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侣
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开示
{返回 蒋贡康楚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47

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开示—— 法侣

时间:一九八五年十月四—六日
地点:纽约屋士达噶玛三乘*轮中心

此教示是关于师徒关系,与上师有关之修行法。仁波切将从基础开示。

大家都已知道,要将教示消化摄取,并将其化成为生活之一部分,则必须先有足够的条件。首要之一,如一个人所关注的不在教示上,则他并没有好好地接受教示。在听开示时,仅听到了开示
的话是不够的,必须听到开示,并了解透过语言传达的意思。为了了解意思,我们必须铭记我们是在接受开示,全心专注,清晰而关心,否则不管一个人有多少次的听法机会,都不能了解教义。

譬如,欲将水倒入于倒置的容器,是不可能把水盛到容器内的。这是接受开示的第一要件。第二种缺失阻止一个人正确地接受开示,可比喻底有裂缝或破洞的容器。任何倒进去的都会漏出来。虽然你有机会把水倒入容器中,什么也不留下来。仅以听取的能力用心听法,还是不够,听到的东西必须好好地记住。这就是传统上受强调的了解的智慧,思考智慧的发展,使人不致于即刻忘掉。我们常说由右耳进,左耳出。这样不会是良好的根器。保持记住听到的法是必要的。要成为佛法的好根器之第三要件,就是不要成为有毒的容器。这种容器可能没有裂缝与破洞,但是有毒。被倒进去的都没有用,而且成为伤害之原因。一个人必须有正当的动机。授法受法均不能有不良的动机。不良的动机是以邪念及一切自我中心的态度来授法或受法。授法受法的正当态度,就是要知道受法之目的在于令一切众生得到开悟。同样地,授法之目的在于令受者获益,令众生自迷惑及痛苦中得到解脱。要具有这种利益众生,令其开悟之动机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要正确地遵循佛法之道,走向清净佛法的路程,还有其他条件,并且要认识它们。在冈波巴所著“解脱宝缦论”中,说明能够开悟的原因是传统上所说的佛性,这个能达成完全醒觉之心态的潜力,是一切众生都具有。知道这件事非常重要,并要对自己有信心。佛性是本来自有,普
及一切众生之心。虽然并不十分可见或明显,但奶油普遍存于乳汁中。我们必须觉得自己富有各种才能。我们必须认识我们并没有要求非属于我们自有的基本财富。

要体验到完全醒觉的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获得生为人,
二、具因-心灵之友(法侣),
三、法。

虽然要达到究竟醒觉的心态是众生本来自有,连最微小的生物也不例外,但只有“宝贵的人身”才能将此潜在能力发挥出来。此潜力的实现之因,则为法侣。 其“法”是由法侣所提供的善巧施教。

在这些重要条件中,我们可以说与适当的法侣之关系最为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解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具有开悟的能力,则他自己无法开拓自己不知道的道出来,也不能经验到修行之果是如何,连出发点都不知道。老实说,无论他多么努力去达成开悟,他也不可能经验到完全的开悟。一个人或者可经验到暂时的满足或享乐,但要经验到真的醒觉之心,他必须有法侣之因-了解方法,具备善巧方便以及经验之法侣。

第三世DB法王朗琼多杰在其著作“大手印礼赞”一书中研述,一个人必须开启三种智慧以了如一切现象之本性。其首一为“闻智”,它切入无知无觉。如有问题需要澄清、肯定、证明、或辩驳,闻智给你机会。其次为“思智”,它将所闻加以思虑分辨。由思智之开启,一个人可清除疑惑之挂毡。第三为“修智”,由此一个人可得开悟,他开始了解一切现象之本性,脱离妄想及二元性执看之矛盾。加此开启三智,是由法侣之因而有可能。法侣是不可缺少的。

一个人关联之法侣,必须有一传承法脉,因为一传承法脉具有传达醒觉智慧、灵感力或提升的加持力。法侣是代表某一传承时,他的开示就带有开悟智慧的冲击力。这对于一个人所参与之道中经验到清醒之状态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有传承的法侣是极为重要。

