,我们幻想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在面前,再观察自己的心境转变。现在的心是怎样的呢?这是一种瞋心。这瞋心由何而来?这或许是因为他曾经做过一件半件看起来对不起我们的事。可是这些过失是否真实呢?或是我们的我执所导致的呢?这些看似过失的事,极大可能是由我们的烦恼所导致。另一方面,在无始的过去生,甚至在今生,这同一位众生必定曾对我们有过大恩。一个对我们有大恩的众生,不论这是发生在很久以前或是最近,都是没分别的。我们现在对这个大恩人,因为少许微不足道而且过不在他身上的琐事,便生出瞋恨心,这是否很不合理呢?透过参思,我们生出决定:“我以后不再以瞋心对待他们!”,然后把心专注于此决定上,越久越好。

我们再幻想一位至亲在面前。现在我们的心境便变为执爱之心了。这个人虽与我们极亲密,但他在过去生肯定亦曾加害于我们呀!我们现在对他执爱,显然不合理。我们透过如此参思,生出决定:“我以后不应以贪爱对待他们!”,然后把心停留于此念上,越久越好。

我们不可只把上述的内容在心中默诵一遍而已,必须仔细在心中培养觉受及如理分析,慢慢便会体悟到三者在本质上并无分别,分别只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而已,这样便会平衡了对陌生人的漠然、对仇人的瞋及对亲友的贪此三者。如果我们在共中士道六苦之亲仇不定性上面有所觉受,此时的修持难度应该不太高,修几个月已有可能有成,甚至有宿世习气者则更快。若共中士道基础不稳而又无习气者,在此处或许要修上好几年才能圆满,但这都是值得的。

修平等心有几种不同方法,以上乃其中一种。有些人把陌生人、仇人及亲人同时观在面前而平等修,这是另一种有效方法。

 

修见众生为悦意之心

前面已讲完平衡对不同众生的不同心态之方法,现在轮到修七重因果之前三重了,亦即知母、念恩及报恩心。

知母是道次第上的一个大难题,因为它极难生起,但我们必须有耐心地去修。在此支生起后,其余之六重因果相对来说并不太难。

在轮回中,我们曾经历过的生死不计其数,亦看不到生死之最初起源。众生之数量虽然极多,但始终有一固定数目可言。既然我们的轮回次数无限,而众生之数量有限,以此推论,任何一位众生都必在某一生、甚至许多生中曾为我们的亲母。这并非说他们一定只是我们生在人间时的母亲。除了化生及湿生情况外,我们的其它转生,例如在前生中生为饿鬼、生为虫、生为牛或生为鱼时,不论胎生或卵生,都必有其母。若有一亿万次胎生及卵生,便有一亿万位母亲。

在心中能真正知一切众生为母以后,我们便可进而修下一重 ―― 念恩。我们先由今生之母亲的大恩想起,包括十月怀胎其间呕吐、腹大便便、廿四小时坐立不安、身体酸疼及生育时之苦等等。在生产时,即使今天科技及医学发达,但母亲仍可说是冒了生命大险才把我们生下来的。在小孩出生后,母亲廿四小时看守。若没有母亲,我们或许只能存活几小时便会冻死、饿死或甚至被野兽吃了。我们令母亲经历许多大苦、令她完全没自由可言,可是她却从无怨言,反而却把我们视为世上最重要的人,甚至甘心为我们舍命,一直这样照顾着我们至成年为止。在成年后,母亲仍会为我们操心事业及婚嫁等问题。总之,自从我们出生以后,母亲便没有了自我,眼里只有我们的利益,一切以我们为重。前面谈及共中士道中之八苦时,我们已说过生苦,但当时是由胎儿的角度来讲。在上士道中,我们由母亲的角度来幻想这过程中的苦,从而生出念恩之心。

正如今生母亲之恩大,过去生之母亲之恩亦同。我们若观察畜生,也能看出即使最为凶猛的禽兽,亦对其子女极为珍爱,照顾有加,并视之为命根。不论今生或过去生,亦不论我们生为人或生为畜生,一切众生中的任何一位,都曾以同样的大恩照顾我们,其恩无从言尽。纵管我们对某一大恩人的恩忘记了,或那是许久以前的事,但其恩德不因时间久远而变小,亦不因我们之不记得而消失。所以,我们不能说那是过去了或不记得的事,就不闻不问。基于这种推论,我们可培养念一切众生对我们之母恩的心。

