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8 限制自己的活动
 
{返回 铃木俊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6

8 限制自己的活动

如果你了解了我们修行方法的秘诀,那么不管你人在哪里,你都会是自己的“老板”。不管在任何环境之下,你都不能够忽视佛,因为你自己就是佛。

我们的修行方式不设定任何特定的目标或目的,也不崇拜任何对象。

就这点来说,我们的修行有别于一般的宗教修行。中国著名的赵州禅师说过:“金佛过不了炉,木佛过不了火,泥佛过不了水。”只要你的修行是指向某个特殊对象(不管是金佛、木佛还是泥佛),这样的修行有时就是不管用。

只要你在修行时设定了什么特定目标,你的修行就无法完全帮助你。在你指向那个目标时,也许对你可以有所帮助,一旦你回到日常生活之中,那样的修行就会不管用。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也许你会以为,假如修行中没有目标或目的,我们会不知如何是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要想让修行不带任何目的,有一个方法,就是限制你的活动,或者说专注于你当下的活动。不要在心里放入某些特定对象,而是该去限制自己的活动。当你的心游荡到别处,你就没有机会表现白己。但如果你把活动限制在此时此地,就能充分表现出你的真实本性,也就是那普遍的佛性,这是我们的禅道。

坐禅时,我们会把活动限制到最少的程度,只管保持正确姿势,专心打坐,就是我们用来表现法性的方法。然后我们会成为佛,表现出佛性。

所以,我们不崇拜某种对象,而只是专注于每一个当下的活动上。叩头时叩头,打坐时打坐,吃饭时吃饭,不作他想。只要这样做,法性自然会在其中。这个在日文里称为“一修定”。“一修”是指一次的修行,“定”(即三摩地[23])则是专注的意思。

不管信什么教都可以坐禅

我想,来这里坐禅的人有些信奉的是佛教以外的宗教,但我并不介意。我们的修行方法与特定的宗教信仰无关,各位也无须对修习我们的方法有所迟疑,因为它无关乎基督教、神道教[24]或印度教。我们的修行方法适用于每一个人。

通常,当人们相信了某种宗教,对自己的态度就会像个角尖愈来愈朝外头的尖角。但我们的禅道却不是这样,在我们的禅道里,角尖总是向内,而不是向外。所以各位无须担心佛教与你所信奉的宗教之间的差异。

赵州禅师有关三种佛的那一席话,乃是针对那些崇拜某种特定的佛的人说的。单一种佛无法完全满足你的需要,因为你总会有将之丢开或忽视不顾的时候。但如果你了解了我们修行方法的秘诀,那么不管你人在哪里,你都会是自己的“老板”。

不管在任何环境之下,你都不能够忽视佛,因为你自己就是佛,只有这个佛能完全帮助你。


{返回 铃木俊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9 研究佛法,研究自己
下一篇: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7 避开修行中的错误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3 那一下电闪
 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7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7 避开修行中的错误
 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2 我呼吸,所以我存在
 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6 一错再错也是禅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6 当下的一念又一念
 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10 静坐于烦恼之中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2 心也需要休息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5 专注于“无”
 禅者的初心 后记 禅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1[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内观禅修手册 序 前言 5[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成佛是业障已经全部消除,请问何以释迦牟尼佛还要受果报?[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五四四 大那罗陀迦叶梵天本生谭[栏目:第二十二篇]
 楞伽经概说(印海法师)[栏目:楞伽经思想研究]
 默然的深意(释传净 式叉尼)[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E 第464经(同法经):本经阿难诣诸上座以及佛所请教问题,均得到同一答复..[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