在佛法中将法侣分为不同种类。一个法侣可以仅是比自己有较多知识或体验的凡人,或与传承有关系,而有经验且有传承的传授。一个法侣可能是高度开悟的人,像一位化身佛(藏语:Tulku祖古),一位转世,或不同菩萨地的菩萨,或更灵妙的现显,具有报身佛教示之传授。这些不同形的法侣也可能集于一位。要有那一种法侣,则依一个人修持阶段而定。

不论一个人要与何种法侣关连,此关系至少要基于三种信心。

首一是明白的信心,即有关法侣之关系及对其重要性要很明白。
第二是渴望的信心,渴望维持关系。
第三是肯定的信心,即对此关系有肯定、决定、确定的信心。他知道此关系是实在,并诚心诚意参与。依修法阶段之不同,小乘、大乘与金刚乘及其相关的各种戒誓,与法侣之关系亦有不同的阶段。在小乘法中,依据别解脱戒或“律”,对于身、语之正当行为很重视,因此它被称为“小乘”。在大乘法中,心的开启受重视,即智慧,及菩提心,其表现在于菩萨戒。在金刚乘中有包含三昧耶戒之善巧方便法。在各阶层中都有其法侣指导,指导别解脱戒或律的导师、菩萨戒师、以及三昧耶戒师等。

普通的法侣,藏语称为格威(心灵之大德)及念(朋友),是指其在修行路上之向导,愿意帮助的朋友。他与个人一生中其他朋友不同,他不是世俗轮回中引导个人更迷惑的那种朋友。

据说,菩萨法侣是确实可在他人之生命中促进经验到醒觉心的人。在修法路程中之景色及路标需要他指给我们认识,我们需要被提醒到获得必要知识及智慧之能力。

菩萨导师是具备八种品德。

第一他遵守实行别解脱戒律之核心--去除直接间接伤害他人之行为
及其原因--,以及具备菩萨戒--其核心即是利他。
第二种品德是广闻并精通于广大大乘教义,因机施教,无有阻碍。
第三种品德,是不仅在知识上学习精通于广大大乘教义,且有其体验;不仅能将大乘教义自分析观点交代清楚,且能以直观的、经验的观点来传授。有此品德即有能力澄清修行者的疑问,除去其缺失及障碍。
第四品德是有能力并以慈悲心乐于负责教导学生走修行之路。
第五品德是无畏。无畏是不论如何困难、复杂的工作下,也不怕不成功。菩萨对需要无数劫,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也不失望、不失意。
第六品德是忍耐。这与无畏有密切关系,它就是不放弃,不管工作多久或困难。
第七品德为不悲伤。在轮回中有很多起伏,但不管轮回如何不确定之变化,在其中工作经常是快乐的经验,不被其压倒。
第八个品德是大乘法语的成就。以大乘法语传授的教义都对他人之心及生命有益的影响。

你们大家都已有了法侣并且建立了关系。那就是对了。还没有建立关系的,也知道如何求之了。

 

 


{返回 蒋贡康楚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的智慧
下一篇:觉心 净意
 时轮金刚传承
 密宗并非仙术
 大乘菩提心简修法
 悲智双运
 莫把佛法与文化传统混淆
 时轮金刚法的重大意义
 关于上师的开示
 觉心 净意
 三根本-上师、本尊、护法的教导
 金刚乘灌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六罗汉礼供文释 第六课[栏目:十六罗汉礼供文释·索达吉堪布]
 060-011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一(志余门)[栏目:04 传记]
 The Novice[栏目:Amitabha]
 六度万行是什么意思?[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八集[栏目:慈法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八六)[栏目:杂阿含经]
 般舟行法报告汇编辑录之一:演融七天八夜篇[栏目:般舟行法报告汇编辑录]
 我想知道藏传佛教跟汉传佛教之间有什么差别?[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忍辱的毅力[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禅味[栏目:禅话禅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