若感不到母恩,念恩便生不出来,所以后来的其它重因果亦无从生起。有孝心的人,修这重时会比较容易。在某些边地,子女既无孝心,父母亦对子女不闻不问。这样的人连今生之母亲的母恩亦感受不到,所以他们便很难生念恩心。衲并非说他们的母亲无恩,而是说他们在修念母恩时会有困难。事实上,单单把我们生出来,令我们有了这个肉身,令我们从而可以修行佛法,这已是极大的恩德了。我们常说应当发愿不生边地,便是这个原因。汉人向有孝道,在此处大概问题不大。顺带一提,汉人有拜祭祖先以求保佑的习俗,衲推想这大概是源自孝道的衍伸习俗。孝道是很好的美德,但对先人骨灰上香或对其灵位献花,却不但不会为他们或我们带来利益,反而是不符合佛法的。若欲利益父母及祖辈,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他们肉身的延伸品 —— 我们的肉身,作种种善行,例如礼佛等修持(注:有关符合佛教之孝行开示,见法师著作《孝份无量》)。

单单念恩并无意义,我们必须生出报恩的心,这是七重因果中之第三重。我们的母亲现在有贪、瞋、痴等病,犹如发了疯般,我们必须因感恩而生欲报恩之心。

依以上所教地参思,我们便能依次修出知母、念恩及报恩心。

 

修利他心之正行

此即为慈心、悲心及增上心之修持,我们把三者分开教授。

 

修慈心

“慈心”是指愿一切众生得乐之心。慈心是一股大力量,当年释迦太子在菩提树下修道时,魔军及魔女等来故意干扰其修行,但正因释迦太子之慈心力,它们全被降伏了。在一个有慈心的人之附近地区,自然便无天灾等灾害。这是很奇妙的。

在修时,我们次第对亲人、陌生人、仇人,乃至一切众生生出慈心,以此为修。在修至不必刻意而自然流露此心时,便是慈心成功生出了。若平等心及前三重因果修得如法及稳固,修至慈心时便能很自然地发起心量。

 

修悲心

“悲心”是指愿一切众生离苦之心。在前面共下士及共中士道中,我们已体悟了三恶道苦、三苦、六苦、八苦及其余之六道个别苦况,生出了出离心,此可说为“对自己的悲心”。在上士道中,我们推己及人,依次对亲人、陌生人、仇人乃至一切众生修平等心乃至悲心等,思及其三恶道苦、三苦、六苦、八苦及六道各别之苦,并愿其离苦,以此参思,便油然生起对他们之悲心。若前果未得,此时亦必不能有成!这里又一次证明了依次第而修之必要性。再者,悲心及任何觉受之生起与否,亦建基于功德之有无及罪障之多少。在每座道次第修行的前行中,我们修皈依及七支修持,便正是为了积累功德及忏净罪障而作。如果这些前行及前面部份修得好,悲心不难生出。

悲心生起之准则与判断出离心及慈心等生起与否的方法一致。我们由最初的理解,修至于刻意时可生起此心,再修至不刻意时亦具此心,便告成功。

 

修增上心

“增上心”是由自己一己承担令如母众生得乐及离苦之大任的决定心。这一点与前面之报恩相似,但不相同,报恩心好比一种意愿,增上心则是一种决定。慈悲二心又好比见到亲母掉入火坑时欲母脱难之心,增上心则好比承担起自己亲手救母的决定,后者乃慈心及悲心之延续,但并不完全相同。

小乘亦修慈心及悲心,其与大乘之差别在于小乘并不进而修此增上心。

 

以上慈心、悲心及增上心三者,我们在座上固然要修,在座下之日常生活中亦应常持。

 

由利他心进而修菩提心之方法

 在依次修起以上六重因果后,我们再想:“如何能令众生得乐离苦呢?以我现在之能力,尚不能圆满利益单单一位母亲,亦不能利益所有的众生各一次。我们的能力极为有限,根本没办法令所有众生无一遗漏地离苦得乐。到底怎样才能令自己具备最完美的能力呢?”如果我们在修共下士道之皈依部份时打好了基础,现时心中便会马上有答案了。佛之身、语、意及事业均有无量功德,唯有佛才能做到这么伟大的事。我们透过以上六重因果及见佛之功德的心,经观察、思维而生出决定心,并把心尽力停留于其上,便达到最后一重因果 -- 我们发愿成为佛陀,以具有圆满之悲心、智慧及力量来令如母众生得乐离苦。

