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止法
依止法,即如何事师,乃入道之根本。因为学佛不仅要闻思经教,更在于行佛所行,故须师长的言传身教。
关于事师的问题,原始佛教已有这一传统,如戒律便有“五年学戒,不离依止”之规,也就是五年内不能离开依止师独住。有善知识的指点,我们才能了解佛陀宣说的法义,了解如何依法修行。世人学艺尚须拜师,何况我们是要修行,解脱,成佛!我们学习教理,需要善知识阐扬法义,否则,或是不得其门而入,或是走入师心自用的误区,或是从概念到概念,无法落实于心行。我们修习止观,更需要明眼人引领指点,若仅靠自己摸索,往往几十年都懵懵懂懂地在昏沉或掉举中虚度,不得用心要领。所以说,从知见的获得,到僧格的养成,再到心行的契入,都离不开善知识的耳提面命。
那么,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本论引《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十种条件。如果寻访不到具备全德的上师,达到一半条件也可依止,因为“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这五点是基本条件,也能令弟子生信。
择师时,我们应该对上师仔细考察。因为依止善知识的过程,是将自我融于法的过程。按照标准,真正的善知识和法是统一的。但现实生活中,人和法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距离。若距离太大,就会使我们的法身慧命受到影响。所以择师是有底线的,必须符合最基本的标准。能否跟随具格善知识修学,也关系到我们的福德因缘。若非宿世善根,很难有值遇良师的因缘。
一旦确定上师后,则应视师如佛,不违依止。按密宗观点,应该视师如佛。之所以让弟子如是观想,在修行上确有特殊意义。因为每个人看问题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是完全符合自己的感觉才能生起信心,往往会坐失良机。因为凡夫的感觉极不稳定,且易受环境影响,更兼得陇望蜀之通病。于是乎,到处跑来跑去,末了却一无所获,这样情况在教界也很普遍。
另外,上师所应具备的标准,是我们择师时的尺度,而非找寻上师过失的标准。若对上师生起寻过之心,本身就是典型的凡夫心。反之,当我们观察上师的功德时,自身功德也随之增长。这一点,正是《普贤行愿品》阐述的观修原理:当我们全力观想佛菩萨的功德时,自身就会融入这种无限的功德中,从而将凡夫心逐渐消融。这是普贤行愿的修行中非常重要的用心方法。
对善知识功德生起净信,既来自如法的观修,也来自其德行和修证,并非盲目崇拜。当然,很多标准是有弹性的,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对师父百依百顺。若师父带着徒弟做不如法的事,戒律中也有明确规定,告诉我们应以什么态度来应对。
在修学依止法的过程,一方面要意识到依止善知识的意义,净信为本,念恩生敬,如法依止,同时更要慎重择师,依法修行。
2007年10月修订版