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叫无明?
 
{返回 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3

问:什么叫无明?

答:“无明”烦恼的别名;指于法无所明了。“明”是智慧、学识。因此,“无明”的语意就是无智。此外,有将一切烦恼通称为无明;或将迷于真如本际之理,特称为无明;或将不能明了抉择、解了诸法事理的烦恼,称为无明(即痴、烦恼)。

    吉藏《法华经疏》卷八,立通别二途,就通义而言,一切烦恼皆有闇惑迷理之义;就别义而言,无明烦恼迷于本际,集起生死。天台宗主张:天台宗以无明为三惑之一,指迷于非有非空之理而障中道之惑。三惑为空、假、中三观所破,即以空观断见思,以假观断尘沙,以中观断无明。若配于五十二位,初信断见惑,二信至七信之间断思惑,最后之三信尽尘沙,初住以上断无明。又,无明分为四十二品;在等觉之后心,妙觉智现前而断尽者,称为元品无明、无始无明或最后品无明。然此系傍附于别教所作之大略分别;若实论断证,则是三惑同体,三观一心,前后无有次第。如《摩诃止观》卷六云(大正46·80b)︰“就文字论,乃当如此,意则不然。见思即是无明,无明即是法性,见思破即是无明破,无明破即是见法性。”《止观辅行传弘决》承此意云(大正46·347b)︰“若论元意,一见一思无非法界,不同次第,(中略)若从文说,见思障真,无明障中;若从意说,见思之外,无别无明。无明体性既即法性,当知见思亦即法性。”由此乃可知三惑同体、三惑同断之旨。因此,别圆二教虽同断三惑,但别教以三惑之体不相即,圆教以三惑同体,而有粗、中、细之别。又,别教以为三惑系异时断,而圆教则认为三惑系同时断。


{返回 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弥陀经“出广长舌相”该怎么理解请法师开示!
下一篇:释佛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话应该怎样理解?
 一切众生都是从同一个法身变现出来的,那么众生的数量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呢..
 有神通不一定代表开悟明心见性,但如果开悟明心见性了,就一定有神通吗?..
 脾气很不好,但也不知道怎么办,您能帮帮我吗?
 若念佛念叨“容发动习气、无明烦恼。阶段,”这个时候该用什么方法善巧对治..
 机缘不熟、闻法有年,暂时不便皈依。秘行静坐、诵三归、诵持五戒,可以吗?..
 饮则咽咽犯...忏悔忏悔...
 家中供奉的油灯一定要是酥油的吗?
 对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人认为偏空..
 念头来之前,我们马上就能看到吗?是要更加提前吗?
 有一股气顶在胸口处,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安居第九日(二):阿弥陀佛名号具足三身功德[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杭州二日散记[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五 勉诚敬人生[栏目:净空法师·嘉言录]
 What are the Three Refuges?[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四圣谛 1.苦圣谛[栏目:法增法师]
 失去的快乐[栏目:佛网文摘]
 行动——改变自我、拯救自我[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佛门讲功过不能抵销,请问要怎样说明才圆满?对于修行人有什么启示?[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传统佛教信仰群体的制度分析[栏目:李向平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