 

七重因果法之成果

如上述所教地修,最后便成就自然而不刻意的菩提心。

菩提心分为愿心及行心两种,前者是在发心后的情况,犹如一种愿望,后者乃受菩萨律仪后具体实施菩萨道计划的心。

依自他交换法而修菩提心

前面所提之七重因果修心法,乃阿底峡祖师广传之法。现在教自他交换法。此法乃由文殊授予寂天,后传至金洲大师,又传阿底峡祖师,但阿底峡并未将之广传,而只以秘密传授之方式交至后代。自宗喀巴祖师后,此法继续于格律派内流传至衲之上师一辈。

 自他交换法之主旨,是把利他之心取代本来之自利心。若不能圆满做到这点,便绝不能成佛。在教授时,我们先讲自他交换之利益及自利心之祸害,次讲此法的可行性,最后教修习此法的方法。

 

利他心之利益及自利心之祸害

利他心能令我们成佛。一切功德,无不由利他而出。自利不但不能令我们得益,反而导致我们生出各种烦恼,从而又产生种种业,以致生生世世受轮回之苦。有关利他心之利益及自利心之祸害,衲相信大家不难理解,尤其在共下士道及共中士道中,对烦恼生业、业生轮回之苦之道理,大家都已明白,现在就不详述了。此处虽不详述,在参思时,我们却不可从略,而必须仔细地修习,否则便难以生起欲修自他交换的精进心。

 

自他交换之可行性

自他交换法并非指把别人幻想成自己,而是指以众生为中心,以自己为次要。我们一向以来,一直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其它众生是次要的。现在此法,便是要把这心态反转,把众生之利益放第一位,而不顾自己受苦。

有些人会怀疑:“自他交换说起来当然很崇高,但有可能做到吗?”当然可以!我们一直以来,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需别人教,我们从小便懂得珍爱自己,凡事必先考虑自己,这些都是自然便懂的。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把珍爱的对象换了而已,这绝非不可能做到的难事。西藏闻名的密勒日巴大师,长期在山洞中修行。有一晚,小偷进入他的山洞想偷东西。小偷不知大师知道他进了洞,但大师却很清楚小偷的意图。大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关心地在黑暗中说:“不必找了!我在白天都看不到这里有任何值钱的好东西,您在黑暗中怎么可能找到呢?”这小偷大概觉得大师很有幽默感,两人大笑了一番,小偷便离开了山洞。这位大师,便完全没有自利心。过去有许多行者,亦圆满地把自利心以利他心取替了。只要我们致力其中,把心扭转过来,必定能成功。

 

修自他交换之方法

修持之方法分两部份教,首先教授断除自他交换之障碍,然后教修持之正式方法。

 

断除自他交换之障碍

修此法之两大障碍,一为视自与他之身并不相同之心态,二为视自他之苦毫不相干之心态。对前者,我们应参思自他均无自性之理而破除,这一点要在后面章节才讲及。对后者,我们应想二者并非不相连。他及自者,均本无自性,我们既能对无自性之自我因长期串习而生出执爱心,透过串习,我们便可对他人之苦亦生不忍之心,从而破除后说之障碍。

 

进行自他交换之方法

正修之方法其实不难。首先,我们思维众生与自己,均愿得乐离苦。在这一点上,二者是平等的。然后,我们应思维我执之祸害:从无始以往以来,我们不断地在轮回,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正是因为我执及自我珍爱的心。因为这个心,我们生出了“我”及“我的”之概念,所以则有我、他之分。由于这种分别念,我们对喜爱的事物生贪,对讨厌的事物生瞋。杀生、偷盗、邪淫等业,无一不源出于自我珍爱的心。衲举个例:譬如我们见到一颗宝石,这宝石属于邻居的,但我们想把它变为“我的”,从而生贪念。在我们的贪念变强后,我们便去偷、去抢,甚至把邻居杀了而把宝石据为己有。由于这种业,我们种下了三恶道之因。即使不说极端的事例,只要我们客观地看,我们所作的任何事,无一不是轮回之因,而这些事,又无一不因珍爱自己或其延伸范围而作。所以,珍爱自己的心是我们的大敌人。有关这些教法,前面其实亦已详细述及,现在为了节省时间,衲只好从简,但大家在正修时,却不能从简,必须仔细参思。

