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附录三 楞伽经历代注疏十八种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873

附录三

楞伽经历代注疏十八种

(1)《入楞伽心玄义》一卷,一万一千多字。《大正藏》第三十九册(四二五)。《卍续》第二十五册。唐·贤首法藏大师撰。

将释此经,十门分别:一、教起所因,二、藏部所摄,三、显教差别,四、教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所诠宗趣,七、释经题目,八、部类传译,九、义理分齐,十、随文解释。(今此《玄义》,唯前九门;释文原缺。)

(2)《注大乘入楞伽经》十卷,十一万余字。《大正藏》第三十九册(四三三),《卍续藏》第九十一册(二二五)。宋·东都沙门宝臣述。

(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集注》四卷,约十万字。《卍续藏》第二十五册(三百七)。宋·胥台沙门正受集注。

取魏、唐二译及唐遗名尊宿注、宋宝臣注、杨彦国纂,并《宗镜》中有议及是经者,并诸经论,集注此经。

(4)《楞伽经通义》六卷,约十余万字。《卍续藏》第二十五册(二一三)。宋·四明沙门柏庭善月述。序云……于是究一经始末,节句义起尽;按吾台宗规矩,大体申述其旨,目曰通义。……

(5)《楞伽经注解》四卷,约十万字。《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三四三),《中华藏》第二辑(线装第二十册)。明·宋泐、如玘同奉洪武诏注。

(6)《观楞伽经记》八卷,二十余万字。《卍续藏》第二十五、六册。明·憨山德清大师注。后附补遗。前有略科。正宗中,依《起信论》心真如,心生灭义,分为二段。

(7)《楞伽经参订疏》八卷,近十万字。《卍续藏》第二十七册。明·吴兴沙门广莫参订。

(8)《楞伽经宗通》八卷,二十余万字。《卍续藏》第二十六册。明·曾凤仪宗通。

作者读憨山大师《楞伽经记》而起疑;以宗明经,故名宗通。

(9)《楞伽经合辙》八卷,近二十万字。《卍续藏》第二十六册(三六六)。明·二楞庵通润述。

序云:凡值经之性相分途处,双引性相并释之,皎如星月,各有指归,务令性相二宗,如车两轮,并行不悖,此余之深意也,故命名合辙。

(10)《楞伽经玄义、义疏》十卷,约十七万字。《卍续藏》第二十六册(四三)。明·澫益沙门智旭述。

(11)《楞伽经心印》八卷,约十五万字。《卍续藏》第二十七册。清·雷峰沙门函昰疏。

(12)《楞伽心印》一卷,五千余字。《卍续藏》藏第五十九册(一二七),《中华藏》第二辑(线装第一三三册)。清·净挺著,阅经十二种之一。

(13)《楞伽经精解评林》一卷,四万余字。《卍续藏》第九十一册(一九四)。明·焦竑纂。

(14)《楞伽经纂》四卷,约四万余字。《卍续藏》同上。宋·杨彦国纂。

(15)《楞伽经注》《卍续藏》第九十一册一一四——一三八页。残缺不全,或谓是唐·智严撰。

(16)《楞伽经疏》《卍续藏》第九十一册一三九——一五六页。残本。唐·某尊宿注。

(17)《楞伽经义记》太虚大师讲。见《虚大师全书》第二十四、五册。

后附“大乘入楞伽经释题”及“楞伽大旨”。

(18)《楞伽科解》十卷。此解,《卍续》亦无。新文丰影印本。明·普真贵述。以贤首十门,科解四卷楞伽。

——录自会性法师编《大藏会阅》第二册。 注者简介

释成观法师:台北市人,一九四七年生,一九八八年七月于美国纽约庄严寺住持天台宗第四十五代传人上显下明老和尚座下披剃。同年于台湾基隆海会寺受三坛大戒。

学历: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台大外文研究所肄业、美国德州克里斯汀大学(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英研所研究员。

佛学经历:美国德州闭关三年(一九八四——一九八七年)、俄亥俄州闭关半年(一九九○年)、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第五十三世传法灌顶阿阇梨(一九九六年)

现任:台湾“大毘卢寺”住持、美国“遍照寺”住持

中文著作:《美国心战纲领》、《说服:行为科学实例分析》、《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三乘佛法指要——卡卢仁波手稿》、《毘卢小丛书:①《三世心不可得》②《禅法述要与心经奥义》③《三皈依要义》④《五戒与在家律学示要》》、《心经系列》、《北美化痕(一)(二)》、《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佛教逻辑学——因明入正理论义贯》、《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唯识三十论颂义贯》、《观所缘缘论义贯》

英文著作:《禅之甘露》《佛性三参》《入不思议处》《佛说四十二章经》《金刚经》《六祖法宝坛经》

曾任:“光华电台”翻译官;台北·光仁中学、中山女高英文教师;纽约·美国佛教会“庄严寺、大觉寺”讲师;台中·万佛寺“慈明佛学研究所”讲师;基隆·照善寺“净园学苑”讲师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于未来际,修行无上道。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咒大意
下一篇: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附录二:宋·苏东坡序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一节 前五识颂
 修福、惜福与擅波罗蜜
 观所缘缘论义贯 第二章 释论文 第二节 破诸转计
 楞严咒大意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二章 译主引文
 禅之甘露 第九章 习禅五阶(上)
 禅之甘露 第一章 禅坐精要
 禅之甘露 第八章 不净观之三—白骨观
 八识规矩颂义贯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业处篇 第三节、去除五盖[栏目: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06-080巴楚仁波切的忠言(上师叮咛语)[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印光大师法要 简介 目录[栏目:智随法师]
 佛教在新加坡社会的贡献[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玄奘法师传第十六卷[栏目:玄奘法师传]
 唯识学建立之缘起(下)[栏目:唯识学研究]
 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栏目:傅味琴居士]
 弘法利生吾定来[栏目:禅林衲子心]
 饱餐恶水 净秽不分[栏目:金山活佛]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九)[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