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能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解释一下“十二因缘”?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4

能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解释一下“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生命在六道中轮回的因果连锁关系轮。三世为一轮,因果相连,流转不息。其顺序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无明”指愚昧;

  “行”指因无明而产生的善恶行为;

  “识”指受善恶行为染色的投生的识;

  “名色”指胎儿的肉体和意识;

  “六入”指眼、耳等六根器发育齐全的胎儿;

  “触”指出生后初步接触到色、声、香、味处境的阶段;

  “受”指感受到苦乐的阶段;

  “爱”指性成熟阶段;

  “取”指在爱欲驱使下追求异性,为满足心理和生理欲望进行索取的阶段;

  “有”指造就种种善恶业,来世的进程已定型;

  “生”指重新投生;

  “老死”指无常结局。

  从无明到受染识属前世,从投生识到有属今世;重新投生属来世。

  来世和前世的一生都和今世一样,有无明、行、识、触、受、爱、取等过程,因相同,在十二支中被省略了。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叫作“分别心”?
下一篇:什么是“常见”?
 如何理解菩提道次第中的三士道?
 为什么把佛法僧称为“宝”?
 有人说:“法由心造,心即是法,佛由心作,心也是佛。”这话有道理吗?..
 六道轮回真的存在吗?
 佛教修证成就高低的标志是什么?
 开坛灌顶的上师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有人说“即身成佛并非密法独擅之旨,乃《法华》、《华严》等经中要义”是这..
 参加过无上部灌顶就等于受了三昧耶戒了吗,如果没有听懂内容呢?
 有人说“学佛应从读经入手,不应从读论入手”此话有道理吗?
 “纵遇命难不舍上师三宝”这条戒律,其中的“不舍”是指什么意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正念之——改造意念之正念 无造法性之正念[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藏文大藏经简介——答蓬莱海市问[栏目:道坚法师]
 五百罗汉 261、曼殊行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为什么要求受五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栏目:慧律法师]
 三不动摇修法要求“身不动摇稳如大山”,行者如果在禅定过程中出现身体姿势不正,可以调整吗?如何调整?[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观清净心和认真观察上师是否矛盾?二者如何统一?[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八大人觉经 第七觉悟 五欲过患觉[栏目:惟觉法师]
 相应7经 思经[栏目:相应部 26.生相应]
 浅谈文殊信仰在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意义(释如瑞)[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