在思维珍爱自己的祸害后,我们参思珍爱众生的利益。我们若有任何福报,皆因不杀生、布施、放生等事业而得,而这些善行皆赖珍爱众生而出。佛陀在很久以前,不过是一介凡夫,与我们毫无分别,但由于珍爱众生,最终成就了无上佛境。所以,珍爱众生的利益无穷无尽。

如是者,我们训练自己不作自利之事行,专注于利他,把不顾众生唯利自己之心,转换为专利众生而不顾自己的心,自愿把众生之苦一已承担,观想他们的苦全落到自已身上,此乃“受”之修法。然后我们观自己的身体化为六道有情所需物,令其得乐满足,此乃“授”之修法。在遇上恶缘时,我们不但不躲避,反而要想:“但愿我把众生之苦都一己承担!”若欲修呼吸修心法者,在吸气时想众生之苦皆入己身,呼气时把一切属于自己的美好东西全授予众生。这种呼吸修心法乃为生菩提心而作,与教六前行时所说之观罪障出、观加持入的呼吸法之目的并不相同。

最后,我们观察以上之法是否真的利益了众生。在观察后,我们发现所有承受众生苦及赐予众生乐的想法,不过是自己的想象,然后我们培养承担的决心,发愿成佛,以真的利益众生。

由于刚才已教了完整之七重因果修心法。有关自他交换,今天衲只略说了一下。若欲依此法修心者,应自行参考《掌中解脱论》中的有关章节,其它人单依七重因果修心便已足够了。此外,宗喀巴祖师曾教授把两种心法合修的要诀。如果我们对以上两种方法皆清楚掌握了,亦可依二者合修之方法修心。由于已教授了两种方法,此处衲不必重复了,修者依修平等心、知母、念恩、报恩、自他交换、思自利祸害、思利他利益、修“受”、修“授”、增上心及菩提心之顺序去修,即是两种心法合修。

 

判断生起了菩提心之准则

判断此心生起与否之方法,与判断出离心之准则一致。我们修至日日夜夜不需刻意便自然有此心量时,便可说是成功了。

依仪式誓发菩提心

在具备了或多、或少、或刻意造作、或真实的菩提心后,我们应依仪式而正式受持菩提心。前面说过,菩提心分为愿心及行心两种。在此处,我们讲的是愿心仪轨,而并非行心的十八重及四十六轻菩萨戒之授戒仪式。在讲授此部份时,分为讲述仪轨进行之流程、发誓后的学处及退犯学处后还净的方式三支。

 

誓发菩提心仪式

首先我们讲一讲主持者及参加者之资格,然后才讲仪式的内容。

 

授戒师长之资格

主持法会之师长,必须自己具有愿心学处及行心律仪,亦即菩萨戒。此乃指首次发心时之授戒师资格。在此后,行者可挑吉日或任何日子,在本师释迦牟尼佛之圣像前,在无真实师长在前之情况下自受菩提心,但当然亦可在再有机会时参加公开的仪式。

 

参加者之资格

不论僧、俗、男、女、老、幼,乃至龙族及非人等,只要对三士道有所修持、于菩提心至少略有感动,又未曾造作无间罪业者,皆有资格依此仪式而发心宣誓。这里讲的是菩提愿心之宣誓仪式。若说菩提行心及授菩萨戒之仪式,则要求较为严格。

 

誓发菩提心仪式之进行方法

仪式分为前行、正行及结行三部份。

 

誓发菩提心仪式前行

这里又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授予皈依,次为积集资粮,最后为劝请发心。

 

授予皈依

仪式前应先布置地方,然后由师长劝请皈依,再宣讲皈依学处。

 

布置仪式会场

由于在座的大多是在佛学院进修的出家人,以后大家将为人师,所以衲在此把这些前行说得较清楚,以方便大家以后可以如法地主持仪式。

进行仪式的地方,有分适合及不适合两种。曾发生大规模的杀生之地,或曾为战场,或曾有破和合僧或有人严重轻慢师长之地,都是不吉祥的地方。这些地方被西藏人称为“被烧过的地”,并不适合举行仪式,乃至在此地修行亦不佳。曾有过往先哲在此修持、驻锡、闭关或得证的地方,是最吉祥之地,被称为“被加持过的地”,这些是最上佳的仪式选地。若无最佳之圣地。我们起码勿在上述不吉祥之地举行发心仪式。

我们如果依印度古风,便必须以牛之五物净化地方,这是印度之传统。牛之五物即某种乳牛之牛奶、奶酪、牛粪和牛尿等。我们或许觉得有点恶心,但它们其实是印度用以涂净的吉祥物品。在藏传佛教中有现成之五物制成丸,我们买来捣碎混水使用即可,十分方便。在汉地如买不到这种小丸也没问题,我们用藏红花及檀香油混入水中,以水洒净地方即可。

在佛坛上应供佛像及佛经。佛像者,若能有一历代祖师相传下来之具特殊加持圣像,则最好不过,否则就用任何如法地开光之本师像。佛经方面,应供《大品般若经》等典籍。此外,会场应尽量以花、灯、幡、幢及华盖等布置,越庄严越好,以表敬法及敬师。

在仪式之正行前,受戒者宜先作供僧及供非人的善行。供非人并非因为怕了牠们,而是为了积聚功德资粮。

在佛坛上,我们应陈设许多好的供品。就算受戒者并不富有,多多少少亦应该有点供品。供品是来源清净的便可,即使少至一块小小的布或一根针都可以。为什么衲特别提到用针作为供品呢?这是因为它得来不难,但却是十分吉祥的供品。针的尖锐,表义自己之智慧将变得尖锐无比,同时又有战争息灭的缘起。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求受者应沐浴更衣,穿上干净及庄严的衣服,比丘及比丘尼应披上三衣。大众合掌迎师上座,然后共诵七支修持。七支修持文有许多版本,我们用《普贤行愿品》或《入菩萨行论》中之愿文均可(注:此二文之中文译本均载于由法师监修之《藏传佛教念诵集》中)。

汉地现今在不少佛教场合中僧俗混坐,这是很不如法的作风。在排座位时,我们应把出家人排在前方,在家人在后面。在某些情况下,若有某几位在家人有必要坐在前方,可以如法开许,例如今天我们由在家居士当翻译员,所以他必须坐在前面,这是没有错误的。

在仪式进行期间,参加者应依印度古风以右膝单跪。有脚患者可开许安坐,但亦应庄重地坐,不应躺下或无威仪地闲坐。

 

劝请皈依

在此时,参加者应对法师想为佛陀,生起最为恭敬之心,顶礼而合掌跪下。然后大众随法师共诵三次:

 

昔诸如来应正等觉 及入大地诸大菩萨 最初于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 我名(某某)者今亦如是 请阿阇黎耶 令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

 

文中“阿阇黎”的梵文是Acharya,这是“亲教师”的意思。其它内容应该不难望文而知义。在诵念此文时,应于心中思维文义,效法过往诸佛及大菩萨等而发心。然后,师长应对参加者讲演皈依法义,令其生起依止心及认明所依止对象,然后大众随师长诵三遍:

 

阿阇黎耶存念 我(某某)从于今时乃至菩提 于其中间 皈依佛两足中尊

阿阇黎耶存念 我(某某)从于今时乃至菩提 于其中间 皈依寂静离欲之法诸法中尊

阿阇黎耶存念 我(某某)从于今时乃至菩提 于其中间 皈依不退菩萨圣僧众中之尊

 

以上这段皈依文与一般较常见之皈依略有不同。一般之皈依时限为尽形寿,亦即是说即使我们没有违舍皈依学处,至死时便会自动失去皈依。这里的皈依文之有效时限则并不以命存为限,而以成佛为限。

 

宣讲皈依学处

在皈依后,师长应为参加者详述皈依之学处。有关这些学处,我们在共下士道中的皈依部份已经讲过了,现在没必要重复。

 

积集资粮

于此时,大众应共依六前行中所教,先迎请圣众,然后诵七支修持。七支修持可采用《普贤行愿品》或《入菩萨行论》中之愿文。

 

劝请发心

在此环节,法师应对听众说一遍生慈悲心的教法,令其尽力发心。

 

誓发菩提心仪式正行

至正行时,大众仍右膝单跪,发起但愿为利有情而成佛之心,然后随师念三遍:

 

阿阇黎耶存念 我(某某)从此生及余生 施性 戒性 修性 所有善根 自作 教作  见作随喜 以彼善根 如昔诸如来应正等觉 及住大地诸大菩萨 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 我(某某)亦从今时乃至菩提而为发心 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 诸未解脱为令解脱 诸未出苦为令出苦 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

 

在诵念时,必须思维文义而发心。

 

誓发菩提心仪式结行

在最后,法师应向受者宣说发誓后之学处。这些学处共有八条,衲马上就会讲到它们。在讲完学处及共同回向后,仪式便告圆满。


发誓后之学处

有关菩提心之学处,不同派别有不同的分类,但其精神一致。这些学处并非一种苛刻规条,而是为令已发之菩提心不失去及不退减。

现在衲分两部分讲说守护菩提心之方法,先说令今生不退菩提心的学处,次说令未来生亦不离菩提心的学处。

 

令今生不退菩提心之学处

  这类学处有四条。

 

常念菩提心之利益

  念菩提心的利益,是为了让自心生善,乐于坚定地保持此心。

菩提心之利益很多,前面亦已说过不少。菩提心之利益是无形之物,若为具形质的话,恐怕连整个宇宙也装不下它们!现在为了提醒一下,衲再把菩提心之利益归纳地说一下:

 

(1)    于发心后,即使没太大的证量或修行,仍属于大乘行者。

(2)    从此以后我们堪称“佛子”之名。

(3)    发菩提心者纵使没其它功德,亦能胜于罗汉等。

(4)    发心者从此为人、天应当礼敬的功德田。

(5)    积集功德之修持,因菩提心力而变得轻而易举。

(6)    因心力大故,极大罪障均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忏净。

(7)    由于第五及第六点之缘故,我们一切所愿皆能成办。

(8)    已发菩提心者,人、非人、野兽及鬼类皆不能加害。即使不修护法仪轨,护法亦会自愿守护。

(9)    不论修任何法,都能事半功倍,迅速成就。

(10)因着菩提心,行者最终能达至成佛的目标。

 

守护及增长发心

  这里分为两支。

 

不舍发心

  这是指不可舍弃发心。如果我们心想:“众生这么多,我不可能把他们全都救度!”,这便属舍弃发心。

 

每日六次发心

  在誓发心仪式后,我们应每天六次发心。我们应在面前观想诸佛等,在他们的见证下,我们诵大乘不共皈依发心偈三次: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为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以上偈文诵三次为一遍,随诵而发心。我们应日分三次、夜分三次进行发心,但若在日及夜间各一座中诵三遍亦可,甚至在一座中诵足六遍亦可。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功课中,仪轨多早已包含这偈文在内了,所以并不一定要分开修诵。

 

不舍有情

  “舍有情”与退失菩提心略有不同。舍弃发心是指我们在发心后,看到众生太多、太顽劣,自忖力量不够,感到气馁而想:“我做不到这么伟大的事!”之情况。如果对众生中的其中一份子,例如仇家等,我们对他们不生慈悲,心想:“我当愿成佛以利益一切有情,除某某外!”,这便是“舍有情”。这是我们不应作的事。

 

积集功德及智慧资粮

  我们应每天供养三宝及勤作种种修行。

 

令未来生不离菩提心之学处

  菩提心与比丘戒等不同。比丘戒等律仪之时限是尽形寿,于死时自动舍戒,所以我们不可能把这类戒带至下一生。菩提心则不同。若于今生中未退菩提心,则在未来生中仍然生效,所以我们当努力令于未来生中仍不与菩提心分离。

  这一支分为正、反两方面,亦称“应断除之四黑法”及“应受持之四白法”。

 

应断除之四黑法

四黑法是令我们的菩提心坏失的原因,所以必须断除。

 

(1)    欺诳师长及长辈等

   “师长”包括了根本上师、亲教师、规范师及所属寺院之方丈等。在佛戒中对师长之定义十分清楚,出家者应以此为定义,譬如说受比丘戒时,授戒仪式中就必定有十位师长,或于特殊情况下亦至少有五位;在授比丘尼戒时,则有二十位师长在场,这些都属于此处所提及之“师长”。对在家人来说,佛法上之任何师长皆属此列,我们千万不可欺诳他们。

   至于“长辈等”,乃指具功德者和对我们具恩德者,包括长老及父母等。对他们我们亦不可欺骗。

(2)    令无悔者生悔

    譬如说我们对大乘行者说他们应修小乘,或对刚兴大供养者说:“你应该把钱省下来自己用啊!”一类的话,令其生悔,便违犯了这一学处。

(3)    诽谤菩萨

  “菩萨”是指任何已发菩提心者,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只要不对观音等圣像辱駡便没违犯学处。对任何已发心之众生,我们若以瞋心而作不好的言语,便已触犯此学处。问题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谁已发心、谁未发心。在寺院的僧众中,便极可能有菩萨乃至佛的化身在内。在普通老百姓中,也一定有已发心者。所以,最安全的做法是把一切众生一律视为菩萨。

(4)    欺诳有情众生

这一黑法极易发生,轻至在卖货时做手脚令买者多付钱,亦属此列。若并非以烦恼驱使,而是为慈悲、对方之利益及或某种特殊原因,不方便说出真相,便不属违犯此学处。

 

应受持之四白法

  四白法即四黑法之相反行为。

 

(1)    不妄语。

  此乃欺骗师长等黑法之对治。

(2)    引领众生入于大乘

  此乃第二黑法 —— 令无悔者生悔 —— 之对治。这并不指我们死缠烂打、强迫对方。若对方并不生大乘心,我们无法令其入于大乘,不属违犯此学处。

(3)    于菩萨视为佛

  这一点亦即刚才说第三黑法时讲过的。我们应视一切有情为佛及菩萨等。这是对第三黑法之对治。

(4)    正直心

  正直心刚好对治了第四黑法 —— 欺骗有情众生。

 

违犯学处后之还净方法

   违犯学处有两种层次,一为舍心,另一为退心。如果我们见众生太多或太顽劣,心想:“我没办法利益他们!”或“我不能成佛!”,或者我们舍弃有情,即属舍菩提心之列。若违犯其它学处,譬如说我们忘了一天六次发心或欺骗了有情等,虽是恶行,但不算是舍了菩提心,而只属退心之类别。对退的情况,我们应以四力忏净,但如果出现了舍失的情况,我们光是忏净并不足够,我们必须重新进行誓发菩提心仪式。

誓发菩提心仪式有三种意义,一是为令未得者得,二是令得已却舍心者重受,三是令得已又未舍心者的心更加坚固。即使我们肯定自己丝毫未舍及未退心,若能于每月的十五等圣日或任何日子进行自受仪式,也是很好的一种修行。在自受时,应布置好佛坛、供品等,观想本师释迦牟尼等圣众在前,然后照刚才所教的方法进行。在诵文中,本来有几处念到“阿阇黎耶存念”的地方,但由于在自受时师长并未亲在自己的面前,所以应把此句改为“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存念”,其它部份则不必更改,照诵即可。


{返回 祈竹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六度及四摄
下一篇:《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十二因缘
 《悉地本源》师徒关系与敬师之道 遥唤上师 释义开示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菩提心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十二因缘
 《福慧明灯》--佛法入门导引 皈依三宝之意义
 《福慧明灯》--佛法入门导引 因果、业力和十善业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共下士道之修学内容
 《甘露心华》菩提道次第论《道之三主要》释义 序分开示
 《福份无量》--积福之道开示 大乘八关斋戒仪轨
 《悲智心滴》祈竹仁宝哲开示集 皈依要略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菩提道次第教法之殊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藏传佛教的五大门派里,有四派认同如来藏思想,只有格鲁派持中观应成派思想,反对...[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禅修如何助益人生[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灭火[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8.为己为人修持者最崇高[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一克重的砝码[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佛指来台内情[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要消除二元对立,那么是否还有善恶之分?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如何分辨?[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莫把无常当恒常[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世尊入灭归何处[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五章 弥勒菩萨所问章[栏目:超然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